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昌书 清代 叶元璋对联

张作昌书 清代 王永彬《围炉夜话》

近期来,频繁看到张作昌老师的书法新作,或展览,或画册,或题字,观之多矣,便有了说与写的想法。

张作昌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理工科班出身,将书法作为研习方向,则是出自爱好,亦是出自家传。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毛笔字写得很好。张作昌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并练就出一手好毛笔字。此后,无论是读大学、从事技术工作,还是后来的从政,一管毛笔始终朝夕相伴。

一个人的爱好如果能够与工作有所结合,那是非常幸运的,张作昌的幸运即在于此。2013年,张作昌任济宁广播电视台台长,工作范围、人生视野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快,人们就发现了这位“理工台长”儒雅的一面,他彬彬有礼,博学健谈。在这个时期,张作昌书法创作依旧是业余之事,人们虽然偶尔能够见到他的书法作品,但毕竟难以系统观察和了解。2020年5月,张作昌调入济宁市文联,转任党组书记、主席。工作的变动,不仅让张作昌迈出了人生跨界之步,也令其与书法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作为济宁市文联主席,由于工作需要,他不仅经常出现在书法活动现场,而且频频亮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至此,人们得以通观其书法面目,感受其笔性呈现,了解其心性来路。

书法家的笔性是通过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情、修养、气质、思维和艺术感觉。从近期所见张作昌的书法作品,可见所写笔笔严道,一丝不苟。作为市文联主席,邀其参展、求墨的人不少,但他从不写应酬之作。一张字写好后,常悬挂墙上,朝夕细观。从点划、用笔、结体、布白,均反复推敲,稍有一笔不称心,便撕去重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张作昌对于书法传统的固守。当然,这种固守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种守正。著名艺术家林风眠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五千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很好的时代感的创造,我们要保存我们固有的、优秀的东西,然后吸收外面的东西。”张作昌认为,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哲学符号,从七千年前的刻画符号到隋唐形成完备的书写形式以及书法理论至今,书法作品浩如烟海,书法家灿若星辰,书法理论丰富博大,这些无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特质和精神气象。书法的基因,已经深深地根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昌书 宋代 周敦颐 《爱莲说》

张作昌书 唐代 杜甫 《春夜喜雨》

张作昌的书法走的是“二王”一路,运笔如行云流水。“二王”笔下有竹林曲水、游目骋怀、惠风和畅,张作昌亦是心向往之,情动于心,追求开合有度、气象万千。“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习书路上,他默默地感悟着书体的笔法、结构及章法的处理和运用,不断探究着挥毫运笔、转折换锋的精妙。细观其新书写的《远上寒山石经斜》斗方,见性情,见精神,也是其笔性使然。这也让我想起朱复戡先生的箴言:“书法要求行行有活字,字字需求生动。倘一点失差,若美人之病一目,一划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张作昌的书法是有笔性的,其讲究正在于此。他喜行草,其书徘徊俯仰,飘逸风流,灵秀清润。光影照过处,偶见花瓣飘落,纸间便多了一阵芬芳。这样的笔性是一种自然流露,落笔自在,稳妥自如,令人舒服。

张作昌苦练行草多年,抓点滴时间习书,是他养成的习惯。有次外出参会,我与张作昌比邻而坐,会议长而乏味,满场昏昏然,他却挥笔疾书不止,趋前观之,竟是满纸“龙蛇”。如此见缝插针,也是他对书法的一种痴迷。书之道从来离不开痴,痴本就是先天之元。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作为文字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同无形的舞,无声的乐,无言的诗。书法的神韵,触摸不到,却能融化在书写者的腕底笔端,自然地流露出来。

张作昌几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有时候,他也会感到进入瓶颈期的困惑。每每遇到某段瓶颈期时,会纠结、会心乱,甚至会否定自己之前的努力。可当他咬着牙,依旧坚持练习,度过某段瓶颈期后,又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提高。瓶颈期的困惑,没有扰乱张作昌的心性,他依然坚持每天练习,直到自己的书法水平有所提升。

书法研习本就是一场苦乐参半的漫长心路历程。张作昌就是在这历程中不断地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并从书法艺术中找寻着快乐本真的源泉。

张作昌最近的作品我看得相对多一些,其题词、题写书法格外出彩,如《微山湖记忆》《荷花的故乡》《歌唱泗水》《南阳古镇》等,可以说既古、又新、又雅,还能把自己的心性融入进去。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

腹有诗书气自华。观张作昌的书法近作,俨然得到一种新的感觉,这便是腹有诗书字也华。近几年,张作昌的心性越来越趋于平和,这也是成就他书法的一个很关键因素。他的每处用笔、每个点画,每次呈现出来的书写气韵都是优柔随性,十分闲适的。在他的作品里,有许多文字和书写的要素蕴含其中,而且计白当黑,画面的空间感处理得很到位。我觉得这跟他个人的状态、跟他这几年眼界开阔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将自己这种心性调和得非常好。观其书法真的应了前人说的那句话:字如其人。

人从容,字也更沉厚了。张作昌认为,读书写字是自己修炼内心的“私事”,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张作昌书法之心性,超然物外,字从心出,养于笔墨,生发气息,创造意境,有着极高的精神指向,一派澄澈通明,美轮美奂,直指人心。

张作昌心性不急、不躁,笔性不狂、不癫,其书法作品呈现着净静之美,再加上他深厚的学养,其在书法道路上一定会收获更多,深得书法艺术之堂奥。(文/王立强)

张作昌,现任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济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山东省文联全委会委员。荣获第十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