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VOGUE》五月刊封面,迎来了一位法语歌曲天后,Celine Dion席琳·迪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色的美利奴羊毛大衣,来自ALAÏA的秀款,正常穿法应该是这样,很明显,席琳把它反过来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合的是,Dua Lipa啪姐在美版《ELLE》的内页也穿了同款羊毛大衣,两位Diva不仅拼歌喉,还拼时尚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张封面则是巴黎世家主导,棉质衬衫、迷你骑行短裙,席琳一手捂住胸口,好似在轻哼歌曲。

去年年末,席琳一直被传因为僵人综合征而病危,即将不久于人世,如今看到她的硬照,表现力一如既往地优秀,坚定而有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即便如此,《VOGUE》一上来,还是问出了大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最近如何?你是如何度过这段与疾病做斗争的时期的?”

席琳则说:“这问题很简单,我很好,但最近的工作量很大,所以,我每天都有在按时服用药物,我还没有战胜它,它会永远存在我的体内,现在我必须学会与它共存,停止质疑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我会问我自己:为什么是我?这怎么发生的,我做了什么,这是我的错吗?我无法回答。我正在努力工作,明天会更难,但有一件事永远不会停止,那就是意志,激情,梦想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有关心席琳的新闻就知道,早前的传言有多可怕,她被传出一度瘫痪在床,无法自理。

从2022年12月开始,席琳就对外宣布,因为僵人综合征,她被迫取消2023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公布时,深情哀伤,一度哽咽,需要深呼吸才能继续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僵人综合征,极其罕见,很多时候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没见过,几乎每百万人里才有1到2例,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大都发生在20到60岁的青中年时段。

它和这两年被大众逐渐熟知的渐冻症还有所不同,僵人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一般患病的人,肌肉僵硬、疼痛性痉挛,发病时间无法判断,并且会随着时间恶化。

席琳和病魔抗争了一年多,情况也是时好时坏。

宣布患病后,席琳很少公开露面,社交平台也都是曾经的旧照或者旧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的INS

去年10月30日,席琳出席了曲棍球的比赛活动,身穿白色羽绒背心,很老钱风,旁边的是她的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里,她一切无碍,行动入场,和球队教练握手坚实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席琳的姐姐Claudette还出来否认,称妹妹一切安好,没有坐轮椅,仍然有重返舞台的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的二姐Claudette

可转眼到了年底,姐姐又出来透露。虽然这一年多妹妹席琳不断和病魔斗争,但情况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到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并且无法痊愈,严重地影响了活动能力,一度卧床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今年2月份,席琳惊喜亮相格莱美,虽然一度需要搀扶,才能缓缓走到台前,而背景音乐则是她唱的《The power of love》。

The Power Of Love (Live à l'Olympia),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她的坚定,她的自信,足以让台下的名流观众为她鼓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eline Dion席琳·迪翁,我想不仅对于我们70后,对于80后、90后都是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欧美歌手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一首凄凉婉转的《My Heart Will Go On》而火遍全球,家喻户晓的歌手,获奖无数,红得太耀眼,也红得太出众。

My Heart Will Go On (Live at TD Garden, Boston, Massachusetts - 2008),Céline Dion

《我心永恒》应该是席琳唱得最多的歌,没有之一;也估计是她最烦的一首歌,也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次,她听到别人说,凯特·温斯莱特听到这首歌,听到了想吐的地步。

席琳笑了笑,干净利落地反击:“呵呵,她已经够好了,她都没唱过这首歌。要知道,每天晚上,在拉斯维加斯唱这首歌时,我在想什么?天啊,我下次不要再唱这首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特说每次去餐厅,别人一知道她来了,就把歌曲换成了《我心永恒》,听都听吐了

说是这么说,但谁能拒绝一首在全球人民心中,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再翻出来,仍然是经典的歌曲呢?

席琳对这首歌的感激同样溢于言表:“可当帘子打开,烟雾环绕,我又会想,天啊,多么棒的一首歌,多么美好的时刻,多么庆幸他们没有听我的,也多么庆幸我的丈夫说:‘我真的认为,你应该唱那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了快30年的《我心永恒》,唱哭了无数观众,其实在当年孕育出来时,却是一首无心插柳柳成荫,挺阴差阳错的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泰坦尼克号》制作费用一翻再翻,差点让20世纪福克斯成为历史,所有高管都在瑟瑟发抖,同行们也在等着看笑话。

连花了80万美金购买原生专辑版权的索尼,也被嘲笑,这不是把钱扔进海里,打水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来看,80万美金的投资简直是赚大发了,可当年哪有人有如此眼光,愿意再付钱?都等着欣赏同行的破产,然后嘲笑卡梅隆呢!

为了赔钱更少,索尼希望电影有一首主题曲。

可导演是谁,暴君卡梅隆,以自我为中心,他对这种流行歌曲嗤之以鼻:“我的电影已经足够庞大了,不需要再加任何,也不需要任何歌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面上大家顺着他,私底下,配乐师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早就偷偷制作了《我心永恒》这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詹姆斯·霍纳,曾经因为和卡梅隆在合作《异形2》时有过矛盾而分道扬镳,原本卡梅隆属意的是爱尔兰音乐家Enya恩雅,可被对方给拒绝了,兜兜转转,找回了霍纳,对方欣然答应,并因此捧走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人还合作了第三次《阿凡达》,遗憾的是2015年霍纳因为飞行事故而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梅隆(左一)和詹姆斯·霍纳(右一)的合影

霍纳找来了Will Jennings维尔·詹宁斯来作词,而演唱者,他原本属意挪威女歌手Sissel Kyrkjebø,席琳并不是第一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边霍纳,中间席琳,右边维尔

Sissel Kyrkjebø,就是电影里没有台词,只进行哼唱的那个女声来源,其实她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泰坦尼克号》的配乐,可最终的光芒,还是被席琳的《我心永恒》给夺走了!时也,命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从这里开始是Sissel Kyrkjebø在哼唱,声音空灵美妙,带着生离死别的忧伤,更显雄壮的凄凉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issel Kyrkjebø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霍纳从Sissel Kyrkjebø换成了席琳,是因为他和席琳关系更亲近,席琳值得这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issel Kyrkjebø和霍纳

“我18岁就认识了席琳,她出名之前,我已经为她写了三首电影歌曲,可电影营销没跟上,我欠她一首《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但我可以把电影里其他的配乐给Sissel。”

连好莱坞拼的都是人脉和人情,只能怪席琳太早进入娱乐圈,认识的都是未来音乐行业的巅峰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纳和席琳年轻时的合影

可席琳那头甚是傲娇,她完全不Care这首歌,一点也不想录制。

她手头已经有迪士尼动画《美女与野兽》主题曲和电影《因为你爱过我》主题曲,两大IP在手,这辈子不愁了,没必要录了吧,况且还是一部被行业说成赔穿底裤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eauty and the Beas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ecause you loved me》

最后,是席琳的丈夫和经纪人René Angélil,极力说服她录制了一个Demo。录制当天,席琳也没有好好对待,嗓子状况并不完美,她心想,就是个Demo,有什么要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和丈夫René Angélil

可她的老朋友霍纳就不这么想了,他拿到磁带,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卡梅隆听,而是天天带在身上,伺机而动,每天观察卡梅隆的心情。

等了几周又几周,终于等到对方心情大好,拿出磁带,好几次后,水到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梅隆和霍纳

这么来看,这首歌的成功90%都得靠配乐师在其中的斡旋,没有他,估计也没有今天的辉煌。

《我心永恒》是一首可以铭记在音乐、电影里程碑上的作品,单曲在全球实体销量超过了1800万张,是历史上第三畅销的女性实体单曲(维基百科写第二,但我查了应该是第三)。

前两首是惠妮特·休斯顿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和小甜甜布兰妮的《...BABY ONE MORE TI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十首歌曲,大家应该听过至少七八首歌

可,只有席琳是唯一一个在神仙打架的前十榜单里,拿到两个席位的歌手,铁肺唱将惠特尼·休斯顿没有做到,世纪偶像布兰妮也没有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迪翁,无论是名字,还是她的人生,完全是上帝为了音乐,而选择让她降落在世的天使。

1968年3月30日,席琳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庞大而穷苦的家庭里,她的祖上17世纪从法国移民到了北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拥有法国血统,而生活的地方也以讲法语为主,甚至包括席琳包括Céline这个名字,还是来源于法国歌手Hugues Aufray演唱的一首歌《Céli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歌手Hugues Aufray,今年95岁了,以翻唱鲍勃·艾伦的歌曲出名,去年9月也干了一件挺出名的事,迎娶了比自己小45岁的妻子Murielle Mégevand,《Céline》是他非常出名的一首原创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Murielle Mégevand长得挺美的,两人在1995年初次见面,也就是说,她21岁时就遇到了66岁的Hugues Aufray。

席琳有13个哥哥姐姐,她是最小的小十四,虽说父亲Adhémar Dion是屠夫,母亲Thérèse是家庭主妇,但却培养出来了许多有音乐细胞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12岁时的第一首歌《Ce n'était qu'un rêve》(这只是一个梦想)便是由母亲和哥哥Jacques雅克帮她创作并录制,经过另一位哥哥Michel米歇尔帮她寄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边是二哥Michel,右边是三哥Jacques

其中,二哥Michel曾经组过叫Le Show的乐队,1987年解散,解散后又和吉他手演出了两年,做了几年司机,被席琳邀请加入她的音乐制作团队里,两人在一起工作了快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哥Jacques,也是一名能唱能弹能作曲的全能歌手,在加拿大、美国、法国都有过演出,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组过乐队,妻子Geneviève Garceau也是歌手,两人组成了乡村民谣二人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途去照顾了因滑雪而部分瘫痪的儿子,淡出了乐坛,在席琳和孩子的鼓励下,2017年重新站到了舞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出时,席琳还到场给哥哥加油,眼含热泪

席琳的二姐Claudette、五姐Ghislaine和四哥Daniel,也是歌手,在2007年发表了一张名为《Le Dion Show》的专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姐Liette Dion短暂地进入歌唱事业,发表了一张名为《Soirée Québécoise》的专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14个孩子亲密无间,没有嫉妒对方的音乐事业,尤其是小妹席琳的名气,反而互相鼓励打气。

席琳曾说,她的兄弟姐妹梦想成为成功的歌手,努力而刻苦,她成功了,她也希望自己的成功能帮助到家人的歌手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的降生,起初让这个庞大的家族措不及防。

母亲Thérèse很是郁闷,孩子实在太多,还去和神父倾诉,好在神父善良,劝她留下这第14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的席琳古灵精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席琳时,她的父亲已经45岁了,母亲也41岁了

席琳的家里很是清贫,一家上下16口全靠父亲每周165美金的薪水养活,一张床睡五个人,所有人共用一个浴室,小时候席琳还睡到抽屉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家里,音乐是治愈他们的良药,2岁时,席琳就在餐桌上替家人唱歌。

父亲开了一家小小的钢琴酒吧,孩子们在里面手舞足蹈,表演献唱,席琳也在其中。

5岁时,席琳因为在二哥的婚礼上献唱,爱上了被观众和掌声环绕的氛围,坚定了做歌手的梦想:“我被观众的爱和温暖吸引了,歌手是我一生都想要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的家人并不是不识宝贝的人,他们早就意识到席琳有着一副天赐的美妙歌喉,她的歌声不应该只在这一小片酒吧,她值得更好的舞台。

全家人上下一心,帮助她完成这梦想,在席琳12岁时,母亲和哥哥Jacques给席琳制作了一首歌《Ce n'était qu'un rêve》(这只是一个梦想)。

而另一位哥哥Michel更是把妹妹这件事牢挂心间,先是寄给了制作人René Angélil雷内·安杰利,几周后没有任何回复,石沉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歌后来被收录到了席琳的首张专辑里

Michel主动联系对方,请求对方听一听妹妹的歌喉,才引起了雷内的好奇心,随即在1981年安排了试镜,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当12岁的席琳来到雷内面前,在录音室开口高歌的瞬间,雷内泪流满面,并向席琳的父母承诺,他一定会让席琳成为明日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雷内和席琳

席琳与雷内,如同高山遇流水,伯牙遇子期,少了一人,这歌坛也会缺少一位现象级的天后。

说来,当年的雷内几乎是孤注一掷地把身家都投到了席琳的歌唱事业当中,有三个孩子,仍处于婚姻中的他,把房子抵押了出去来资助席琳的首张专辑《La Voix du Bon Dieu》,并专心成为席琳的经纪人。

还斥资为席琳请来公关和媒体,宣传造势,标题更是意简言赅,毫不吝啬地赞美:《A New Judy Garland》(下一个朱迪·嘉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迪·嘉兰真是传奇好莱坞女星,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年度专辑奖的女性,死后也被追授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主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可惜却输给了格蕾丝·凯利,就是那位摩纳哥王妃,但后来她的女儿丽莎·明尼里替她捧起了奥斯卡的小金人。

不止如此,雷内带着席琳全球飞,积累名气。

讲真,如今见惯了经纪人坑艺人的钱,给艺人戴绿帽,如此毫无保留的经纪人真是难能可贵。

席琳的歌喉也没让雷内失望,首专成了魁北克的第一热门歌曲,甚至席琳主动辍学,来完成忙碌的行程,她也从未后悔这个决定。

1982年,席琳凭借《Tellement j'ai d'amour pour toi》(我多么地爱你)拿下了东京雅马哈世界流行歌曲节“最佳表演者奖”和“最佳歌曲”金奖,一战成名,回到加拿大时,席琳已成家喻户晓的明星。

Tellement j'ai d'amour pour toi,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岁的席琳在电视上表演这首歌时,唱歌全靠真心,但实力也很强,看到父母,唱到动情处眼泪都不断往下流,但依然坚持着歌手的本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在东京上的表演,已经尽显Diva本质

1983年,席琳来到了法国市场,凭借《D'amour ou d'amitié》(有关爱与友情)成为了第一位在法国获得金唱片奖的明星,登上了不少法国的电视台。

D Amour Ou D Amitie,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法国电视台表演《D'amour ou d'amiti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席琳参加法国节目《香舍丽榭大街》

16岁时,为纪念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加拿大,席琳在教皇和6万多的观众面前表演,会见教皇,毫不怯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20岁的席琳迎来了歌唱事业的一个小高峰,她代表瑞士以歌曲《Ne partez pas sans moi》(请别抛下我一人)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

比赛期间反转不断,开始时英国歌手Scott Fitzgerald领先了20分,眼瞅着夺冠无望,却在最后一刻以1分的微弱差距险胜,这比赛打开了她的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大气的台风,充满自信的唱功,此时席琳不过刚年满20岁,当之无愧的天生歌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落后挺多的,到最后投票距离差距越来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布第一名是自己时,席琳的眼泪都止不住了

特别是在以法语为主的加拿大和法国,她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席琳接受法国记者的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和雷内心里明白,得英语市场者,确切来说,得美国市场者得天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音乐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他都是微微细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源自18岁的她,看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后萌芽,她不仅要会唱,还能跳,还得从外形上改变,英语口语也得练好。

她暂停了许多表演,消失了18个月,戴牙套,换发型,换妆容,上英语课,直到打磨好了自己,才能以最好的姿态去撬开美国市场。

当席琳以全新姿态回归时,连自家的公关宣传杜蒙也被惊艳到了,最初他还嫌弃席琳,现在“突然之间,她有了这个身体,变得很漂亮,哪里都很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形前后的对比,整牙让她整体的美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90年,蛰伏许久的席琳才带着第一张英文专辑《Unison》珊珊来迟,上市就获得了美国音乐家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曲《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现在我的心在何处跳动)成功进入了美国Billboard榜单的前100,是她第一次进入这个榜单的歌曲。

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Céline Dion

1991年,她接受《蒙特利尔公报》说:“我的唯一梦想就是出名,一生唱歌,并到世界各地表演,而这就是我的梦想成真的时刻。”

此后,席琳在美国的歌唱生涯一路开挂,1991年,席琳为迪士尼电影《美女与野兽》唱主题曲,拿到了格莱美奖。

Beauty and the Beast (from the Soundtrack "Beauty and the Beast"),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格莱美上表演了这首歌

另一首翻唱自Patti LaBelle 的《If You Asked Me To》(如果你要我),则在美国Billboard排第四。

三年,两张专辑《Unison》和《Celine Dion》,就让席琳在美国站稳了脚跟,成为公认的90年代的三大Vocal天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张专辑还有点少女的感觉,那么第二张专辑完全已经成熟洋气,还带着点法式的淡然随性

可能唯一不爽的是她的加拿大歌迷,批判席琳忽略了法语市场,但席琳却强势回应:自己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法语艺人,而不是英语艺人。

直到现在,席琳的英文里也能听出法语口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到1995年,席琳的事业大红大火,全面开花,全球销售4000多万张战绩。

法语歌曲《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再爱我一次)霸榜法国、英国、爱尔兰榜单,格莱美奖拿到手软。

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的格莱美

1995年,还被日本邀请,去演唱热剧《恋人啊》的主题曲《To Love You More》(爱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剧的主演便是刚刚因为《东京爱情故事》而火遍亚洲的“莉香”铃木保美奈,29岁的她真的是明艳大气

随着电视剧收视率攀升,席琳演唱的主题曲也大受欢迎,在日本Oricon单曲榜冠军上蝉联了5周冠军,销量超过124万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但以席琳在美国的名气,也不必再到日本镀金,约莫是为了还曾经的恩情

这首歌还被台湾歌手辛晓琪翻唱成中文版,张宇的《回心转意》也曾从中取样过。

1996年,席琳站上了亚特兰大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唱《The Power of the Dream》。

The Power Of The Dream (Atlanta 1996 Olympics),Céline D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说自己是法语歌手的加拿大籍艺人,在美国举办的奥运会唱主题曲,足以证明她的歌唱事业有多么辉煌,在美国人民的心中知名度有多大。

难怪她可以义正言辞地拒绝《我心永恒》,她太红了,所以压根看不上被业内人士看衰的《泰坦尼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席琳拒绝《我心永恒》应该有这么想过吧

一念之间,天差地别,好在最终席琳被丈夫劝了回来。

《我心永恒》成为了她歌唱事业的里程碑,电影票房大卖,霸占了全球票房榜首13年,让席琳真·意义上的全球刷脸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席琳没想到的是,在遥远的东方中国,《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

电影迟了大半年才进入中国,票房2.4亿,占了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因为有裸露戏份,当年引进时也有争议,但江爷爷拍板决定,一刀不剪,让国内观众有幸欣赏了这部电影的完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电影再度重映那会,网络上早就有了高清版本,可仍然在中国狂揽5800万美金的票房。

席琳在中国火了那么多年,但直到2008年因为北京奥运会,席琳才第一次带着巡演来到了中国,携丈夫雷内一起参加了杨澜的访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乘着3D《泰坦尼克号》重映的风,席琳再度来到中国参加蛇年春晚,不仅和宋祖英合唱了民歌《茉莉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演唱了她的经典名曲《我心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央视这舞美设计,感觉没有沾到《泰坦尼克号》一星半点,反而像是学习了卡梅隆另一部电影《阿凡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岁出道,不到30岁大红大紫,事业有成的席琳在另一半的选择上如同她的性格,完全随心,坚定自己的选择。

她爱上的是从12岁开始,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大她26岁的经纪人René Angélil雷内·安杰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雷内和席琳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席琳是有个性的人,为了歌唱梦辍学,从小在外漂泊,虽说身旁有母亲陪伴,但是父爱缺失,是雷内填补了父亲的空白,在她旁边支持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雷内和席琳的合影

席琳身边的朋友一点都不意外,他们说,雷内是席琳的保护者,是她身披闪亮铠甲的骑士,形同父亲,又管理着她日常的大小事务,不遗余力,倾尽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放在如此开放的今天,嫁给雷内完全就是亏本买卖,首先,不说出生于1942年的他比席琳大26岁,问题是他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孩子,和席琳在一起的时间也并不清晰。

第一段婚姻发生在1966年,雷内和一位叫Denyse Duquette的女子结婚,并在1968年生下了儿子Patrick,随后在1972年离婚,婚姻只维持了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第一任妻子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和雷内的大儿子Patrick其实是同一年出生

1974年,和第二任妻子Anne Renée Kirouac结婚,并在1974年和1977年分别生下了两个孩子,Jean-Pierre和Anne-Marie,在1986年离婚,婚姻维持了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内和第二任妻子Anne Renée Kiroua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间是第二任妻子生的女儿Anne-Mari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左边是继子Jean-Pierre,最右边是继女Anne-Marie

根据席琳的采访推算,大概席琳18岁时,两人的感情就有点萌芽了,也就是1986年,要么雷内在婚姻当中,要么刚离婚。

此时,席琳在蒙特利尔学习英语,而雷内则因为离婚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生活,疗伤和休息,避免和席琳单独相处。所以,两人的结合放到今天怎么看也不合适!

但席琳完全不管这一切,她对雷内的爱与思念日益增长,在两人不能相处的时间里,她偷偷把雷内的照片放在枕头底下,生怕住在一个房间的母亲发现。

可陪伴了女儿十几年的母亲,如何看不出她的异样?母亲强硬反对,可席琳同样也很强硬:“如今,我不是未成年人了,我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没有人有权利阻止我爱任何我想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席琳、雷内三人在巴黎凯旋门的合影

两人的成功定情,就是1988年,20岁的席琳代表瑞士参加比赛的那时,她喜极而泣,雷内也哭得很厉害,获奖当晚,完全抑制不住情感的两人,一吻定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内的眼神全在席琳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来中国后的采访

席琳没有瞒着家人和朋友,却瞒了粉丝4年,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在采访里承认关系,对她来说,自己的态度才是更重要的。

她把对雷内的爱写进了第三张英文专辑《爱的色彩》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张英文专辑《the colour of my love》

专辑后面有一张她写的信:“雷内是我的爱人,我不能再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必须把真相写下来,告诉你我的感受。雷内,你是我爱的颜色。”

两人于1994年12月17日在蒙特利尔的圣母大教堂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得出来,两人是真心相爱的

作为国家顶级艺人,婚礼声势浩大,宾朋满座,加拿大电视台更是全程直播了这场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反对恋情的母亲不仅同意了,而且还带着全家人一起参加席琳的婚礼,姐姐们都是席琳的伴娘,而侄子侄女则是席琳的花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琳还披着外套,到教堂外和来看她婚礼的粉丝打招呼,她的粉丝其实并没有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礼上席琳的父母

席琳拼事业的那几年,一直是雷内在身旁陪伴,两人既是伴侣,又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后来在拉斯维加斯的驻唱,也是她和丈夫构思而成,这改变了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消费方式,也让她和拉斯维加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拉斯维加斯的大使,也是最受欢迎的“当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