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从王羽身上小试牛刀以后,摸索到了他的成熟模式,首先是“男色”。即主角要英俊,身材健壮,实打实的猛男型英俊小生。这点在早期王羽、罗烈等演员开始,到后期得到狄龙、姜大卫之后达到顶峰。现在人知道狄龙可能都是从吴宇森的那部《英雄本色》里得到的印象,那会狄龙已经人到中年,并且脱发严重了。实际上如果你回去翻看一下邵氏时期张彻片子里的狄龙,也会惊叹一句,世上竟然有如此俊俏的美男子。而且身材还很健壮,身形还很矫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张彻独特的暴力美学,各种血腥不说,盘肠大战不是白说的,真的是字面意思,内脏啥的张彻玩的很早,启发了包括昆汀在内的一众好莱坞小迷弟,很多年之后的《杀死比尔》就是对这种风格的致敬。第三是剧情,也就是所谓的张彻式武打。以他的《报仇》为代表,功夫小子因故落难,发奋图强勤练武功,之后大仇得报。从《独臂刀》开始一直就是这个模式,短小精悍,风格强烈,而且剧情紧凑。可以看出《唐山大兄》也没能逃出“功夫小子”的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觉得运动员没文化很正常。因为他们的“工作”是竞技,文化派不上用场,但影视剧演员没文化很多人就很不理解,因为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读剧本,文化涉猎不广是可以理解的,但总不会不识字吧。所以很多人对于演员的“没文化”的理解就比较刻板。觉得无非就是见识不高而已。也因此对于现在很火的“文盲演员”这个说法嗤之以鼻。就是因为这种逻辑思维的推动,人家干活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读剧本,你说人家不识字?打死我都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