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在城市发展中,合肥可以称得上是最强黑马,短短数十年内,一路狂奔,翻身逆袭。

2000年到2022年,合肥市从“县城”成长为GDP万亿城市。

GDP总量从325亿元猛增到1.2万亿元,增长近37倍,在全国的排名从80名左右跃升到二十强上下。

六普到七普十年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长了近200万。

而近两年,在“最牛风投城市”光环加持下,合肥更是展现出强大虹吸力,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去年哪个城市是最能抢人的?不是杭州也不是长沙,居然是合肥

2023年新增人口达到21.9万,其中20万是特意迁移过去的,增量在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一。

周边江浙沪这么强,很多城市还在发钱抢人,合肥凭啥第一?

原因很简单,发补贴只是一时爽,好就业和涨工资才能一直爽。这几年合肥的产业升级做的太好了,还做大做强了产业链。

从2008年,在财政收入只有300亿规模的情况下,冒险神操作以百亿元的规模投资引进京东方。

到后来投资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半导体,以及投资以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等领域都已形成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合肥工业中的比重已超过50%。

一笔笔冒险的“风投”操作,为它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收益和社会效应。

二、

现在合肥的新能源汽车有多强?你看完这些数据,肯定会被震惊到。

合肥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在全国排名第四,而且增速是最快的。

现在合肥有六大整车厂,500多家配套企业,欧洲车企嘴上说着要回归油车,转身就在合肥投资几十亿建厂。

现在合肥新能源汽车一年能干1700亿,光一个产业,就撑起了6成的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长了,就能增加就业。

去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岗位增长了46%,是所有城市里最多的,开的工资和上海同岗位差不了多少。

这样的岗位,十四五规划里要增加到100万人,相当于每10个合肥人,就有1个能靠这个产业赚钱。

就业和收入起来了,消费就起来了,餐饮旅游娱乐这些行业都能跟着赚钱,现在合肥的人均收入增速,是中部六个省会里最快的。

大家都买得起车了,又会反哺到汽车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它不单单是GDP的提升,更是更多的人能解决就业和收入,这才是一个城市能吸引人的根本,现在回合肥的,不仅有安徽本省的,还有很多外地的。

这就是一个产业,带飞了一座城市。

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源极有可能从“土地财政”向“产业财政”过渡,

地方政府通过投资那些能够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战略产业,既解决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又能够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资产增值。

三、

合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赌博式”投资发展模式。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委派招商人员全国找项目,其中不乏一线城市的考察队伍,试图复制合肥模式的奇迹,有数据显示“平均算下来,到合肥考察团每个月有50个”。

然而招商引资从来不是一场赌博——

合肥在引进京东方之前就提出工业立市,自身家电产业发达,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化经验。

引进京东方是为了解决其家电产业配套需求,引进蔚来是因为自身有了一定汽车产业基础,对芯片、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也是因为家电、电脑等产业“缺芯”。

合肥的招商策略并非盲目冒险,而是基于对现有产业链的深入分析,精确判断产业趋势,明确自身的需求与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布局。

这种思路的核心在于“缺什么,投什么”,通过不断延伸和发展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合肥逆袭过程中有铤而走险的成功,也有投资失败的窘境。

2007年,合肥引进江苏船企熔盛重工,后深陷债务危机;

2009年,合肥新站高新区斥资20亿元引进日立等离子面板项目,这在当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二条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后来彻底失败。

2013年投资200亿建设医药产业园,未名集团破产重组,投资打了水漂。

一座城市产业升级之路是复杂的,合肥模式的成功不能被简单化为一场风投的胜利豪赌,更多的是基于深入的产业分析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你们觉得合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评论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