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分享精密压铸、汽车行业、资讯、技术类内容,关注了解最新消息

在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电子后视镜作为新技术趋势的代表,吸引了众多目光。据统计,北汽、比亚迪、吉利、本田等车企纷纷展示了搭载电子后视镜的概念车或量产车型,预示着电子后视镜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子后视镜##电子##2024北京车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子后视镜,又称CMS(Camera Monitoring System),通过摄像头捕捉图像,并在车内显示屏上实时呈现,从而提供更宽阔的视野和更清晰的影像。相较于传统后视镜,电子后视镜在视野、清晰度以及恶劣天气下的表现都更具优势。同时,其小巧的设计也能降低车辆行驶风阻,提高燃油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市场研究机构168report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法规的推动,其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据测算,到2025年,按照30%的预期渗透率计算,国内电子后视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电子后视镜即将迎来规模化推广之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驾驶习惯的转变。传统后视镜已经陪伴驾驶员多年,形成了固定的驾驶习惯。而电子后视镜需要驾驶员将目光从车外转移到车内显示屏上,这无疑增加了驾驶的复杂性和疲劳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电子后视镜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虽然电子后视镜在技术上具有诸多优势,但一旦出现故障,如图像延迟、黑屏等,将给驾驶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在推广电子后视镜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是车企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电子后视镜的潜力依然巨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推动,电子后视镜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

编辑:赵肖 审核:金莉 Thanks & Best reg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