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位清华校友聚餐出现不适

检测样本诺如病毒呈阳性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张《致全体校友及在校师生建议书》引发关注,建议书中提到,4月26日至28日,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多地校友们参加校庆活动,先后前往校东南门外某餐厅用餐,上百位校友出现食物中毒。

建议书中提到,大家在该餐厅用餐的相同潜伏期之后,很多人出现了食物中毒现象,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腹部不适、乏力、肌肉酸痛等。截至5月1日晚,已统计到102人出现上述症状。

昨晚(5月6日)22时30分,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对“醉爱”时尚餐厅餐厅工作人员、环境和食品进行样本采集和全面检测,检出部分样本呈诺如病毒阳性。综合判断,此次事件系因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

目前区疾控中心已对涉事餐厅提出暂停营业、终末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海淀疾控官方微信

5月6日下午,记者在现场发现,涉事餐厅——该餐厅已处于停业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怡朗 摄

关于本次事件,疾控部门发出的通报为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关于诺如病毒的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诺如病毒?

有哪些特点?

诺如病毒的发现已有半个多世纪。1968年,美国诺瓦克镇一所小学发生急性胃肠炎暴发。1972年科学家在此次暴发疫情的患者粪便中发现一种直径约27nm的病毒颗粒,将之命名为诺瓦克病毒。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统一将诺瓦克样病毒改称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我国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被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诺如病毒传播力很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

主要有哪些高危人群?

诺如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还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水源,病人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等多种方式均可造成传播。

诺如病毒在人员聚集场所(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诺如病毒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目前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有效疫苗,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如病毒感染有哪些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一般12-48小时。

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也可伴有恶心、腹痛、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成人以腹泻居多,儿童和青少年常以呕吐为主。

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染了诺如病毒该怎么办?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若感染者症状很轻可在家中处置,喝淡盐水或糖盐水,调节水电平衡,注意休息,患病期间及痊愈后3天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部分年幼儿童或有基础性疾病的可能症状严重,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综合于海淀疾控、新黄河、海南疾控

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