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香港将建设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相关规划指出,大湾区将构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并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从而推动通过仲裁等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处理纠纷。

据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香港正在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并携手粤港澳多地,共同助推大湾区仲裁“走出去”。

内地与香港仲裁保全安排得到落实香港相关机构已处理过百宗申请

5月9日上午,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深圳出席了“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2024香港大会深圳边会”。

林定国在大会发言时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香港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与内地签署了9项民商事法律互助安排,并于2019年签署《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简称《保全安排》),容许特定仲裁当事人在裁决前,向内地法院申请采取临时措施,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

据悉,《保全安排》自实施以来获广泛应用。林定国透露,香港的仲裁机构至今已经处理超过100宗《保全安排》之下的申请,申请遍布内地39个法院,其中获得批准的财产保全申请所涉资产总值已达164亿元人民币。

林定国透露,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关于“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目前深圳前海注册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港资港法”协议选择香港法律作为民商事合同的适用法律。此外,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注册的港资企业,也可以用“港资港仲裁”协议就商事争议在香港进行仲裁。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正在积极争取在现行机制下容许在自贸区扩大相关适用范围。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深圳出席“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2024香港大会深圳边会”。(图/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

致力推动法律科技发展,建立及推广大湾区内通用的线上争议解决平台

5月9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走出去”合作发展论坛在香港举行。本次论坛以“科技引领──规则衔接”为主题。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同场召开。本次论坛探讨了数字化视野下智能仲裁发展机遇挑战,以及全球化时代下仲裁规则衔接创新实践。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在论坛致辞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张国钧表示,“法治建设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主张推动在大湾区内建立机制、衔接不同的法律制度与规则,并促进区内的法律人才培养和流通,为大湾区提供一个稳定、公平、透明以及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从而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据介绍,粤港澳三地政府一直努力推动制定争议解决服务的统一规范标准。例如:三地政府在2019年建立了大湾区法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已先后在联席会议上通过及发布有关调解方面的《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标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专业操守最佳准则》和《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法律和仲裁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也正在致力于推动法律科技发展,争取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民众和企业家建立一套可靠、创新、便捷的网上争议解决方案,积极支持大湾区内仲裁、调解机构协作,建立及推广大湾区内通用的线上争议解决平台,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大湾区调解员培训课程拟在港开办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已经在今年3月发布适用于香港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细则,也推进设立大湾区调解员名册的工作。张国钧表示,正在积极筹划在香港举行大湾区调解员培训课程,让业界可以通过参加课程以符合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的要求。

张国钧希望,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方面的合作,将有利于推动大湾区的法律和争议解决发展,让区内不同的仲裁、调解机构和业界人士能够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互惠共赢。

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发自香港

湾区视频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