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的王敏德老人,竟在葬礼上从棺材中爬出,死而复生的消息迅速传遍当地。然而,了解内情的人谈及老人“复活”一事,却都不禁摇头叹息,其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王敏德是张家湾人,他一生平淡无奇,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辛苦了一辈子,为两个儿子娶媳成家,自己却一贫如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养老,年过五旬的他离乡背井,像儿子、儿媳一样外出打工挣钱,老伴则留在家乡照看孙辈。十年间,他挣了 10 万,却因老伴一场大病耗光,人也没留住。老伴去世后,孙子孙女随父母去了外地。王敏德再次孤身上路,这一走又是 13 年。

在此期间,他与两个儿子只见了几次面,一家人也没吃过团圆饭。大儿子王刚和媳妇在温州经营餐馆,生意一般。二儿子王勇和媳妇在工地打工,颇为辛苦。两个儿子儿媳都为小家奔波,对老人关心甚少。老人理解他们的不易,也习惯了孤寂,对儿子儿媳并无多少怨言。

随着年纪渐长,王敏德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外找工作越发困难,于是他回到了张家湾村,打算不再外出,独自守着几间平房。转眼又过了三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外打工租房,老家的房子一直空着,这三年里除了两个儿子偶尔回家,儿媳和孙辈们都没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常感孤独,但都深埋心底。为避免死后无人收殓,他给自己买了一副棺材,当床铺睡在里面。随着身体日益衰弱,病痛加剧,他越发想念儿孙,甚至希望在死前能见到两个儿子和孙子孙女。老人曾多次给儿子打电话诉说孤苦,可两个儿子总以忙碌为由不回家。不过,他们条件稍好时,也会给老人寄钱,嘱咐他买些好吃的。

那天,大儿子王刚在餐馆忙碌,二儿子王勇在工地干活,两人几乎同时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王刚在温州安家多年,女儿也在温州工作,他们已有数年未归。王勇亦是如此,他和媳妇在成都定居,女儿出嫁都未告知父亲。

王刚和王勇两家人赶回时,一家丧事公司已做好前期工作,父亲身着寿衣,躺在棺中。按照农村丧事规矩,戏台已搭好,两名哭丧演员哭得昏天黑地,伴着哀乐,倍显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子孙们换上孝服,亲戚们也从各处赶来,不过由于不是年底和节假日,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来吊唁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晚上,众人正在吃饭,王敏德老人打开棺材爬了出来。见他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两个儿子差点吓破胆,两个儿媳吓得尖叫,问他究竟是人是鬼。正在吃饭的人们以为是诈尸,吓得扔下饭碗,四散逃窜。老人爬出棺材时,手里还拿着两张存折,这是他多年打工的积蓄,一直放在当床铺的棺材里,生病也舍不得用。

其实,王敏德老人并未去世,只是病入膏肓。他担心死后儿子找不到存折或不知密码取不到钱,且他病重时也多次致电,希望儿子们回来,但他们都没空。老人只好想出办丧事的主意,他找了家丧葬公司并签订协议,让他们办场热闹的丧事。

当接过存折时,两个儿子哭得稀里哗啦,满心愧疚。既然父亲未死,两个儿子想取消葬礼,但老人说他就是想看看自己的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丧事结束后,两个儿子留下陪老人并送他去了当地医院。王敏德老人虽心疼钱但内心高兴,不再孤单。两个儿子陪伴不到一周,老人因病情过重离世,离世时两个儿子都在床前,老人最终安详离去。按照老人遗愿,这次没有举行仪式,直接将他送进了火葬场……

王敏德老人在葬礼上死而复生的事情,在当地炒成了各种版本,传得神乎其神。只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知道在这起“离奇”事件的背后,确实老无所依的悲哀。实际上在张家湾那个村里,还是一些像王敏德那样的老人留守家中,村里的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村里能够见到了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那些留守老人和王敏德老人一样,因为子孙都在外面打工,他们每天只能孤寂的打发着光阴,情景让人心酸。

随着王敏德老人的离世,他家的几间老房子依然矗立在那里,显得很悲凉。他的子孙们在他去世后已全部离开了老家,为生计继续奔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敏德老人的故事令人唏嘘,他养育了两个儿子,却在晚年面临着孤独和无助,这件事情不禁引发了我对家庭、养老和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王敏德的儿子儿媳们外出打工为生计奔波,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在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许多父母的期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子女可能无法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这是一个可能无法改变的事实,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家庭关系,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的满足,更要注重亲情的维系和关怀。

对于王敏德老人来说,他为了给自己挣养老钱而外出打工,这种坚韧和自强的精神令人敬佩。然而,年过七旬的他病入膏肓回到老家,却不得不面对无人照顾的困境。这也反映出当前社会养老问题的严峻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找不到存折或不知道密码取不到钱,于是想出了给自己办丧事的主意,这一行为背后凸显出老人对儿子们的关爱和无奈。这也提醒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和需求,尽可能地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同时这也反映出老年人在面对养老问题时的无助和焦虑,他们需要更多的保障和关怀。

在这个事件中,丧葬公司的参与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他们按照程序为老人办了一场热闹的丧事,这看似满足了老人的需求,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一方面,这种行为是否存在道德和伦理问题?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社会对于老年人关怀的不足,使得老人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来引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关爱,尤其是子女要多关心父母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儿女们更应该尽到赡养的责任。二是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此外,也应该加强对丧葬行业的规范和管理,避免出现类似的争议和问题。

王明德老人的经历,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忽略了对家人、对年迈父母的关心和陪伴?是否在工作之余应该更加重视亲情和家庭?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王敏德老人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通过深入思考,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晚辈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努力改善家庭关系、加强社会保障,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关爱和尊重,享受到晚年的幸福和安宁。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