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马问城记

揭示城市向上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底,一帮小学生来龙拱港采风,走进运河文化|摄自王千马】

吾球商业地理:

京杭大运河的截弯取直、弃弓走弦,曾深刻地改变过山东的诸多城市。今天,水路版本“京广大通道”的构想,让京杭大运河再次成为这个国家的“脐带”。不过,相对于以前是以流水来维护封建帝国的齿轮的运转,今天,它更应以沿岸的新质生产力赋予自己新动能,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落地,与发展。中国需要京杭大运河的再造,以及重构。

采写+主编/王千马

图片/王千马+综合;编制/大腰精+牛儿响叮当+哟嚯

龙拱港的名字很有气势,但更气势的还是它的“作派”。

眼前,是堆似高山般的集装箱,而在堆场和港口之间,无人集卡利用5G+北斗导航技术的支持,突破传统的磁钉导航限制,正穿梭不停。它们不生产货物,却是货物真正的搬运工。和无人集卡一样,港口旁边的轨道吊车,同样也是无人驾驶。此时的“驾驶员”,正端坐在数百米远的龙拱港控制中心的设备前,不断地根据摄像头所传回来的每个细节,娴熟地操纵手柄,并发出指令,将无人集卡所搬运的货物,准确地装卸到旁边河道的货船上……

2024年4月下旬,当我赶到这个位于京杭大运河支流——龙拱河一侧的港口,发现它在智能化建设中,已经大变了模样。你很难想象,在3年前它还是仅3个传统散货泊位的小港。如今,它已然成为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也是全国第一家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的内河港口。

这对龙拱港的提升实在是太大了。综合中国山东网等多家的报道,2022年以来,龙拱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万标箱。此外,龙拱港集装箱运输的货物超过了100种,涉及焦炭、煤炭、化肥、砂、石粉、纸、糖蜜、硫酸铵、塑料颗粒等……

但在我看来,龙拱港的改造及提升,和此前的梁山港一起,让“瓦日铁路—新兖铁路—京杭运河—长江”丰字型物流通道拥有了一个实质性的中心点,从而让每一个节点都能有效地对接起来。这不仅减轻了物流成本,让货物通江达海,远走高飞,更重要的是,它让京杭大运河这个古老的中国脐带,再次发挥它的重要价值。

与此同时,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曾为李白居住23年的济宁,再次成为这个国家的重要枢纽。

01

“顾余不及仕,学剑到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正值壮年的李白离开湖北安陆,携结发妻子许氏和女儿平阳,先至太原后入鲁,沿汶水而行,迁居济宁——不过那时的济宁,应该还叫鲁郡,后又改为济州、又为济阳郡、泰宁军。

和济南之济一样,济宁之济,也是济水。济水,自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而来,在今天的山东西南,与自东而西的汶水,形成了面积广阔的巨野泽(大野泽)。今天位于梁山县以北的东平湖,便是巨野泽的遗存,同时也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位于济宁市梁山县马营镇的“水泊遗址”亦为古梁山泊的遗存,不过今天它主要是湿地)。

这也让济水沿岸一度水患频发。因地处济水中段,任城地势高亢,最后便取巨野(原济州州治)而代之。也许是希望能获济水之宁,其在1271年从州治升为府治时,故名济宁。

只是,今天济宁、济南依旧,济水不存。它在北方的另一条大河——黄河的数次改道面前,先是委屈求全(东晋时,巨野泽以上济水淤平、湮没,以下因有汶水补充,不曾断流,史称大清河),到最后更是连河道都没保住。1855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第六次改道,由夺淮入海到夺济(大清河)入海,彻底地断绝了济水的面目。好在还有济宁这个名称的留存,见证了人民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图帝整理的济水大致走向图|来自网络】

失于水,但也得于水。

让今日济宁开始“飞黄腾达”的,还在于元时开凿会通河(原仅指临清-须城【即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道,都称会通河。今天其一般是指山东境内从聊城临清到台儿庄的这一段,故会通河又称鲁运河),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弃弓走弦。以前的京杭大运河,从杭州走徐州,折向西北,通过通济渠,经开封到洛阳(长安),再通过永济渠,从洛阳一路向东北至涿州,在地图上看,就是一个向左倾倒的“人”字形。在截弯取直之后,京杭大运河不用绕道洛阳,而是直接跨山东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弯取直后,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势|来自网络】

这样一来,南北对接更加便利。来自南方的粮食,和物产,源源不断地经山东、河北输送到大都,和日后的北京。

这也让不沿边、不靠海的济宁,走进了舞台的中央。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每年经运河调往北方的皇粮约一百万担。只济宁一个码头,就转运三十万担,而且还是管理全程京杭大运河运输和治理的朝廷官署——河道总督所在地。它也因此成为马可波罗眼中“雄伟美丽的大城”。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济宁已形成“舟东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冲繁遂甲山东”的要冲之地。

2020年1月,当我第一次到济宁之前,就有济南师友建议,去济宁一定要去太白楼,吃夹饼,甏【bèng】肉干饭——当年,人们将用陶器炖出来的肉和大米饭放在一起吃,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发展为今日的济宁美食。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整个山东偏好面食之时,南方的大米已经变成这个城市的口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卫视推荐的甏肉干饭|来自网络】

和此相似的,还有南方的竹子,也在这里落地生根。竹竿巷据说就栽过竹子。和它们一起出现在这个北方城市的,还有无数的徽式建筑。

更让人惊异的,我还在这座城市看到了据说是国宝级的清真寺——顺河东大寺。说明了这是一个多文化、多信仰之地。

无疑,这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在物贸流通上的地位。

和它地位相差无几的,也许是临清。

02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这说的就是“临张”当年的风光。临张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聊城市的临清,一个是今天聊城阳谷县的张秋。

它们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临清,因运河而兴。”临清当地官网上刊载文章《临清运河钞关:见证一城芳华600年》称。尽管早在隋炀帝开凿永济渠时便成就了临清,元时截弯取直又让临清吃上一拨红利,“会通河开通后,济宁居于咽喉,”而位于卫河(即永济渠)与运河交汇处的临清,则“位于腰冲”。不过,也就在这篇文章中,认为让临清从一个千年来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变成了“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商业都会,还是源于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再次疏通会通河,而且因为某种原因,沿海尽封,废除海运。临清遂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顺势开启一段长达近600年的繁盛。

除了其是漕船必经之地,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会通河为解决高差水位及水源问题(鲁运河由于降雨量不足导致北端缺水严重,而对接的卫河水位又相对较高),在临清段建有临清闸(1293)、会通闸(1298)、隘船闸(1314),三位一体管控漕河蓄泄、船闸启闭,确保漕船转输畅通无滞……有了船闸,自然就容易“截留”流量,换句话说,让人或者货物在此逗留,所以,临清就更是人气旺盛,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均异常发达。明朝永乐年间,临清晋入全国33座有名的商业城市之列。到明末,临清城有百万人口,其中土著人约10万,堪称是超级商业大都会。在明末15大城市中,临清排在第十二位。

与此同时,为了重农抑商,且为了自身的财政收入,明宣德四年开始设钞关征税。于是,千里大运河上共设了七处钞关(当时白银不是常用货币,包括缴税也只能用纸钞),从南往北依次为:杭州、浒墅、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这七处钞关与设在长江上的九江钞关合称为运河八大钞关。地位最突出的无疑是临清钞关。明朝万历六年(1578),临清钞关征税83000多两,而当年山东省税收只有8860两,仅是临清钞关的1/10稍多。

所以,能做到和它并提的“张秋”,也是让人称颂的。相比临清,张秋在行政上更落后一等,只是古镇而已。但在很长时间内,虽冠以镇名,其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周围的县城。“云帆樯鳞集,车马肩相摩,商贾刀泉,贸易纷错,五方商贾辐辏,物阜齿繁,”“俨然都会之观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张秋镇下闸村西的荆门下闸|来自网络】

这不仅因为它和临清一样,是运河城市。而且,运河在这里一度和金堤河、大清河交汇。“张秋者涨秋也,因秋涨河决而名。又因河屡决而忌水字,故去旁三点。”《张秋志》中的这段话,揭示与张秋与水相爱相杀的历程。有趣的是,它在金元时期曾改称景德镇,又在弘治七年(1484)十二月,因副都御史刘大夏治河成功,改名为安平镇。

弘治年间,张秋就已经是一座商贸重镇了。嘉万时期,张秋镇的商贸经济更是达到鼎盛。这也刺激了张秋在铁木业、酿造业、糕点业、酱菜业、草苇编织业、纺织业、印染业、金银首饰加工业、印刷业等方面,均十分兴盛。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谓与青州之颜神镇(后升为博山县)、青莱间之景芝镇,并称山东三镇。各地商人通过张秋的运河和大清河商路之便,纷纷将各自的商品运抵这一名镇。

和风光多年的张秋齐名的,还有阿城、七级两镇。它们成了阳谷最拿得出手的品牌,而不是武大郎的炊饼。

对张秋来说,黄河夺济(大清河)入海,将运河拦腰截断,让它爱恨交加。原因也很简单,相比运河之水低,且缓,黄河之水高,且急。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建船闸,调节两河的水位,保证船只通过的同时,也防黄河之水倒灌,张秋就永无宁日,不仅只是“涨秋”了。而建设船闸,意味着张秋又是“流量”的截留之地。

只是,运河给了张秋、临清红利,但也暗自标注好了价格。

03

“从空间上看,无论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通海、黄、淮、江、浙五大水系全长2700余公里的隋唐大运河,还是元代经过截弯取直之后形成的纵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其规模与里程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如此巨大的时间跨度与空间规模,使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成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标志性工程。”然而,《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刘士林,耿波,李正爱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笔锋一转,“但两者的现代命运却是很不相同的,当巍巍万里长城以中华文明的雄伟标志被世界逐渐接受的时候,同样对中华文明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大运河,却如韩愈所说‘骈死于槽枥之间’,在20世纪日益式微,甚至在人们的记忆中走向了彻底的遗忘。”

不得不说,用“中国脐带”来形容京杭大运河,是有趣的,也很恰如其分。它就像联系婴儿的脐带一样,对这个国家的成型和完善,以及华夏文明的确立,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但在另一方面,脐带也暗喻着被抛弃的命运。它在完成输送营养的作用之后,一定会被剪断,让输送对象和母体脱离。

2024年4月29日夜,当我从灯火辉煌的临清东宛园赶到临清钞关,有一种很不适应的感觉。偌大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位妇女牵着狗沿着河边匆匆而过。周边的灯火也很惨淡,使用手机的夜间模式,我才能拍出应有的模样。风吹过,一排悬挂着的红灯笼,哗啦啦响,更让我不由得喊出来。

此时的运河,就像那被剪断的脐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的临清钞关|摄自王千马】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一是帝国当年的涸泽而渔,通过钞关对商船的吸血,给物流带来了巨大的成本。

其二自然跟运河自身的状况有关。由于清末吏治腐败,国家对运河管理不善,加上黄河夺济,造成鲁运河的南段,因河道弯曲,水源不足,又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淀,最终导致京杭大运河六百余年的漕运史至此结束。相反,海运又一次兴起,这也让上海成为了新的亮点。

济宁、临清无疑受此牵连。但最让它们感受到切肤痛疼的,还是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兴起。我曾在《城市战争:国运、时代以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国区域沉浮》中关注过扬州的命运,这座城市同样因运而生,享尽运河红利。但这造成了它们面对新世界的到来,也是本能地抵制,而不愿意改弦更张。所以,原先要走扬州到镇江的津镇铁路,最后绕道蚌埠到南京,变成了津浦铁路。这让蚌埠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今日安徽的大城市,而扬州和镇江却一度江河日下。

也就在1930年,临清钞关最终关闭。临清钞关历经500年风风雨雨,是大运河上开设最早、关闭最晚、征税数额最大、国内现存的唯一运河钞关,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兴衰。也像是一个醒目的寓言。

但幸运的是,济宁、枣庄,还有临清们,最终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

04

古有梁山泊,今有梁山港。这个占据济宁市梁山县城北梁济运河右岸的港口,和龙拱港一样,数年前还不起眼,甚至是一片水洼地,干涸的航道无法承载船只,这也意味着大运河在梁山县区域事实上已中断。但是,为了实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济宁开始破釜沉舟,硬是在这一片土地上“无中生有”——通过挖通17.1公里航道,建设9.18公里铁路专用线,把世界第一条按30万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在梁山县“手挽手”,进而打通了“工”字形多式联运的大通道。

而且,仅仅8个月,梁山港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这也让2015年4月才开工建设的它,2017年4月便正式实现水铁联运。

尽管大运河在这个国家近现代化转型中被冷落,但是,作为曾经的黄金水道,谁也不能忽视它的价值。虽然大运河有些河道荒废,但是,可以通过再造,提升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就像当年的大运河,曾穿行济宁城。为改变河道弯曲带来的航运困境,当地再次截弯取直,通过开挖梁济运河,让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城西而行。如此,济宁又可以聆听那河水奔涌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的梁济运河,亦是大运河的“新组成”|摄自王千马】

从太白楼一路向西,驱车不到20分钟,便可以来到新的大运河面前。河水清澈,江面宽广,为南北走向。而附近的柱桩或告示牌上,又写着“南水北调”的字样。换句话说,今天的运河,还承担着南水北调重任。

除了再造之外,水铁联运,也就是说,水路加铁路的组合,是今天最大化发挥京杭大运河价值的方式。这是梁山港和龙拱港的底气之所在。

还有利好。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京杭大运河是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一纵”。而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京杭大运河连接着京津冀和长三角,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6条主轴之一,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又一主动脉。

我曾经在《城市战争》中设想,尽管高铁建设狂飙突进,但是中国还缺少水路“南北大动脉”。如果我们重新利用赣江通道,链接岭南和长江,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将长江和淮海、黄河、海河等流域串联起来,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京广水路大通道。从京津冀到大湾区,千里姻缘一线牵。

这也是山东近年来频频做“水”文章的原因。2015年7月,京杭运河枣庄段万年闸船闸大修完成,京杭运河枣庄段全线恢复通航。2019年6月,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实现通航;而在2018年11月,为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济宁市启动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对航道、船闸进行升级。很快,这个全长140公里,是山东内河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航道工程,继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二级坝—苏鲁界)改造工程之后,也提前顺利完成交工验收;2020年6月,京杭运河船闸智能通航系统启动。京杭运河山东段10座船闸全部实现远程报到、自动审核登记、在线缴费、自动开票、智能排闸、线上调度等功能,过往船舶通过APP报闸缴费,不需再停船上岸登记缴费,船舶平均过闸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8小时,有效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和闸室利用率,受益船民达40余万人次/年。

2023年6月份,山东印发《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前者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其中,加快培育梁山、龙拱等龙头港口,把京杭运河(黄河以南山东段)打造成鲁西南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竞争力提供强劲动力……

不得不说,对运河的保护,和再利用,首先可以帮助聊城、济宁和枣庄们构建起“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物流大通道,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这也进一步推动鲁西、鲁南与世界对接,让这些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融入全球化的开放节奏当中。

其次,可以在城市文旅内卷的今天,利用运河资源重新塑造城市形象,为城市文旅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像以资源型城市闻名的枣庄,就开始推进台儿庄古城、冠世榴园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支持微山湖红荷湿地旅游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宣传打造“鲁风运河生态枣庄”品牌,让枣庄在工业的刚硬面目下也能一展似水柔情。

而拥有元运河、明运河,以及临清钞关的聊城,也在努力打造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至于临清大宛园,同样也是一座以运河文化体验为主环的景区。它们无疑希望通过运河文化,来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间金碧辉煌的东宛园|摄自王千马】

这无疑是这些运河城市最大的期盼。对它们来说,水似流金。水活,产业活。

05

今天的聊城,不仅坐拥中国北方少见的人工湖泊——东昌湖,而且还是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经开区,我们可以看到1958年成立的中通客车,已然成为行业翘楚。尤其是其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坚持“纯电动”和“氢燃料”双轮驱动战略,一举成为国内推广氢燃料客车产品最多、区域最广的企业,并在2022年成功服务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这也帮助中通客车推进对海外高端市场的开拓,像葡萄牙和新加坡的新能源客车,以及沙特、阿联酋等高端旅游客车,不断提升中国客车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它还借力旅游产业的复苏和繁荣,以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助力全国各地旅游出行品质提升。研发的H系列产品涵盖8-13米段,全系产品结构优化,全面应用了低风阻造型、轻量化设计、量身定制超强动力、最优传动效率、全新一代热管理等核心节能科技,从而推进转型升级和低碳绿色发展。

此外,我还在茌平区遇见了像信发集团这样的民营巨头。这个从一个小热电厂起家的集团,生动地演绎了何谓循环经济。像电厂排出来的粉煤灰、脱硫石膏,变成了无数个砌块,而这些砌块可以用于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具有容重小、保温、隔热、节能、隔音的效果,用在蔬菜大棚建设中,还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它产生的废气,如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供应农业种植。信发与附近的小刘新村联合打造的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利用到这种技术,而且还可以利用工业产生的余热来制冷或制热,以调节棚内温度,实现蔬菜或者果品错峰成熟。这不仅让人感叹,以前在我们眼里是废弃、惟恐避之不及的东西,但在循环经济理念中,它们都是“有益”的,也是有价值的。

和中通、信发这样的巨无霸相比,来自临清潘庄、烟店等地的轴承产业,同样让我惊叹不已。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吹拂下,一步步萌生的产业。它为这块盐碱地,找到了“吃饱饭”的新路径。今天的临清,已然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而今天的潘庄,也是国内首个轴承全链条生产加工基地。

在这里,我看到了如车轮般庞大的轴承,当然,也有和豌豆相差无几的轴承。它装在小袋里,即使用手机仔细拍,也不好对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小轴承做成大产业|摄自王千马】

在济宁,我同样看到了这样火热的景象。龙拱港不远,白马河的一侧,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如火如荼。这是济宁市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以及武汉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

这种对新兴产业的追逐,也在枣庄山亭区的博雷顿,以及高新区的吉利欣旺达身上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前者的园区,一款5吨纯电动无驾驶室版本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曾出现在我的面前,通过远程操控,不断地展示着自己在挖掘和搬运上的“绝活”——也正是将驾驶室搬进了办公室,避免了将人置身于某些危险的生产场景当中。因为自主研发的重型工程机械电动动力总成、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也让博雷顿在2023年全年实现产值2.54亿元,销售车辆440辆,营收3.28亿元,新能源电动装载机出货量行业第一。

而在后者的园区,一块块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在厂房顶部,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成为清洁电能,持续为车间内锂离子电池生产提供绿色动能。这个由吉利和欣旺达联合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公司,借助欣旺达混动电池产能全球第一优势和吉利集团多品牌、多系列汽车资源禀赋,相互协作、相互配套,助力企业间循环绿色发展和产品资源综合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枣庄意欲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谋求资源型城市转型|摄自王千马】

问到宁德和吉利为什么会选择在济宁和枣庄打造产业园,其中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运河以及其它交通的优势,让它们的产品能通江达海。

某种意义上,不论是聊城,还是济宁、枣庄,它们能在产业上做大做强,无疑跟运河文化对它们的浸润有关。此外,四通八达,北融京津冀、西通中原,是山东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的重要节点,让它们的商贸和工业从来就不曾落后他人。而运河的再造,更让它们时不我待。

从它们身上也可以看到,当年的运河,用流水作为脐带,维护着封建帝国的生存,和齿轮的运转。但今天的运河,则用沿岸层出不穷的产业,作为脐带,在滋育各地的同时,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落地,与发展。

当然,和过去传统商贸和工业相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对运河的保护,让它们大多选择产业升级,在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不仅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同时在智造上发力。

不过,作为中国传统的粮食产区,运河沿线的乡村振兴也成了它们发展的应有之意。在曾子的家乡——嘉祥县下辖纸坊镇省级衔接示范区,以及在枣庄薛城区的冠世榴园,我同样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上)和枣庄石榴产品的直播带货(下)|摄自王千马】

这也让我看到了山东在半岛及鲁中城市群之外,那个正蓬勃向上的第三极。

06

今天,当我们再重新回头来看山东,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北方省份,尽管降水不如南方那么充沛,但得益于黄河、运河以及其它水系的支持,还是成就了农业乃至工业大省的名头!这是山东的幸运。

在这里,我特别想提及的,是汶水。“汶水汤汤,行人彭彭……汶水滔滔,行人儦儦……”这个早早就出现在《诗经》中的大河,是中国唯一一条从东往西流淌的内陆河。《汉书·地理志》指明,它源于莱芜(今济南市莱芜区)。其上游的牟汶河和嬴汶河都主要流经莱芜。拥有古泉四十九眼的莱芜,让汶水从一条小溪,逐渐汇聚为气势磅礴的大流。

我之所以要提及它,不仅在于它的流向,更在于它从莱芜出发,经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入济水(今为东平湖,再入黄河),不仅一路孕育出肥沃的土地,催生了不朽的史前文明——大汶口文化,并由此进入了东夷文化史上的鼎盛时代——龙山文化时期,而且,它还串联起了齐鲁两地,以及将齐鲁文化和华夏文明进行对接。

“浮于汶,达于济”,《尚书·禹贡》描述了满载贡品的船只,沿着汶水顺流而下到达济水的情景。随着黄河夺济,大清河成了汶水下游的专称。

在我看来,今天的汶水对山东同样有着重要价值,是山东最为独特的“内外循环”的体现。它从济南出发,兜了一个圈儿,又汇入黄河,从济南北部东流入海。这也让这条大河成了山东产业的“循环经济圈”。

也正因为汶水、黄河以及运河之间的关系是“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大运河文章,同样也要做好汶水等文章。近年来,山东乃至国家对东平湖的保护甚是上心。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3处提到东平湖。《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将东平湖确定为八大生态绿心之一。在2023年的山东省政府报告中,曾三次提及东平湖。

当然,在山东还有两条汶河,分别为临沂的汶河(蒙阴汶河,又称东汶河,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约2428.46平方公里),和主要流经潍坊安丘的汶河(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约1900.8平方公里)。前者汇入沂河,后者汇入潍河。

作为人口过千万,是山东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沂一直心怀壮志。但比起青岛、日照,不靠海,又不似济宁、枣庄,为运河沿线,不免成为临沂的遗憾,好在境内河流众多,也让内河水运有机会成为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临沂当地印发的《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提出,推进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临港-岚山港)、刘家道口闸至骆马湖、兰陵西泇河至中运河等内河通航,进一步做好沂沭河水系连通工程、沂河复航工程、城区水上客运通道等重大内河水运工程整体筹划和前期研究工作,力争在“十四五”末打通与枣庄市、徐州市内河水运通道,实现临沂内河水运历史性突破。

如此一来,将继续助力临沂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的建设。也继续推进临沂成为新亚欧大陆桥头堡。

今天的临沂,除了在文旅上持续发力之外,像市内的琅琊古城、费县的天蒙山景区,以及沂水的萤火虫水洞、莒南的天然卧佛、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沂河小埠东橡胶坝、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都是吸引人的存在。而在产业上,同样也蒸蒸日上。曜灵时代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项目、临工智科的工业机器人、平邑县的华星精密机械……无不凸显出临沂在绿色低碳以及智能制造上的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工在数智上的努力,已经开花结果|摄自王千马】

也正是数智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城市在地理环境之外,找到了新的突围路径。

像临清轴承,通过工业互联网+5G技术,将产品上“云”,实现从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和资源管理等全链条数字化。而作为物流之都的临沂,也在线下批发市场之外,布局线上的电商园区,今天,它已然是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

对临沂还有一个利好消息,无疑是来自京沪高铁二通道的建设。这个由北到南,串联起了山东滨州、东营、潍坊、莒县(日照)和临沂,它让山东有了新的南北大动脉,与此同时,也让沿海的东营和日照不再是高铁的末端,而是交通的重要节点,同时,位于鲁南的临沂更能通江达海。

如此,当你踏足山东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风的呼啸,水的流淌,还有那财富,正不断地累积成了,新的经济的泰山。

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战争:

国运、时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国区域沉浮》

入选:

“新华荐书”2023年度十大好书

中国出版集团2023年度优秀主题出版物

及2024年度全民阅读书单

长安街读书会第20230103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春风悦读榜2月书单

北京书评2023年01期优秀图书推荐书单

第五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人文社科类

十佳图书候选作品

人民日报图书馆2023年6月“金台好书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第一季度影响力图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式现代化”主题重点推荐书单

今日头条“头条好书精选”2023年2月书单

2023年2月百道好书榜

当当、京东、文轩网,以及线下各大书店均有售。

- THE END -

吾球商业地理

见城市生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