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十日游的价格,跟团价格大概是一万二三,不过,如果能够加上“研学”两个字,那么价格就可以翻两番。

从字面意义来理解,研学高端多了,这和休闲的吃喝玩乐完全不同,是知识和阅历的陡然提升,这样看起来,贵一点似乎也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事不能细想,想多了,就觉得这是一个阴谋,我凭什么要为“研学”两个字多花几倍的钱,坊间经常说的智商税,跃然纸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承不承认,都要为这个买单。

以上和以下的讨论,有一个相当大的局限,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收入本不丰厚,很在平时积攒的三瓜两枣,省吃俭用时常挂在嘴边,拿来作为生活清贫的掩饰。如果日进斗金,愿意花几千上万买一个印有奢侈品商标的塑料袋的,咱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和穷人讨论物有所值这个话题。

简单粗暴地理解,研学就是研究性学习,用最粗浅的理解,学习本来就深奥,还要研究性学习,这绝对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大事,不过,在这些机构的眼里,原本需要深入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完全可以蜻蜓点水一般,有的甚至三四天也可以完成,而其完成的主要方式,就是到某一个或者两个知名大学里面参观,然后请一个教师或者学生介绍下学校的情况,请人应该是需要费用的,就像外出旅游也需要花钱请导游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想一下,研究性学习也可以浅薄,只是,对普通百姓来说,一趟正常的北京五日游,有个两三千足够了,可也奇怪,就是安排了两天看一下清华北大,这几天陡然就飙升到了五千,清华北大究竟还是有魔力的地方,在里面沐浴了一下,多花了两千。

感受氛围,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这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词,就像一个原本从事着不良职业的女性,现在换了一身正装,褪去了一些妖艳,然后假装正经地弹了一曲古琴、吟了一首古诗,结果这身价陡然生涨,干了一样的事,却多花了数倍的费用,着实让人心疼不已。

见过一份英国研学安排,入住学生公寓,然后有四天插班上课,这种体验自然会有新鲜感,但是四天的时间,犹如鸡肋,如果要体验,一天甚至两三节课足矣,如果要得到精髓,扎实融入,那起码得一个学期,所以,四天很尴尬,我只能认为,得凑够时间,让上课体验达到一定时间,家长们才心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6天时间,那就是旅游,参观一些百年名校,参观博物馆,参观大学城,回来后仔细想了一下,甚至连英国的风土人情都来不及体验,这个价钱,都够一家人来一趟同样时间的欧洲游了。

一旦涉及智商税的讨论,家长们就会不同意,用旅行社的灌输过来的观点为自己做辩解,虽然这些辩解,连他们自己也说服不了,不过,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幌子下面,家长们心甘情愿当鱼肉,任刀俎宰割,还得嬉笑着安慰自己:“看,孩子们见识广了呢!”

(图片源自网络,仅为丰富版面,与内容表达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