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语 进入五月,草木萌芽,杜娟绽放,大地披上一层新绿,一派生机景象。美丽的景色吸引人们前往森林草地踏青游玩,然而,在这美丽之中却有一种潜在的“危胁”不容忽视,它就是蜱虫,俗称“草爬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何预防蜱虫叮咬呢?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呢?记者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您逐一解答。

嘉宾: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韩淑祯

主持人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嘉宾

◆在林区,森林脑炎在春夏季发生,预防很关键。最主要就是要预防被蜱虫叮咬和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疫苗的接种,一般适用于长期在林区作业的人群。

◆对于非长期在林区作业的人来说,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预防方法,比如进入森林草地时,可以穿“五紧”服,即领口、袖口、脚口紧的服装。

◆女士可以把头发整理起来,衣物选择比较光滑、不易附着虫子的材质,尽量减少在灌木丛、森林、草地长时间的坐卧。

◆在森林草地停留后离开,要及时检查身上,最好是及时更换衣物、洗澡,这样可以把附着在衣物上的蜱虫及清除。

◆蜱虫的主要特点,它先附着在衣物上,爬行到温暖、潮湿、柔软的地方,比如耳后皮肤、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会阴部,进行叮咬。

◆还可以喷洒驱蜱剂、驱蚊驱虫喷剂,这样喷雾制剂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说喷了就能百分之百的预防。野菜上也易附着蜱虫,采摘野菜时也要防止被蜱虫叮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

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呢?

嘉宾

被蜱虫叮咬后民间有很多土办法进行处理,比如用火烤用烟烫,但这样的方法将导致很多时候处理不得当,会导致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里,易导致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并通过皮肤镜查看是否有口器残留在皮肤里。

◆如果叮咬后病人没有任何症状,皮肤处理得当,可以在叮咬10天左右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即森林脑炎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还需进行密切观察,如出现发烧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

被蜱虫叮咬会患很多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森林脑炎,那么,什么是森林脑炎?它的症状是什么?

嘉宾

◆森林脑炎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致病原为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属于嗜神经病毒,主要是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所以它的临床表现是脑炎的症状。

一般把显性森林脑炎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的患者表现为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

◆中型的患者除了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外,还会有脑膜受累的表现,比如说头疼非常剧烈,出现脑膜刺激征,就是常说的脖子硬、颈抵抗、有的人还会出现肢体瘫痪等。

◆重型的患者会出现呼吸肌受累、颈部肌肉受累或者出现严重的肢体瘫痪,重型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所以,一旦出现颈部肌肉或上肢肌肉瘫痪,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