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虽然是业内人意料之内的事情,但消息一出还是上了热搜,还是被人讨论,还是让人唏嘘。

之前,很多城市取消房地产限购时都是羞答答的,多少都假模假样加点城区限制,只穿一双袜子也不算全果嘛……

之前杭州也是这样的,今年三月杭州宣布全国任何人都可以在杭州买二手房,且无套数限制。

结果市场没啥大反应。

这个月衣一脱,

啊不,心一横,

心一横索性一步到位,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不管是上城、拱墅还是西湖、滨江都随便买吧,买了还能落户,你要是有房子,只需要挂牌就行,挂牌卖不出去也无妨,你再买房我还算你是首套房,享受首套房利率。

昔日你倾其所有去舔,却连手都不让你拉一下的女神突然对你全面敞开……

2

“女神”为什么这么“主动”了呢?

很明显,房子卖不动了呗。

民间顺口溜马上出来了:

你不贷,我不贷,利率就是降得快,

你不买,我不买,房价又能降五百,

你不急,我不急,房企只能干着急!

为什么卖不动呢?

我想这个问题全国人民都能回答出来:一是没钱了,二是房价不涨了。

问你一个问题:房价的上限取决于什么?

可能有很多,我认为至少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居民杠杆率,也就是居民总负债和GDP的比值。

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65%,而根据央行的报告,我国居民杠杆率在2022年就达到了71.8%,而且这里加没加“滤镜”还不知道。

而浙江的居民杠杆率居然超过100%,达到103.4%……

同时,杭州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太高了。过去好几年,杭州每年卖地收入都超过2000亿元,2021年达到顶峰都超过3000亿,去年稍差一点,在全国也还是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北京都排在他后面。

可是现在,越来越卖不出去了,过惯了阔日子,手里不能没钱,

官方怎能不急啊!

3

全面取消限购能好使吗?

短期好使,长期就差点意思了。

几乎大部分二线城市都用各种各样的姿势取消了房地产的限购,好像就西安力度差一点。

但也快了,就这几天,西安也会动作起来的。

我刚刚写到这,手机APP给我推送了,西安也全面取消房地产限购了……

这件事最受伤害的毫无疑问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就算这些地方有一些有钱的小老板,省城或者不远的大城市取消限购他们有资格去买房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先卖掉手里家乡的几套房。

可是,卖给谁呢?打几折卖呢?

前几天瞎聊天,有个手里有点钱的老大哥说手里怎么也得留几套房,给孩子留点财产啊。

也得亏关系好,我当时噗嗤一笑:哥,您也说留点财产,啥叫财产?本身能增值或者能带来现金流的东西。房子以前能增值,但现在呢?您这几套房子以后到您孩子手里了,他每年还得交上取暖费(北方),物业费,租不出去那不就是倒贴嘛。再过十年八年,官方穷疯了万般无奈再问你要房地产税,您孩子找谁哭去……您那几套四线城市的房子到底是财产还是火药桶?

4

关于现在买房的利弊得失,我在新书《铠甲》中专门拿出一章来详讲。

非常通俗,甚至举例假如你有多少钱的首付,怎么做对你来说才是最优解。也讲了如果你非要买房,尽量买什么样的房子。

想买房的,想卖房的,想换房的,都可以参考一下,必有收获。

书里讲得很详细,此处不再赘述,希望你能把人生最值得花的39元花在刀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烦请在某宝,某东或者某音搜索“光导 铠甲”。

5

最后问一个问题:我刚刚说了房价的上限是居民杠杆率,那么下限呢?

我认为租售比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比如一套房子一年能收租金五万块,目前全社会无风险利率在2.5%左右,如果想让房租能跑平无风险利率,那么房价不能高过50000÷2.5%=200万。反过来想,如果这套房跌到200万附近,就是它的底部区域。

没那么绝对,但至少,这是一个可参考的指标。

但这个指标有两个陷阱:

一是这套房必须年纯收入达到五万块,是刨除了取暖费(北方),物业费和出租中介费之外的纯收入,而且比较好租,这个租客走了,很快就又能租出去。有太多房子号称年租多少多少万,但七七八八一减成本其实剩不了太多。你若按营收去算租售比那不就是自欺欺人嘛,你应该按净利润去算。

二是最大的陷阱,那就是租金也是动态变化的。很多二线以下城市,放在七八年前你若拿出一套好地段的房去出租,所有中介都对你低眉顺眼哥来哥去的,现在你递上一根烟人家才能对你叹口气:就跟你一个楼,还有五六套挂了几个月没租出去呢,你得降租金啊。

城和城不一样,地和地不一样,楼和楼不一样,房和房不一样,买房还是卖房,见仁见智吧。

反正我的观点是明确的:绝大部分城市房价的下跌(至少是卖不出去的情况)才刚刚开始。

只讲人话,不喜废话。

别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