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历史上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从作战对象到作战环境、民情气候,都是我军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特别是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也很特殊,正值我军在发展建设上青黄不接、问题重重的时期,因此也加剧了作战中遇到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军虽然是解放军教出来的徒弟,但其连续经过30余年战火锻炼,还遇到了美军这种超级强大的对手过招,其实战经验之丰富已经是70年代的我军所不及的。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两军在战术上进行碰撞较量,就发生了很多英勇悲壮但又教训沉重的事情。

越军多年和装备优势的强敌对抗,因此在打防御战方面有很多心得,下了较大功夫。在越北边境地区这样的山岳丛林环境中,越军通常以主要交通线附近的重要制高点来构筑阵地,选择有利地形修建掩蔽部、暗堡、掩体、堑壕等工事,配备各种火器,组织较为严密的火力配系。同时,又善于在山前接近地域布设防步兵、防坦克地雷场和铁刺、竹签、陷阱等障碍,以加大对方攻击的困难。特别是越军设置雷区时花样很多,雷型杂、密度大、诡计多,杀伤力凶狠,令人防不胜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几十万解放军从700多公里正面上多路发起攻击,打了一场自50年代后再未有过的大规模攻防野战。其中当突破边境时,就在很多地段遇到越军设置的雷场阻挡。当时我军现代化程度不高,甚至大量沿用了几十年前的作战方法。如排除雷场时,没有先进的探排雷工具,还是用炸药、爆破筒、手榴弹等制作简易爆破器材,排雷的效果难以保障。特别是如果任务时间紧迫,就不得不采取人工排雷甚至以人趟雷的方法,付出了很多血的代价。

如在东线谅山方向,广州军区第55军163师488团向同登敌后穿插,尖刀7连一个排执行排雷开辟通路的任务。然而诸般排雷器材用尽,还是有十多米长的雷场没有排除。此时炮火准备即将结束,总攻马上发起,时间万分紧迫。该排7班毅然前出,在班长带领下冲入雷场,不顾地雷连连爆炸,前边倒下后边接上,硬是以全班伤亡的代价打开了一条血路。后来,这个悲壮的战斗故事被搬上了银幕,就是著名电影《自豪吧,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线广宁方向,广西军区独立师2团奉命夺取边境要点高巴岭。该团8连在攻击敌人4号主阵地的时候,遇到一片长200米的雷场拦路。因为准备工作不足,8连并没有携带排雷器材,回去取则根本来不及。危难时刻,该连组织战士编成小组,一个一个冲入雷场,投掷炸药包、手榴弹引爆地雷,逐段向前推进。没排干净的地雷不断爆炸,越军的子弹也密集飞来,8连指战员毫不畏惧,前仆后继向前冲锋,连续伤亡30余人后,硬是冲过了200米的雷区!

回顾历史,不能不向英勇顽强的解放军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