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董收藏界的璀璨星空中,望星楼以其独特的魅力熠熠生辉,尤其以珍藏“康雍乾”三代官窑瓷器而闻名遐迩。其主人张显星先生,不仅是一位深谙古董之道的藏家,更是一位对清代官窑瓷器情有独钟的鉴赏家。2004年,他精心编纂的《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一书,成为众多古董藏家和行家的宝贵参考。

如今,佳士得春拍盛大推出了“十全—望星楼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专场,精选了10件代表清三代官窑瓷器之精髓的珍宝。这些瓷器不仅见证了昔日的宫廷美学,更彰显了那个时代的盛世辉煌。每一件瓷器都仿佛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等待着有缘人的珍视与传承。

熠熠生辉的望星楼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雍正 釉里红波涛锥拱苍龙教子图梅瓶

尺寸 高35.5cm

估价 HKD 65,000,000-80,000,000

釉里红梅瓶所展现的海水龙纹,不仅工艺精湛至极,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寓意。每一笔精刻细绘,都如同在诉说着龙这一神话生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龙,作为春分而腾飞、秋分而隐匿的灵物,其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皇权的威严之中。

瓷器上的海水龙纹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龙在惊涛骇浪中破浪而出的壮观景象。这种景象不仅是对龙的力量和威严的颂扬,更是对春风雨露滋养万物、大地丰收的美好寓意的诠释。同时,龙腾雨降的景象也象征着君恩普施、民生安宁的理想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福庆有余太平有象扁瓶

尺寸 高30.8cm

估价 HKD 5,000,000-8,000,000

Beatrice C. Goldschimdt (2016年逝) 旧藏

纽约苏富比,1995年3月22日,拍品287号

Literature:

叶佩兰及朱汤生,《清代康雍乾宫窑瓷器:望星楼藏瓷》,香港,2004 年,页50-51,编号12

Exhibited:

借展于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2003-2020 年

这款构图严谨、工艺精湛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福庆有余太平有象扁瓶,曾珍藏于Beatrice C. Goldschmidt。其设计灵感源于铜壶,并巧妙融入了“太平有象”这一吉祥寓意,寓意着天下太平、吉祥如意。乾隆皇帝对新颖瓷器的热爱,促使了这一时期瓷器艺术的创新与繁荣。

此扁瓶的造型独特而别致,象耳装饰赋予了其古朴而庄重的韵味。撇口设计、长颈与椭圆腹的完美结合,加之肩腹各接连的两条凸起宽带,更增添了几分稳重与大气。圈足稍外撇,既体现了工艺的精湛,又赋予了器物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雍正 柠檬黄釉茶圆 (一对)

尺寸 直径9.2cm

估价 HKD 800,000-1,500,000

来源: Robert Somerville旧藏,芝加哥(传)

Harold L. Geiger旧藏,于1954年入藏

纽约苏富比,2000年3月22日,拍品122号

出版: 叶佩兰及朱汤生,《清代康雍乾宫窑瓷器:望星楼藏瓷》,香港,2004 年,页252-253,编号101

展览: 借展于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2003-2020 年

这一对清雍正时期的柠檬黄釉茶圆,以其纯正匀称的釉色和俊雅的造型,令人赞叹不已。茶圆内部施以白釉,外部则覆盖着明亮的柠檬黄釉,色泽纯净而典雅。

雍正御瓷单色釉在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品种丰富、技艺高超,堪称历史之巅峰。作为低温釉的一种,柠檬黄釉以其独特的锑作为主要呈色剂,呈现出洋黄般的色泽,清新而夺目。然而,由于传世数量极少,且多为尺寸较小的盌或盘,使得这对茶圆更显珍贵。

这对茶圆不仅是一件瓷器艺术品,更是雍正时期瓷器工艺的代表,展现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它们仿佛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辉煌,让人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口盘

直径38.4 cm.

估价: HK$1,800,000-2,500,000

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品1453号

陈氏伉俪对文物的鉴赏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品味。陈立怡女士钟爱品相全美、釉色明亮、纹饰特别的宋明瓷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陈棣光先生则对解读纹饰及图腾背后的象征意义及隐喻特别感兴趣,他深入探索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使收藏过程成为了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嘉靖 青花云龙赶珠纹大盌 双圈六字楷书款

直径30.6 cm.

估价: HK$700,000-900,000

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拍品3063号

此次拍卖的47件藏品,凝聚了两位顶尖科学家对藏品的鉴赏及热情。这些藏品不仅代表了他们数十年的收藏心血和眼光独到,更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 耀州窑柿红釉梅瓶

高38.5 cm.

估价: HK$2,200,000-4,000,000

伦敦苏富比,1992年6月9日,拍品124号

拍卖于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拍品407号(封面)

亚洲私人旧藏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拍品117号

艾斯肯纳齐,伦敦

十面灵璧山居旧藏,北美,编号EK172

《佞宋-十面灵璧山居暨东瀛雅蓄宋元清翫》,北京保利,2019年6月5日,拍品5464号

这件耀州窑柿红釉梅瓶其独特的柿红釉色和修美流畅的线条都展现了宋代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瓶身外壁的柿红釉色泽古穆,犹如岁月留下的痕迹,圈足露胎的设计更增添了一分古朴与雅致。

耀州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窑口,以烧制青釉瓷器而著名。然而,在这其中,柿红釉瓷器作为宋代中期耀州窑出现的新品种,更是珍贵异常。这种釉色是仿照宋代漆器的效果而制作的,因此又被称为红耀州。由于柿红釉瓷器在器型上多以盌、盘为主,立件如梅瓶这样的作品相当罕见,这也使得这件梅瓶更加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 粉青釉凸花福庆连绵卷口龙耳瓶 六字篆书印款

高49.8 cm.

估价: HK$5,000,000-7,000,000

纽约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拍品238号

士绅旧藏;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品1368号

尺寸宏大,形制罕见的清乾隆时期的粉青釉凸花福庆连绵卷口龙耳瓶,其呈色精准而微妙,厚薄适中,浓淡相宜,虚实之间流转着灵动之气,仿佛蕴含着生命的韵律。其独特的卷口设计,与佛教供器藏草瓶(又称奔巴瓶、贲巴瓶)遥相呼应,不仅彰显了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 胭脂红彩福寿连绵纹描金开光粉彩四喜方瓶 矾红六字篆书款

高24.4 cm.

估价: HK$4,500,000-6,000,000

来源:法国家族旧藏,自1850年起,后于家族中流传(传)

来自法国家族旧藏的清乾隆胭脂红彩福寿连绵纹描金开光粉彩四喜方瓶,堪称中华瓷艺巅峰之作的璀璨瑰宝。其器身呈完美正方形,线条流畅而优雅,尽显乾隆时期瓷器工艺的精湛与匠心独运。

瓶身四面,每一处描金开光内,皆精心绘制着粉彩四季花卉,色彩绚丽,栩栩如生。胭脂红的彩釉如晚霞般娇艳,为整件作品增添了一抹动人的韵味,令人陶醉其中。

器内与外底,施以松石绿釉,釉色清新脱俗,与瓶身的华丽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更显高雅。外底中央,矾红书写的“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识,字迹工整清晰,仿佛见证了乾隆盛世的辉煌与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 青花三多折枝花果纹六方尊 六字篆书款

高 66.7 cm.

估价: HK$3,000,000-5,000,000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8年4月27日,拍品724号

体型硕大、气势磅礴的清乾隆青花三多折枝花果纹六方尊,魅力非凡。其六面棱角分明,棱线流畅,彰显出庄重典雅的气质与非凡的尊贵风范。每一面都细腻地绘制着青花纹饰,色彩饱满而艳丽,犹如春日繁花盛开,绚烂而迷人。在紫禁城储秀宫内,有一对相同的六方尊。此尊的形制与纹饰在雍正朝已初露端倪,历经岁月的沉淀与传承,至乾隆时期终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七世纪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高119.4 cm. 宽64.7 cm. 长48.2 cm.

估价: HK$10,000,000-15,000,000

Gangolf Geis 旧藏

纽约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拍品38号

官帽椅,这一雅致的家具名称,源自其独特造型与古代官吏所佩戴的官帽之间的神似。它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中华木工技艺的瑰宝。在古老的木匠典籍《鲁班经》中,官帽椅的制式被细致入微地描述,并被誉为中国家具艺术的典范。其榫卯结构的精巧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华木工技艺的深厚底蕴,更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巧妙地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 田黄「几暇鉴赏之玺」云龙钮章(36克)

长4.4 cm.

重量36g

估价: HK$3,800,000-5,500,000

来源:1993年购自东京美术俱乐部(传)

清乾隆时期的田黄“几暇鉴赏之玺”云龙钮章,以其独特的田黄质地和精美的雕刻工艺,成为了乾隆皇帝宝玺中的珍品。这枚玺章的重量为36克,其材质为田黄,钮部随形雕刻了双龙戏珠的云龙纹,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印文为阳文“几暇鉴赏之玺”六字,字体端庄大气,线条流畅,充分展现了篆刻艺术的魅力。这枚玺章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宝薮》、《嘉庆宝薮》和《道光宝薮》等皇家典籍中均有明确著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雕梅竹双清纹茶壶

宽17.5 cm.

估价: HK$500,000-800,000

清十八/十九世纪的白玉雕梅竹双清纹茶壶,其玉质上乘,均匀澄润,散发着迷人的玻璃光泽,令人一见倾心。壶身一侧精心雕刻的梅竹纹,更是为这件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韵味。谈及这件玉器的背景,不得不提到乾隆二十四年的那场平定准噶尔部之战。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清朝稳固了西北的统治,也使得大量的优质新疆和阗玉得以入宫。这些玉石经过工匠们的精心打磨和雕刻,最终化身为各式雕工超卓的玉器,其中就包括了这件白玉雕梅竹双清纹茶壶。

征集送拍、鉴赏交流、请私信投稿、谢谢

版权声明: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微信:513824402 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出手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