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在穿衣方面,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空间,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一直保留着穿旧衣服的生活习惯。

而这样一群人往往并不是家庭物质条件匮乏,不能满足他们选择新衣服的需求,恰恰是她们生活小康,却依然“守旧”。

有的人会说,这是秉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该是值得表扬的。

可是,凡事过犹而不及,一味地“守旧”反而禁锢了我们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在世,要懂得善待自己

有人说,母亲是最伟大的,因为她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丈夫和孩子。

而自己选择默默的忍受,默默的将就。

赵丽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奉献型人格。在赵丽的印象中,母亲的一件花衬衫早已磨退了颜色,磨皱了边角,但是这么多年来,母亲依然舍不得丢掉它,换一件新的衣服。

她总是说买新衣服多浪费啊,自己的衣服都已经够穿了,要多节省点开支。

带着这样的生活理念,母亲几乎没有为自己添置过几件新衣服。

她的节衣缩食,并没有成为父亲心中那个持家贤惠的好女人,反而让父亲觉得母亲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也从来不曾为母亲买过一件新衣服,因为他甚至以为母亲是爱穿旧衣服的。

一个女人若不懂得善待自己,那么连同自己最深爱的人也会将你看做是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在经济能力之内,对自己好点吧,给自己买几件质量好的新衣服,别让自己过的那么憋屈,人生多不易,且行且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处的选择往往决定人生的品质

01)、一位服装设计师曾经和我聊天的时候说道“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往往是由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构成的。

对于我而言,对一件衣服的样式设计,包括一些边角的小心思,一些颜色的搭配度。

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设计师自己的态度。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是成功的。”

细细的品味他说的这句话,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对生活细节的把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室友,她有一个不变的生活习惯,就是爱穿旧衣服。

每次大家开开心心的想要邀请她一起出去逛街买点新衣服,选选流行的款式,她都摇头拒绝。

理由是“我对衣服不讲究,旧衣服穿着也无所谓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她的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都在县城单位上班,生活费方面从来没有亏待过她,而她把用钱的方向都放在吃零食,吃垃圾食品方面了。

而且不爱运动,所以身材方面确实臃肿不堪,合身的衣服也很难买到。

一个人对待生活的品质的把控往往决定了她的生活样貌。

衣服与其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需求,倒不如说它是考验我们品味,态度的试金石。

在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内的消费,品味,不仅可以促进我们追求一个更加美丽大方的自己,还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

因为没有人愿意通过一个邋遢,贫瘠的外表去观察你丰富而有趣的灵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除了“守旧”的停留,还有诗和远方

有人说,从穿旧衣服到穿新衣服,这是一件很简单,很乐意的事情啊,怎么会有人不愿意呢?

看过韩国的一部电影,电影中的一个男主角是一个典型的守旧主义者。

他工作十年了,从来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买过一件新家具,一套新床单,甚至没有新朋友。

他就像是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其实影片的结尾揭示出了他是一个自闭症患者。

他害怕新的事物的出现会打破自己原本小心翼翼建立起来的舒适区,所以他以旧的仪式和姿态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无疑是禁锢的,是不自由的,甚至是扼杀了人的天性。

因为生活的格局在于创新,我们踏出去的每一步都在见证一个新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只爱穿旧衣服的人,他的内心更多的是不自信,是胆怯,是优柔寡断。

是错过机遇,是止步不前,是一个永远活在乏味单调的人生中的一个透明人。

中国经历了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变迁,再到新时代的发展,每一步都在与旧告别。

因为唯有打破“旧局”才能开拓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