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保卫井冈山、红军第三军团的成立、中央苏区反“围剿”、平汉起义……这一个个重大事件都和一位军队领导者、新中国铁路奠基人的传奇经历紧密相连,他便是滕代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代远资历深,战功赫赫,曾和彭德怀平起平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1955年解放军首次大授衔中,却没有他的份。对此,他毫无怨言,仍一心一意为国奉献,就连去世前的遗言都只有两个字——服务

和彭德怀平起平坐

滕代远于1904年11月出生在湖南麻阳,他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山寨,主要靠种红薯或者砍柴为生。他的父亲老实本分,什么农活都会;母亲除了担负家务活外,还要织布养家。因此在父母的影响下,滕代远从小就养成能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秋,滕代远考上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他知道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穷的日子,于是他毅然选择远离家门,但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
1924年6月,滕代远和一些进步学生在共产党员陈佑魁的倡导下,发起成立了“麻阳新民社”。其主旨是联合麻阳县以及旅居在常德、长沙等地区的进步青年,结成一个强大的团体,致力于改造自己的家乡。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讨论当前时局。还一起创办了《锦江潮》等社刊,滕代远担任主编。在这一刊物上,他发表了许多揭露反动军阀和土豪劣绅罪行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10月,滕代远因表现突出而被吸收入共产党,正式成为我党一员。此时的他年仅20岁。入党后,他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用空闲时间做学生或的工作,有时候还会亲自到一些工人聚集的地方,向他们宣传党的先进思想。

1928年7月22日,滕代远和彭德怀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此时两人是平起平坐的。一时间,红色标语、布告等贴满城墙。7月24日下午,在庆祝起义获得胜利的同时,红五军正式成立,彭德怀担任军长,滕代远担任党代表。12月10日,彭德怀和滕代远率领红五军来到井冈山,和毛主席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会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五军和红四军的胜利会师,不仅壮大了湘赣边界的革命力量,还令国民党当局惶恐不安。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让何健率领18个团的兵力,分成五路对井冈山发起“会剿”。

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为了不做无谓的牺牲,毛主席下令:

“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和闽西方向进军,在外线打敌人;由红五军改编的30团和红四军32团则留在井冈山,担负起保卫井冈山的任务!”

然而红五军中很多同志都不同意毛主席的意见,他们不愿意留守井冈山,更愿意返回熟悉的湘鄂赣苏区。在双方意见无法达到统一的时候,滕代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觉得毛委员的意见很不错,守山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彻底打消战士们的顾虑,滕代远反复向大家强调坚守井冈山的重要意义。经过他一番耐心劝说后,红五军中那些反对的同志渐渐改变想法,同意留下保卫井冈山。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胜利会师。紧接着,两个军团举行了联席会议。彭德怀和滕代远基于方便统一指挥两个军团,提出将两个军团合并为红一方面军。在激烈的讨论和商量后,与会人员纷纷接受这一建议,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当时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兵力高达4万人,由朱德担任总司令,彭德怀担任副总司令,毛主席担任总政委,滕代远担任副总政委。从这以后,滕代远便在毛主席和朱德的直接领导下,为创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代远为何错过新中国首次授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滕代远担任中央代表,负责主持八路军新疆办事处的工作。1938年1月,被调往中央军委担任秘书长,负责参与组织领导敌后游击战争。不久后,他又前往晋西北地区,统一指挥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

1940年5月,滕代远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和副政委,为我军培养了大批有能力且思想先进的军政干部;1942年8月,他担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日胜利后,前往重庆、南京,协助周恩来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担任铁道部部长长达16年。在此期间,他尽职尽责,加强经营管理,为推进技术进步和发展,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和力量。身为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面对旧中国铁路的先天不足、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等缺点,他在艰难的情况下担负起办好人民铁路的重任。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他在对铁路加强改造的同时,还着手准备铁路新线的建设,先后修建了成渝铁路、天兰铁路等等。到1958年年底,我国通车里程高达31000公里,也基本形成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骨架。

也正是如此,滕代远缺失了新中国首次授衔的资格。要知道当时授衔的将军们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那便是在军队工作。由于滕代远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调往铁路部门工作,因此他不满足这一条件。当时不少老战友都为他感到可惜,连向来沉默的林彪都说:“如果滕代远能参加授衔的话,元帅就不是十大元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授衔没有他的份,但他也没有失落,而是继续在铁路部门付出自己的精力。他还组织北京和其他省市的直达列车,令铁路成为中国交通真正的大动脉。滕代远身为高级领导干部,他也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作风。不仅经常深入基层视察情况,而且每次都要亲眼看看职工们的食堂、宿舍等。

滕代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基层的意见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可以照出我们的缺点。我们在检查基层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检查自身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某次滕代远在视察沈阳铁路局的时候,走访了乘务员的公寓。他刚进门就发现屋里很暗,几乎没有阳光,连灯泡都一闪一闪的,似乎下一秒就要灭。滕代远紧皱眉头,问一旁的工作人员:“乘务员们的被子多久洗一次?”

工作人员看了滕代远一眼,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一,一个月吧。”滕代远点点头,又问:“那你们被子里有没有虱子?”工作人员回答道:“可能有吧,毕竟天气比较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代远当即掀开床上的被子,没想到不仅有虱子,而且个头还很大。他当即严厉地说:

“这种情况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是正常的吗?我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立即把墙面清理干净,灯泡换成又大又亮的,被子也不能一个月洗一次,要勤洗。不然虱子跑到乘务员的身上,他们如何为乘坐列车的老百姓服务呢?下个星期,还是这个时间,我会再来检查,如果连这点事都做不好的话,你们都不用见我了!”

一个星期后,滕代远按时来到乘务员居住的公寓,他发现墙面不仅刷干净了,连快要灭的灯泡、虱子等情况都不见了。他十分高兴地说:“很好,很好!你们这次工作做得很好。不过我也要向你们道歉,我上次态度不是很好,还请你们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言只有两个字——服务

艰辛的戎马生涯,长期的忘我工作,再加上又患上了肺气肿、心脏病等疾病,都令滕代远的身体越来越差。尽管如此,他仍将所有心思放在工作上,为了工作,他经常顾不上打针、吃药……就这样,滕代远的病情逐渐恶化,甚至快要丧失基本的说话能力。

1974年11月30日晚,滕代远已到弥留之际,妻子连忙带着孩子们到医院看望他。滕代远睁开眼,见孩子们都围在病床前,他蠕动嘴唇,似乎有很多话想对孩子们说。但由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导致几乎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久后,滕代远吃力地比划着,儿子见状当即将纸笔递给父亲。只见滕代远在纸上缓缓写下“服务”两个字。

孩子们瞬间意识到父亲的意思,他的小儿子轻声说:“爸爸您放心吧,您的意思我们都懂,我们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爸爸,您就放心吧!”

1974年12月1日上午,滕代远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这张写有滕代远最后遗言的纸条,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珍贵的文物。而这张纸条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服务永远在路上,只要生命不息,就要服务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