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 成都中院发布15条“惠企”实施意见

(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5月9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服务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从推进诉讼事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市场主体需求“一键回应”,审判管理和政务管理“一网统管”四个方面,提升解纷便利度,降低解纷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气会现场

发布15条实施意见

实现企业涉诉重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此次发布的15条‘实施意见’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出发点,形成30项重点任务清单。旨在形成智慧法院体系,企业涉诉重点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涉企案件信息和司法政策发布率基本达100%,涉企案件化解率力争达到100%,努力将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75天。”发布会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龚成对《实施意见》进行深度解读。

“一网通办”促进司法服务高效便捷。《实施意见》将深化智慧法院改革、推进“蓉易诉”平台建设、推进专业化审执系统建设作为当前法院工作重点,提出支持高频诉讼事务“不见面办理”,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应用系统有机衔接、业务数据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一网通享”促进司法服务精准普惠。《实施意见》特别提出,要推进司法大数据共享,加快促进诉讼服务平台与企业服务中心、调解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功能对接,有效提供工作协调、法律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市场主体的法治需求,助力企业纾困增效,解决实际问题。

“一键回应”促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实施意见》强调要落实“有信必复”工作要求,确保涉企来信来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促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同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强化失信信息与智慧蓉城数据的共享对接,探索与政府部门建立失信信息查询、查人找物机制。

“一网统管”推动审判工作稳进提质。成都市中院将建立符合成都法院实际的精准化、科学化考核评价体系,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执行有力责任体系。

“蓉易诉”布局33个应用场景

解决企业高效解纷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

记者从通气会上获悉,《实施意见》在发布前,市法院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充分研判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指出的问题,在全市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向在蓉企业面对面问需,征集司法惠企的务实举措。“因此,《实施意见》充分回应企业普遍关心关注的企业产权保护、融资借贷、企业创新发展、消费领域司法服务、跨国输出和贸易等系列问题。”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庭长吴爽表示。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记者注意到,《实施意见》里提出要继续提升“蓉易诉”品牌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蓉易诉”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便利呢?

吴爽针对企业高效解纷需求,“蓉易诉”提供全链服务,实现诉讼事务“一网通办”。全周期布局33个应用场景,从立案到执行基本涵盖涉企案件全部类型,支持在线立案、材料提交、文书领取等绝大多数诉讼活动,让企业不再陷于“跑法院”“找法官”“等通知”等诉累,从“企业找服务”走向“服务找企业”。目前已累计提供各类服务近260万件(次),平台已注册律师近13000名,占全市律师数量的60%。

针对企业多元解纷需求,“蓉易诉”畅通服务渠道,实现解纷服务“一键响应”。“蓉易诉”除了提供诉讼服务外,还链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940名调解员随时在线提供服务。调解成功后即可通过“蓉易诉”向法院在线申请司法确认,今年1-4月共受理司法确认申请6049件。

针对企业跨域解纷需求,“蓉易诉”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在线服务“一触即达”。持续优化平台应用,扩大“掌上办案”场景,让企业随时随地享受“无差别”服务,仅去年就有7000余起案件实现跨域立案,在线庭审达2.5万余次。吴爽举了一起涉外商事案件得例子,“通过‘蓉易诉’平台,在全省首次快速完成对远在英国的中国籍当事人进行身份认证,降低了海外材料送达和身份公证认证的时间成本。”

针对企业优质解纷诉求,“蓉易诉”拓展线下载体,实现专业服务“一站集成”。为了让企业有更优的服务体验,打造“蓉易诉”实体空间,建立24小时自助法院,全天候为企业敞开大门。在环球中心设立智能化“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入驻企业2300余家。在部分律所及司法所设立15个5G智慧参审室,沉浸式布设平台功能,便利企业就近参诉解纷。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