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就尚存的不少农贸市场食安检测负担重、各生鲜经营主体检测压力不一致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其中有不少内容是为农贸市场检测工作减负,同时也对其它农贸经营主体,生鲜门店、商超、生鲜电商等,提出了责权对应的检测标准。

精选内容

BENUO

1.“市场快检自上而下逐级递减/ NEWS

文:对上游生产经营主体已附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下游生产经营主体除认为有必要进行抽样检验或对其它重点检测项目进行快检外,无需重复进行快检,避免资源浪费、加重负担。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农批市场)开办者等上游主体要强化源头管控,依法对未能提供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每一批入场交易食品实施快检;农贸市场开办者、大中型食品配送企业等下游主体侧重进货查验,对缺漏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食品以及部分证照齐全的重点食品实施快检,织就快检安全保障网。

Benuo:政策解读

这意味着,今后食安检测将从源头抓起,形成生产商——农批市场——分销市场等逐级递减的检测工作流程。

在上游农批市场,检测任务较重,要对不能提供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每一批入场交易食品要实施快检。而零售型农贸市场今后侧重进货查验,对重点菜品进行抽检即可,无需重复快检,避免资源浪费、加重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随之,农贸市场的检测室设置标准也有所降低,新建检测室的面积要求8平方米以上即可,其中检测硬件配置也就根据市场类型进行了分类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当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明确就承担较重检测任务的农批、农贸市场,将针对市场检测室的设置标准与快检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会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规范化建设等级和资金补助政策。

2.“加强下游进货凭证查验/ NEWS

文:完善食品快检工作流程,要科学“抽”。一是抽票证不齐食品。各快检主体应当依照《浙江省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严格履行进货(入场)查验义务,加强对供货者资质证明和食品相关合格证明文件不齐全的食品进行抽样。二是抽重点品种食品。省局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年度《浙江省食品快检项目名单》(见附件1,以下简称《名单》),农贸市场开办者、第三方快检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等快检主体应加强对《名单》中重点品种的抽样。三是抽样频次动态调整。应当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季度快检计划,对《名单》中的重点品种增加抽样频次,对重点食品品种的选检项目、非重点食品品种适当减少抽样频次。

Benuo:政策解读

上游加强食安检测,下游则加强进货查验,之前农贸市场要求索证索票,而生鲜门店疏于监管,现《浙江省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中要求所有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进货查验义务,对上游未附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食品和重点食品,包括进口冷链食品、肉类、牛蛙、豇豆等,进行快检或者抽样检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生鲜门店的也要做到索证索票,这对农贸市场当前的竞争困境来讲,是极为强有力的一剂振奋剂。监管部门也明确了将对抽票证不齐食品进行高频次抽样检测,今后市场可多监督、关注场内经营户和外围生鲜门店的进货凭证,以及快检合格情况,维护自身竞争环境的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同时,监管将执行“谁检测、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制,即上游检测过的食品再次抽检时出现问题由上游检测主体负责,此外,农贸市场还可购买食责险来保护自身利益。

3.“规定生鲜门店等每年快检批次/NEWS

文:每个县(市、区)每年对每家生鲜门店、大中型商超、农贸市场和每个农批市场经营户等单位开展监管快检分别达到10批次(仅销售猪肉等单一品种的,快检3批次)、10批次、50批次(农贸市场经营户少于10户的,快检20批次)和5批次以上(每家农批市场不超过1000批次,对海洋捕捞水产可酌情调整快检项目和快检批次数)。构建食品快检与监督抽检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快法联动实验室和抽样队,加大对快检阳性同批次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将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记入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Benuo:政策解读

除了票证齐全,文件中还明确了生鲜经营主体,包括生鲜门店、商超、农贸市场、农批市场等,每年要进行检测的标准批次,每年每家生鲜门店至少要达到10批次快检,商超10批次快检,农贸市场50批次快检,农批市场的每家经营户达5批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浙江农贸市场微改革

之前农贸市场苦于检测成本与压力负担重,而生鲜门店避开食安检测,现在生鲜门店也将承担快检压力,每年每家生鲜门店必须达到10批次快检标准,并将受到监管部门同等监管,而且对进货票证不全的门店,市场监管局还会加强监督抽检力度,并将抽检结果公示在“浙食链”、“浙农码”等食品安全档案中。

正视市场自身问题

BENUO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也指出了当前农贸市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全省农产品的快检不合格率为0.9%,与定量检测不合格率4.66%相比明显偏低。

1.责任不清晰。谁要快检、谁要负责、谁来监管尚有不少法规盲区。

2.主观不重视。一些企业走过场、做样子,甚至弄虚作假;基层快检箱空置闲置现象突出。

3.能力不适应。检测项目十余年一成不变,检测设备配置多年未曾更新,检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流动性大,检测试剂方法鱼龙混杂准确度有限,完全无法适应食品治理新形势。

4.机制不完善。检测体系流程不规范,定性定量检测衔接不紧密,阳性样品处置流程不完善,监管执法主体和依据不明确。

独善其身而后监督别人,农贸市场自身也要针对上述问题自查自纠,无则加勉,有则尽快改之。

市场展望

BENUO

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将于本月20号开始实施,这次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着力减少了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检测压力,针对生鲜门店、商超等,也明确将受到强有力的监管,包括索证索票、食安快检、监督抽检等,以及统一门店计量称具等问题也在推进中。

杭州贝诺市场研究中心相信在同等监管力度下,在公平的农贸竞争环境中,农贸市场可以更好地蓄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