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李煜晨)老小区,内外装扮一新;老街巷,左右改造一新;老设施,上下更换一新……在城市更新中,王益区实行“内外兼修”,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致力打造秀外慧中美丽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老小区“新”起来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王益区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功能短板。育才小区是王益典型的老旧小区,据社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各方努力,小区道路、排水、外墙保温、路灯、楼体防水以及消防、绿化等设施得到提升改造,电力、通信线路全部入地,并将小区的功能布局进行重新优化,分为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文化广场区、健身休憩区以及停车区等,满足了居民停车、休闲、健身等需求,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小区居民余红萍感慨:“没想到老房子一下子变成了新房子,而且增加了许多便民设施,我们住着舒服多了。”老旧小区改造,美了环境,暖了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老街巷“美”起来

随着河滨路、玉华路等道路改造工程的完工,一条条沥青柏油路呈现在人们面前。曾经的这些道路,路面不宽且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出行高峰期时常出现车辆拥堵。近几年,王益区借助城市更新的东风,加快了对辖区老旧道路、背街小巷、断头路的改造,使老街巷焕发出新容颜。

在改造中,相关部门坚持“保基本、抓提升、促完善”原则,整体优化沿线公交站点、道路人行道、人行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设置,系统实施道路修复、立面改造、空地绿化、街区亮化、管线入地、拆违治乱、交通配套7大工程,全面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让老设施“实”起来

如果把老旧小区、老旧街巷的改造看作是城市更新的主体工程;那么,加强老旧设施改造建设就是配套工程。在城市更新中,王益区注重补短板、除隐患、强功能、提质量,努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社区的建设中,关爱“一老一小”、聚焦“一新一旧”,着手建设居民需要的“幸福食堂”,开设阅读室、舞蹈室、科普室、多媒体教室,改造小区破旧门楼、整改维修花坛,使社区功能逐步完整。

增加停车位,实行智慧停车,也是做实完善设施的重点内容。按照方便居民的原则,加强停车位的改造与划分,大力实施停车惠民工程。目前全区新增各类机动车泊位1000多个,有效缓解车位紧张问题。

城市更新完善了城市功能、彰显了城市温度、提升了城市品位。如今,“老破乱”成为过去式,“净靓美”成为新代言,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的新王益正悄然崛起。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