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所安徽省淮北的小学一则“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 小学发调查问卷拟统一购买600元一双的运动鞋”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

根据问卷内容来看,学校打算统一购买价格在600元左右的健康运动鞋,并由家长承担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做法初衷似乎是在防止攀比,但也有家长和网友质疑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攀比的一种表现。

他们认为,很多品牌的运动鞋打折后也才二三百元,600元的定价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因此,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防止攀比的目的,让人们产生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网友甚至直言,这所学校的做法简直就是在搞笑。他们认为,学校的行为不仅没有解决攀比的问题,反而让家长们为孩子买这样昂贵的鞋子而感到压力重重。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能够接受花600元购买一双运动鞋?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学生来说,一双鞋很快就会不合脚了。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样的鞋子确实是一种奢侈,又怎么能起到防止攀比的作用呢?

于是,有记者联系了相关负责人,对方解释称这并不是让家长们必须购买这样的鞋子,只是对人大代表的提案做出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只是一项调研,但也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学校是否值得花费精力和资源进行调研?

其次,对于类似的提案,学校需要考虑家长的观点。有些家长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歧视而无奈地选择购买,否则也不会有家长选择上网发声。

既然说要防止攀比,就需要站在经济条件较差者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责问他们,“何不食肉糜”?

我很疑惑,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为什么要提出这种与实际脱节的建议呢?

如果能辨别攀比和勤俭的区别,就不会提出如此荒谬的建议了。

在教育事业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饮食安全,学校霸凌问题等等。

希望下次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这种毫无意义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