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张宇宁

“不是夏威夷去不起,而是日照更有性价比。”“山东长岛,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迈阿密海滩”……“五一”假期刚刚结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分享了自己去过的“平替”旅游目的地,甚至有网友还贴心整理出了“热门旅行地平替攻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交平台截图)

“平替旅游”因何兴起,又是为何被年轻人所青睐?该现象,又将为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平替旅游”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平替”一词,起初并不属于旅游领域。曾经,“平替”指消费过程中,为了追求性价比而寻找大牌产品的平价替代品的现象。

实际上,这种追求性价比的旅行方式也并不新鲜,打卡“小众目的地”等现象早已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传统的“哪火了去哪”“哪有名去哪”的旅游方式解构,将目光从“热门城市”转移到了小而美的“宝藏城市”。

来自山东日照的刘女士热爱旅行。“五一”假期期间,随着出境机票的涨价和紧张,她通过网友推荐,最终选择了前往“平替”马尔代夫的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涠洲岛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宁静的海风和温暖的阳光。消费也不高。一行三人,潜水和冲浪总共花费不到一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涠洲岛游玩的刘女士)

记者观察发现,“热门城市”普遍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熟的旅游设施和完备的旅游服务。但随着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快速复苏和发展,“热门城市”在各大假期出现了“人挤人”“票紧张”“酒店价格上涨”等情况。

而年轻人发现的“宝藏城市”,虽然通常不具备“明星”景点,但随着如今各大城市的快速提质升级,游玩环境、城市品质、交通条件等日趋成熟。随着“平替旅游”的兴起,大量年轻人探索发现了诸多三四线城市的特点和亮点,福建平潭岛之于三亚、云南芒市之于泰国,皆因“平替”而火。

诚然,“平替”不是“取代”,平替城市的旅游体验也参差不齐,但对于追求性价比、新鲜感、体验感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芒市因“平替”泰国进入年轻人视野 社交平台截图)

“平替”之风也吹进了山东

日照,早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相比其他热门沿海城市,城市虽小,山海风光并不“减配”。去年,日照更是火成了“河南人的夏威夷”,仅需三个小时高铁可达,拥有离河南最近的海岸。

而威海,除了爆火的火炬八街、布鲁维斯号之外,近日更是因“平替仙本那”热度攀升,携程《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威海上榜全国十大热门三四线目的地。实际上,威海早就成为各大旅游热门城市榜单的“常客”。

《总结》还指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旅游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出现这个现象,“平替”旅游的火热也是一大助力。

位于山东淄博的红叶柿岩旅游区,“五一”期间客流满满。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副总经理刘晓健介绍到,红叶柿岩旅游区“五一”假期客流量达12万人,营收千万元,同比增长超过50%。如此亮眼的成绩,和“小丽江”产品的表现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江”五一假期期间迎来大批游客 图片来源: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

“为了满足当下‘微度假’‘近郊游’的旅游需求,去年,我们打造了柿岩古村‘小丽江’。”刘晓健告诉记者:“去年是‘小丽江1.0’版本,重点打造颜值。今年升级了‘小丽江2.0’版本,增加业态,升级内涵,打造一种生活方式。”

刘晓健认为,景区要为游客打造“情绪价值”:“今年我们增加了夜游场景,主打‘太阳下山,青春登场’概念,用去舞台化的理念,设置了一系列夜间活动。”

红叶柿岩旅游区通过“平替”打造“小丽江”产品取得了成功,但刘晓健并不满足于此:“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打造‘小丽江3.0’,融入地方文化,打造自己的特色。”

平替旅游为旅游目的地打造带来哪些启示

在刘晓健看来,“平替旅游”就是让游客最小成本享受异域风情。同时,还要和游客的需求做进一步的结合:“在设计‘小丽江’的时候,我们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基于山东人心目中对云南的了解,结合山体的天然优势和本土的特色建筑打造。此外,去掉部分商业场景,重点围绕生活场景进行打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江”一面墙成为热门打卡地 图片来源: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晨光认为,在年轻人群中兴起的“平替旅游”,是旅游行业发生转型的信号:“旅游业是需求主导的行业。从去年开始,‘Citywalk’‘平替’等年轻人喜爱的旅游形式陆续成为新风尚,说明年轻群体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体,年轻人理性的旅游偏好‘再造’了旅游市场。”

“平替旅游”为更多三四线及县域城市带来了机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小城市的旅游价值在迅速提升。三四线及县域城市的性价比和特色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王晨光说。

“平替旅游”让更多城市拥有了变身“旅游城市”的机会,但机遇之下也面临挑战。“过去,一座城市打造旅游靠硬件,比如新建一座景区,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开发。”王晨光认为:“而现在,仅仅围绕景区做文章是不够的,需要城市对交通体系、服务设施进行整体升级。淄博的持续‘火热’,靠的就是‘服务’和‘温度’。旅游城市需要建立一套市民和游客的‘共生’系统,重塑旅游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