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闭关锁国也好,逆全球化也罢,可能经历过近代落后的我们认为这有点匪夷所思,其实简单来说,如果闭关锁国是死,但接受华企进入美国自己死的更快,你选哪个?

至于禁止中国联网汽车进入美国能不能实现,手段上完全不是问题。看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就知道。

美国去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在搞大力度的新能源补贴。特别是其中一条,美国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若含有“受关注外国实体”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就不能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也就是说,美国已经不是单纯地搞补贴了,而是搞排外式补贴。

美国政府之所以这么搞,只能说明一点,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已经完全干不过中国,只好撕破脸明目张胆地开始用下三滥的手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案签署后,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曾表示,美国市场不在比亚迪目前的考虑范围之内。

实际上近些年,中国车企来开始在墨西哥和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建厂。其中比亚迪已经陆续在墨西哥市场投放汉、唐、ATTO 3、海豚、海豹、宋 PLUS DM-i 等乘用车产品,以及部分纯电大巴整车、底盘产品。

这些市场目前规模虽然小,但容易进入且有利可图,而不像美国那样存在风险。

而美国死顶住大门不如中国汽车进入,是因为他们真的怕。

举个例子,如果美国没贸易壁垒放比亚迪进去公平竞争,什么丰田、通用、现代、本田这些传统车企会被比亚迪的完整产业链优势直接吊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目前最便宜的插混轿车是3.5万美元起的普锐斯Prime,最便宜的插混紧凑型SUV是4万美元起的现代途胜和起亚智跑,有些地方还加价。这基本就是奔着30万人民币甚至以上去了。

而美版秦Plus和宋Plus定价哪怕比中版翻一倍,入门价格也分别只有2.2万美元和3.6万美元,论性价比照样横着走。

别说是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比亚迪,就算是国内合资车的价格和配置到了美国,都能让本地同款车边涨价边减配还卖出去的好日子难以为继。

在美国裸车3.3万美元起步的本田CRV,2024年还在用铁轮毂,这玩意儿在中国1万多美元的车上就已经绝迹了。就这样的配置和价格居然都挡不住本田CRV拿下全美SUV销量第二。国产CRV要是敢这么玩,怕是要被秒得连渣都不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阻挡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政府拿出吃奶的劲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是关税壁垒。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要想出口到美国,除了正常海关税2.5%以外还会再被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

其次是补贴政策,美国把中国电动车企业排除在补贴名单外,也就是说中国品牌既得不到补贴反而被征收高额税收,里外算下来优势就大大消减了。

但美国政府觉得可能还不保险,于是第三条----

就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行政治打压之实。一个TikTok娱乐软件都明着抢,更别说是汽车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话来说就是:

“一辆构造复杂的电动汽车,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包含了成千上万个半导体和传感器。它们收集了大量驾驶员、车辆位置、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难道我们希望这些数据都会被传送回中国吗?

所以,美国交管局不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备案许可,直接上不了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如果在美国偶尔看到比亚迪别惊讶,那是平行进口方式搞过去的,也就是美国车贩子未经比亚迪授权运到美国,运过去那就是天价,购买者要么是拆车测评机构,要么是不差钱的汽车发烧友。

我国包括新能源、互联网汽车在内的汽车行业,在技术、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太明显,欧美谁看了都直摇头。

所以,美国政府不耍赖真没好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