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北市一所小学给学生家长发了一个调查问卷,学校拟统一购买600元防攀比鞋,征求家长意见。

问卷称,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学校为学生配备统一款式的校园健康运动鞋。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建议各中小学校如校服一样,由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校园健康运动鞋,每双运动鞋价格在600元左右,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

面对质疑,淮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这只一个调查问卷,便于教育部门如实反馈数据,没有别的意思。

不好意思,我可是从这则消息中读出了很多“别的意思”。

1、是防攀比,还是动了什么别的心思?

现在小学生还有什么没有统一?衣服、裤子、红领巾、课本,也许还有若干其他读物,这些都是完全统一的,也许还有其他东西,万一某些部门来个幺蛾子,号召学生买,哪个学生敢不买?

比如文具,就可以统一。去年河南高考,各个考点就统一用笔,结果断墨漏水,一塌糊涂。网友调侃,这符合经济学原理,跑到市场经济规则之外,连一枝笔都管不好了。

现在轮到孩子们脚上的鞋子了,下一步是不是该关心书包了?然后是袜子,袜子也统一采购算了!理发也到指定的理发店去!

一件不需要管的事,非要千方百计替人操心,这不是心理有问题,就是动脑筋想要敛财。

那我还是攀比吧,我宁可攀比,也不想眼睁睁看着你走向腐败。也许你真是出于好心,不过万一好心之下,发现有空子可钻,从而引发了贪欲,那岂不是害了你?所以拜托,还是让我攀比吧,把你的贪欲彻底压住!

2、是防止攀比,还是强制攀比?

一双儿童鞋需要多少钱?我去年买了一双跑鞋,四百多,其实以我这运动能力,一百多的就够了,出于小小的攀比心态,才多花了几个银子。

淮北市的人均收入是多少?有多少大款家庭?有多少孩子穿着一千块的鞋?

让每户出六百块给孩子买鞋,淮北市平均消费水平够高的。注意,孩子的鞋第一是费,第二是那脚长得可快,可能半年就得换,有的那大脚,45号的,到处买不到。一年下来,没有1200块过得去吗?

这叫防止攀比?这是强制攀比才对:学校统一了攀比的尺度,六百块,不许超过,也不许低于。

3、什么时候能尊重少数人的权益?

炮制这个提案的人大代表是什么人?想出调查问卷这种主意的是什么人?表面上看很尊重家长意愿,其实一点都不尊重。

假如大多数家长同意,是不是就得强制执行了?那么有困难的家庭,撮牙花子的家庭,是不是就可以无视了?

不愿意掏这个钱的学生,是不是就得被歧视,遭白眼了?那可就是要“穿小鞋”了。

何况那个调查数据是个啥情况?算了,不说数据,现在数据有多不靠谱,你懂的。

既然没有对鞋子颜色、款式、价格作出规定,学生穿什么鞋,那就是他的自由。如果我是绝对的少数,我偏偏不愿意穿你那统一采购的鞋,我就是要通过一双特立独行的鞋,表达我的存在。

争相攀比的事,自古以来就有,消弭这种攀比,让老师去教育孩子,没必要整齐划一。

何况如果想攀比,上学统一六百,放学打篮球的时候他穿六千的,你管得到吗?

咸吃萝卜淡操心!

1928年,河南省突然规定,省城家家户户必须刷统一的油漆,统一颜色,统一风格,每家3块大洋,省城一共5万家。有人反映到冯玉祥那里,冯玉祥气得大骂,叫停了。

像这样的统一,我们也不是没见过,这几年就有,拉面馆、寿衣店、鲜花店,同一个颜色,统一的招牌,丑出天际。

我担心的不是孩子穿一样的鞋,我担心的是孩子穿了几天,不是穿帮,就是掉底,一个个拎着鞋子回家了,全都是郑人买履的样子!

绝对的统一,导致绝对的腐败。这里面有经济学原理,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请你尊重我穿鞋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