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传统美德,治理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5月9日,宁陕法院组织辖区4个人民法庭干警10余人,分为5个小组赴县城街道、镇、村(社区)、院落,集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法治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彩礼新规的社会普及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抵制高价彩礼”倡议书、解读高价彩礼司法案例、现场答疑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诉源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彩礼问题法律适用的具体内容,并对彩礼与恋爱期间赠与的区别、彩礼返还规则、共同生活认定规则、高额彩礼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在婚姻关系中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了讲解,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树立正确的婚嫁观,让婚嫁理念归于善意和理性,反对攀比之风,营造文明和谐的婚嫁新风尚,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讲过程中,法官干警还走进集市、庭院,向辖区群众发放《民法典》《“抵制高额彩礼,营造文明乡风”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向群众分享身边人身边事,将晦涩难懂的法律规定变成简洁易懂的朴素语言,释明高额彩礼可能会导致的法律风险和社会危害,呼吁广大村民移风易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从源头上防治涉彩礼纠纷案件的发生。普法“摊位”,群众络绎不绝,大家纷纷表示,“营造文明乡风,从我做起,要努力成为文明乡风的践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集中宣传活动,共邀请镇干部19人、村(社区)干部12人、县镇村三级网格员60余名参与,现场答疑30余人次,向前来旁听围观群众发放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达1000余份,宣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彩礼不能成为婚姻的负担,婚姻也不能靠彩礼来“成全”。宁陕法院将继续发挥基层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不断加大高额彩礼诉源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强度,将普法宣传的“司法触角”深入到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助推辖区高额彩礼诉源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贡献法院力量。

文字:晁俊杰 杨珊珊 刘满丨编辑:韩都丨责编:储光燕

审核: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