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50多万部队连续作战28天,歼敌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入侵越军,打出了国威军威。然而,由于当时内外形势复杂,对手特殊、战场特殊、气候特殊,都给作战增加了相当多的困难,对我军提出了严峻考验。特别是越北边境的地形气候特点,是我军此前未曾经历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北部地区西起越老边境,东到北部湾,绵延有莱州省、黄连山省、河宣省、高平省、谅山省、广宁省六个省,与我国云南和广西两省区接壤,边境线图上距离为1347公里,实地距离达到2373公里。

越北边境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貌,山地连绵广布,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呈南北或西北至东南走向,海拔一般在1000多米到2000多米间,比高为300米到1000余米间。按地质分为石头山和土山两种,一般山腰以上陡而以下缓,坡度普遍较大,山顶面积狭小,山脊比较狭窄。其中有些山地为坚硬的岩溶石山,山上密布天然洞穴和石缝,洞穴有大有小,可容纳几人到几十人不等。两山之间多为深沟峡谷,谷深达数十至数百米,谷中或河流或洼地。地区广泛覆盖有森林和茂密的蒿草,山沟和江河两岸多有竹林或灌木林,草深林密,荆棘丛生,藤蔓纠葛,终年常青。山间分布有一些水网稻田地,中间有田埂可通行,田地周边长有一人多深的高茅草(没错,这种草在电影《芳华》中出现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北地区全年四季无明显差别,没有春夏秋冬,只分雨季和旱季。一般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全年气温较低在1、2月,最热为4、5月,年均气温在20度以上。同一地区温差显著,昼夜、晴雨、山顶、谷地的温度差别较大,常常夜晚和早上寒冷,中午至下午炎热。进入雨季后大部分时间都在降雨,多为暴雨、阵雨和大雨,引起山洪泛滥,到处汪洋。而旱季则晴雨不定,且昼夜多雾,水汽弥漫,能见度较差。这种环境高温潮湿,全年湿度超过80%,极易滋生各种毒虫和病菌。

越北地区山地之间多河溪水网,流量随季节大起大落,河流上的桥梁既少且脆。主要河流水深在一人以上,雨季达到3、4米深,容易泛滥溢出,旱季多数河流则可徒涉。地区间道路较少,公路更少,路况较差,路面较窄,一般沿谷地、河岸一侧绕山而行,沿途弯多坡陡,隘口和涵洞较多,容易发生堵塞事故。山间小道更加难行,有些地方经常断路,而且人可通行,骡马却困难。一旦发了洪水,地形地貌改变,小路便消失了,或是被杂草吞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边境地区的公路主要有1号、3号、4号、7号、8号共13条,连接谅山、高平、海防、河江、老街、安沛、太原、河内等重要城镇,与我国友谊关、水口、平孟、龙邦、河口、金平等地相通。主要铁路有两条:一条是胡志明市经岘港、河内、谅山至广西友谊关;另一条是河内经安沛、老街至云南河口县。

总的来说,越北边境地形呈现山地广大、山高坡陡、丛林密布、杂草覆盖、谷深洞多、道路稀少、河流纵横、高温潮湿、雨多雾大、气候恶劣的特点,导致军队展开和机动非常困难,指战员对气候环境适应力差,非作战减员多,极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我军能最终打赢这一仗,靠的是国力军力相对较强和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他们的功绩将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