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近几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取分数突飞猛进,尤其是2023年,直接反超了多所985高校,差点追平南京理工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有今天的局面,一方面是近些年哈工程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太高了,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军工热”,国防七子的身份为它加了不少分。

保研率方面,哈工程也处于顶尖211水平,超过了25%。

中国海洋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3955人,868人获得保研资格,据此测算保研率为21.95%。

那么,放弃哈工程,选择中国海洋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首先来说同学们,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这学校学风很正,很多人确实是在努力学习,尤其是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院和各理工科院系的学生。

生源大部分来自山东本地,高考难度也相对高,但是学校里的绝大多数山东同学给我的感觉就是普遍视野比较窄,这样一来,在这里能够通过同学获得的视野和一线城市同等级别的学校就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

总结下来就是很多人偏安一隅,很努力的同时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样的大环境比较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之后是转专业这个事情,只能说是可能。可行性并不强。

由于选课制度的限制,所有热门专业的热门课程(管理,计算机,金融)基本上是选不上的,也就不存在从冷门专业转入的可能性。

即便可行,比如向我一样从非常烂的专业转到不那么烂的专业,转专业的一系列要求和行政手续也能折腾的你生不如死,亲身体验。

除了转专业之外的各项行政手续。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学院层面的也都非常繁琐。

各项政策也非常死板,例如其它语言专业不能考英语专业八级等等这种很搞笑的规定很多。

我来自外国语学院,学院的老师水平大都很高,课程要求也很严格,学术层面是要给予积极评价。

不过更多的肯定是要靠自己。

不管别人如何,我自己在海大四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之后选择了开拓视野出国留学,如今已经留在国外工作。

周边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海大外国语学院同学校友在各类顶级机构工作(投行,MBB咨询,四大之类),这些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本科学生期间就有清晰的自我规划,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未来的那一类。

也有很多原本很优秀的同学走上了保研/辅导员的不归路。

总体来说不太满意,不过其他相同水平( 985倒数前三这种)的大学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平台在这里,最后还是要靠自己,不是吗?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个人信息:会计系A字专业。

硬件条件:

1 .师资:

A专业每年多交1wRMB的学费,但是师资和会计专业是一样的,总的来说根据排名是全国30了,但是老师多为山东人,有点固步自封,太过骄傲,一叶障目。

2.学术资源:总的来说,图书馆只有一个藏书量也非常一般,是2000万本,而且管理系统不好。

知网读秀等学术资源是齐全的,电子书库也不错。

实验室很好,计算机资源很不错(教计算机的老师很差,普遍水平一般)

3 .住宿条件:住宿条件非常非常差,景色宜人是没错,可是宿舍面积不到15平,整个宿舍区(大概十栋楼左右,只有一个接热水的地方)。

而且暖气有的宿舍很暖,也有将近一半的宿舍房间左右很冷,暖气只有手温。

隔音,卫生还有装修基本就是及格线水平,和上海北京的211根本没办法比。

住宿条件是没有任何优点的!

软实力:

1 .找工作条件:

怎么说呢,算是新一线里面资源偏后的,和北上广没有可比性。

作为一个商科生,找不到好的实习。

2 .国际化氛围:

也是很差,学校里全是黑人,欧美地区的交流学生基本没有。

韩国和日本人是有的,韩国文化影响很大。

外教我大一的时候还有四五个,现在就两个还在授课了。

3 .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作为一个学管理的人,我这里真想骂脏话。

海大是投币选课制度,但我个人感觉这个真的仅仅满足了灵活性。

比如转专业(在海大转专业不需要考很好,只要修够你想要转专业的学分就好了),本专业的人专业课选不上,你可以写加课申请教秘,被学生惯上天,直接说只在最后一天受理,叫你没机会,想100%加上课只能托关系。

团委我个人也觉得一个名头,没有为学生做些实事,有些老师的给分和授课被人诟病多年,从来没有说换下去,还不是照旧。

但如果你用个违禁电器,—是要检讨,二是要记过,团委老师挨个批评你,拜托就是一个吹风机……

说实话海大学术氛围浓厚也是因为海大学生本来就是踏实肯干的,老师/教授说实话太浮躁,至少在管理学院没有老师很勤勤恳恳为学生思考,更不要说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做学生工作的人。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