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小的种子,如何变为水稻?在赵巷镇方夏村一稻农场里,来自宋庆龄幼儿园的萌宝们脚踩泥土、手扶绿苗,以小小“新农人”体验春日乡村美好,在田间研学课堂中玩尽兴、学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乡村研学、田间课堂的不断火热,赵巷镇方夏村依托优异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将稻田、菜田、林地等变为课堂,以农旅+研学,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一稻农场的田间课堂便是方夏村推动乡村研学热的生动实践,自入驻以来,根据周边各年龄群众的切实需求,一稻农场不断探索多元的农旅研学项目,丰富研学活动,打造集休闲农业、自然研学、农耕体验、亲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农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目青葱、绿意盎然,春日里的一稻农场处处可见绿,治愈系的风景中迎来一批批“一日农人”。孩子们走进田间,或采摘萝卜、紫甘蓝、番茄、莴笋等蔬菜,或除草耕地、浇水施肥,或现场学认植物、辨别蔬果,在实践中体验农耕乐趣,忙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稻农场位于赵巷镇方夏村刘夏六组,拥有305亩水稻田、10亩芳香植物田、30亩蔬菜种植田,围绕研学课程,配有智慧大棚、一稻图书馆、稻作展示馆等设施,配套了农事体验、蔬菜采摘、菜园认养、芳香疗愈、植物拓印、萌宠游乐等项目,定期开设农业科普课堂,将生态环保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让田间研学更具趣味性,大家可以更好地在自然中收获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是农场的特色之一,可以让孩子们拥抱阳光、亲近土地,在玩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和乐趣。除了常规课程外,一稻农场一直在探索创新更多课程内容。如结合低碳环保,他们设置“以书换蔬”活动,亲子家庭只要带上闲置书本,便可与农场交换新鲜蔬菜,让家中的闲置书籍焕发新生命;激发艺术灵感,他们开设植物色素作画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生态中释放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间研学的授课群体并不局限于孩子们,希望一稻农场可以作为周边各年龄群众的自然课堂,我们将探索把现有资源与露营休闲、运动拓展、艺术创作融合创新,不断挖掘乡村农旅+研学的新活力。”一稻农场项目工作人员戴未明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借助乡村游热度,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扩大授课群体,持续丰富研学内容,让大小朋友们一同打破书本的壁垒,走进乡野大课堂,沉浸式探寻田园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