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设计导读

本设计针对北京市顺义区吴雄寺村的乡村振兴挑战,巧妙融合“疗愈产业”与地方特色,通过深度挖掘物质、社会、感受三类资源,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策略。设计旨在激活乡村潜力,不仅修复生态、升级场所、惠及人群,还构建了以疗愈和休闲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旨在将吴雄寺村转型为集田园康养、农旅休闲、健康体验为一体的低碳生活示范区。项目凸显了全面规划、理论实践结合、历史与现代融合、绿色能源应用及社区参与等多重亮点,展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应对乡村发展问题上的创新思维与深度实践。

世界人居·设计大赛推荐

即刻参与,共筑辉煌!第14届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2024燃情招募中,邀您共创绿色未来!

BFU

村居·乡愈

基于空间资源赋能整合的“疗愈式”乡村规划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整合部分

通过梳理场地现有资源与条件,从“物质资源”、“社会资源”、“感受资源”三方面进行梳理,明确引入“疗愈产业”的发展方向

设计说明

基于乡村振兴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生态效益不佳、文化活力不够的共性背景,本次设计选取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吴雄寺村进行振兴设计与低碳模式探索。

设计地块位于空港机场与通州副中心半小时通勤圈,便于承接临空外溢功能和周边产业服务,且周边生态环境优良,具有丰富的林地与山地资源,人文风貌淳朴,为后续设计提供了基础。但现状村庄在空间、建筑、交通、产业、人文、能源以及系统构建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根据场地调研分析现状并结合村民意愿,本次设计以疗愈产业切入点,将村内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社会资源与感受资源,整合利用并系统赋能,从而达到生态疗愈、场所疗愈、人群疗愈三大远景。以“疗愈”+“休闲”两大产业体系、六大核心功能为依托,将吴雄寺村打造成为顺义区乡村振兴的“田园康养综合体”、“休闲农旅目的地”、“健康疗愈体验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赋能篇

为场地现有可利用资源制定利用策略,制定“疗愈生态”-“疗愈场所”“疗愈人群”的具体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所激活篇

利用赋能资源将场地活力激活,将疗愈产业落实到空间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望未来篇

对未来愿景进行展望

设计感悟

方案场地选址能够敏锐地关注到城乡发展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的热点话题与疗愈设计的产业引入,聚焦场地问题清晰,提出的策略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可行性,图纸表现上较为完整,场景表现具有代入感,低碳设计构架成立。方案最终成果能够实现优化乡村布局,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效果。

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一方面在于规划设计的全面性,从生态、空间、人群三大方面入手,以交通、建筑、、产业能源系统等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与碳排碳汇的考虑;

第二方面在于理论的指导,理论根据场地的特性和问题所在选择了与此适配的理论;

第三方面在于整个疗愈空间慢行廊道的构建,并将廊道延伸至矿山公园范围,其修建也将大大减少机动车出行降低碳排;

第四方面在于历史与未来的碰撞,实现变“工业生产锈带”为“生态文创秀带”,使矿山建筑资源利用绿色、低碳与节能化;

第五方面则为低碳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第六方面在于能源方面,全面考虑电力、雨水收集、废弃物循环利用三大体系,并搭建智慧能源运营平台。

第七方面在于公共空间设计,采取共享餐厅、跳蚤市场等可有效减少个体家庭碳排放,居民也能够参与到设计到建造、维护全流程。

项目评语

该设计方 案展现了对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创新性地融合疗愈理念与本土资源,策略实施针对性强,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兼备,尤其在低碳环保与社区参与方面的设计尤为出色,体现了高水准的规划与创意执行力。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村居·乡愈——基于空间资源赋能整合的“疗愈式”乡村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王静文
主创姓名:武琦玥
成员姓名:张晟元
设计时间:2024-03-24
项目地点:北京市顺义区吴雄寺村
项目规模:20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