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配享太庙对于臣子来说是无上的光荣,能配享太庙者很多都是开国功臣,或者是立大功者。

以清朝为例,虽然清朝以满族人为尊,但在清朝的太庙中却有一位汉臣,那就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张廷玉。

张廷玉之所以能够成为三朝元老,并且死后配享太庙,除了他自身的才能外,更离不开他的政治智慧。

作为官场“老油条”,张廷玉在低谷时不丧气,在高位时不浮躁,并且他异常会揣测圣意,也因此深得皇帝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此圆滑的张廷玉也曾被康熙皇帝连降三级

突然的降级换到哪个官员身上都令人难以接受,但张廷玉在当时却并无一点伤心之色,反而面露喜色。

回家后他还笑着对儿子说了8个字,后来这八个字也都成为了现实。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朝崭露头角

张廷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其父张英任礼部尚书,并担任了当时张廷玉会试的主考官,但也恰恰因为张英是主考官,张廷玉不得不回避当年的考试,白白在家蹉跎了三年。

三年后,也就是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参加会试并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真正开始了他的官场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朝不久,张廷玉便凭借其才能入职南书房,成为了高层秘书。同时,张廷玉的第一次考验也悄然到来,这一次的考验与其日后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

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帝召张廷玉到畅春园,询问其父亲张英致仕退休后在家中的情况。张廷玉回答得不卑不亢,既表示了亲近,但又保持本分。

突然康熙帝话锋一转,转而考较其才能,命张廷玉赋诗。张廷玉当场便作七言律诗两首,颇得康熙皇帝赞许。紧接着康熙帝又询问了张廷玉许多问题,张廷玉也都对答如流,深得康熙皇帝的赞赏。

经过这次谈话,张廷玉才真正地走到了康熙皇帝的眼前,在官场站住了脚。

此后的时间中,张廷玉一直担任康熙的贴身秘书,深得康熙皇帝的器重。从翰林院庶吉士开始,张廷玉凭借其自身的才能以及谨慎的态度,一路顺风顺水,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便做到了刑部右侍郎的职位,可谓是深得宠幸。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张廷玉日后一定能够官至宰相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在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帝临终之际,皇帝突然下旨,将张廷玉连贬三级。

这一道突然的圣旨令众人疑惑不解,同时接到这样降级的圣旨不只是张廷玉一人,也有几位官员同样被降级,但俱都是愁云惨淡,感到前途无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廷玉却与众人不同,他面色不变,甚至回到家中还露出喜色。面对其儿子的询问,张廷玉仅给出了八个字,即“为父须待新君赐恩。

雍正朝再起,位极人臣

“为父须待新君赐恩”,这短短的八个字却透露出了张廷玉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

康熙帝病卧在床的时候,深知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不得不为其继任者铺路,留下可以重用的人才,张廷玉就是被康熙皇帝选中的人之一。

康熙皇帝为了让其继任者能够安心提拔人才,所以才对张廷玉几人降职,以期望日后其子孙能够重用这些人,对其下旨晋升,从而笼络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廷玉因深知帝心,所以才在接到圣旨时不悲反喜。

果然,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承大统,改年号为“雍正”,并下旨重新启用张廷玉。

雍正元年,张廷玉复职南书房,与朱轼等人同为诸皇子师傅。同年的四月份,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同年十月,张廷玉更是出任四朝国史总裁官。

至此,当年不明白张廷玉为何在被贬职后仍不露声色的众人,终于明白了张廷玉当时的为何做此反应,也理解了康熙帝当时的用意,同时也对张廷玉更加敬佩。

雍正一朝,张廷玉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深受雍正帝的敬重,真正做到了位极人臣。并且雍正帝临终之前,专门留下圣旨,特别允许张廷玉在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一代名臣终落幕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康熙、雍正两朝风生水起的张廷玉却在乾隆朝异常坎坷,多次遭受到乾隆的打压,最后郁郁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临终之际曾命张廷玉辅佐乾隆,乾隆即位初也对这位三朝老臣非常敬重。甚至每次出巡之时,都留下张廷玉在京城中总理事务,并命其担任皇子师傅,编撰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