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的一天晚上,毛主席在菊香书屋接见了来京汇报工作的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他问了贺龙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有几个台湾?”

贺龙回答道:“当然只有一个。”

毛主席否定了他的答案:“你说的那个是大台湾,在你们川西还有一个‘小台湾’,也就是美蒋天天吹嘘的‘陆上台湾’。”

毛主席说的这个“小台湾”就是国民党残余势力联合少数民族武装建立的所谓“反攻基地”。毛主席对此非常重视,因为就在几天前,美国和香港的报纸都报道了同一条消息——傅秉勋在中共后方黑水拉起十万大军。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为了让解放军无力再抽调部队增援朝鲜战场。美蒋在川西扶持土匪势力叛乱,并向其空投武器和黄金。土匪势力又与当地少数民族武装勾结,扣押了解放军的工作队,大有叛乱之势。

贺龙回到四川后,毛主席又打电话叮嘱:“今年就全国的军事大事就三件:一个是抗美援朝,一个是进军西藏,在一个就是解放黑水。”

黑水一带的匪首正是傅秉勋。能与抗美援朝相提并论,这个傅秉勋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汝瑰拉他上岸

傅秉勋称得上奇人,他是四川仁寿县人,祖上三代都是佃农,家里非常穷,为了糊口很小就去当兵了。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人很聪明,一路从士兵被提拔到副连长。上司郭汝栋很看好傅秉勋,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他。搭上了这层关系,傅秉勋日后也混得风生水起。

辛亥革命后,四川内部军阀常年混战。1925年,杨森被刘湘击败,被迫将所部交由刘湘节制,自己率部分残兵退往宜宾。郭汝栋原本是杨森部下,此时也改隶于刘湘,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长久立足必须找一个更强大的靠山,开始与广东的革命力量联系。

后来,郭汝栋让傅秉勋和郭汝瑰一起去报考黄埔军校。郭汝瑰是郭汝栋的堂弟,也是后来著名的红色间谍,潜伏国军高层多年,晚年享受副兵团级待遇。

两人一同考入黄埔五期,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许多共产党人在军校任教。受他们影响,郭汝瑰和傅秉勋都产生了加入中共的想法,他们向组织提交了申请。但因为两人与军阀郭汝栋的关系特殊,组织需要先考验。

1927年4月,老蒋在上海发动政变,后来另立南京政府,并唆使夏斗寅和杨森夹击与中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在黄埔军校主持校务的共产党员吴玉章找来郭汝瑰和傅秉勋,交给他们一个重要任务。要他们回四川,想办法阻止郭汝栋跟随杨森攻打武汉,最好能让郭汝栋出面说服杨森不要攻打武汉。

当时杨森担任川鄂边防司令部司令,而郭汝栋是他的副手,手下有2个师和1个旅的兵力,能对战局起到关键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汝瑰

郭汝瑰和傅秉勋回到四川后向郭汝栋说明情况,不料郭汝栋表面上答应不进攻武汉,背地里又派人去联络老蒋表示效忠。后来汪精卫也发动政变,并与老蒋合流,中共被迫从武汉迁往上海,转入地下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此时郭汝瑰、傅秉勋也与吴玉章失去了联系,只能留在郭汝栋部工作。但他们的思想并未受到影响,后来还是被批准入党。一些回忆史料中提到傅秉勋的身份以及他参加过组织活动,比如他把自己住房让给组织暂用,组织把房子作为一个临时招待所,常用来开会。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郭汝栋部听从老蒋的命令开至黄冈、广济一带,阻击北上增援的张发奎和桂系联军。老蒋为了加强对郭汝栋部的控制,要求其筛查清除部队中的共产党员。

尽管郭汝瑰和傅秉勋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但他们平时在部队中的表现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怀疑。为了避嫌,郭汝栋将他们两人送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不久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傅秉勋等人退学回国。

后来郭汝瑰考入中国陆军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央任职。而傅秉勋本来就是半路出家,文化稍差,没有考上陆大,返回川军工作。也正是这时起,傅秉勋和郭汝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傅秉勋并无太多建树,直到解放战争末期他才当上104师少将师长,隶属于新组建的第110军。据时任72军军长郭汝瑰回忆,傅秉勋与军长向敏思不和不愿听其指挥,兵团司令罗广文将104师拨入72军,归郭汝瑰指挥。

傅秉勋与郭汝瑰是亲戚又是同学,而且曾有加入中共的历史,郭对他非常信任,在策划起义时劝他一起行动,要他把部队拉到泸州靠近72军。但此时傅秉勋态度早已经转变,表示宁愿躲到大山里过一辈子,也不愿起义,他的部队始终未去泸州。

后来郭汝瑰起义,而傅秉勋向西昌逃窜时被解放军包围。这时候他才知道后悔,急电郭汝瑰表示愿意起义。后经郭汝瑰协调,解放军愿意给予其起义待遇。国民党当局闻讯后,将其开除军籍并公开通缉。

郭汝瑰好不容易把傅秉勋拉上岸,但他并未珍惜这个机会。因为是被迫起义,他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离开。果然没过多久,他便携带军饷黄金千余两逃至靖化一带潜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军大西南

藏区三雄

1950年3月,原杨森部133、134两师起义后又叛变,企图逃往西昌与胡宗南残部会师。其中133师在途中被歼灭,134师遭到重创师长被击毙。副师长李福熙带领残部400多人进至靖化时才得知,胡宗南已经飞走,133师被全歼,于是便在当地驻足不前,观察时局。

傅秉勋与李福熙在街头偶遇,因为曾在杨森手下共事,且傅秉勋担任过师长,李福熙力劝他出来带领部队,并愿意交出领导权,双方一拍即合。正在此时,傅秉勋又得知多次策动武装叛乱失败的军统特务周迅予和曾宣布起义又参加叛乱的国民党专员何本初已经逃往懋功,于是立即派人前去联络。

周迅予是老资历军统特务,身边还有电台一直与台湾方面保持联络。经周迅予沟通,台湾方面不仅取消了对傅秉勋的通缉,还委任了72军军长的职务,要起组织部队继续游击。

三股势力会合后,联合当地土司武装逐渐发展到上万人,并攻占了靖化、懋功两县城。老蒋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打算以这两县为基础,建立所谓的“陆上台湾”,并在媒体上大肆吹嘘战果。

靖化、懋功地形非常险要,周围被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环绕,一年中有大半年大雪封路,交通极为不便。而且这伙土匪非常狡猾,当解放军前来围剿时,他们便假装败退,隐蔽到周围大山中。

因为大雪封山后粮食运输困难,战后解放军主力只能调回灌县休整,只留下600多人守备。而此时土匪们便群起而攻,使解放军遭受较大伤亡。

贺龙得知情况后非常生气,批评了川西军区麻痹大意,同时下令迅速剿灭两县土匪。川西军区克服困难,派532团及555团李生祥营分两路围剿,很快便重新解放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照

但这一次又是土匪的诡计,他们先假装在懋功败退,其实是合兵去围攻力量较弱的李生祥营。该营被围后,立即修筑工事,拼死抵抗,坚持了53天,粮食弹药已快要耗尽。

战斗打响后,川西军区意识到兵力还是太少,又抽调了一个团增援。增援部队赶到后,围攻李生祥营的土匪才向深山溃散。解放军乘胜追击,歼灭了土匪3000多人。但最主要的头目傅秉勋、周迅予、何本初却得以逃脱。

他们窜入阿坝、懋功下属的一些镇中,以及黑水和大小凉山的藏族彝族聚居区,勾结土司头人,不仅隐藏起来,而且兵力又逐渐扩大,并在土司武装的掩护下,向川康富庶地区和川、青、甘边区扩张。

在靖化、懋功两县建立“陆上台湾”的企图破灭后,老蒋又选定川西北藏族聚居地区作为新的地点。阿坝藏区民族关系非常复杂,形成了“三雄”,分别是:卓克基土司桑测郎朗(汉名索观瀛)、黑水大头人鲁尔资巴让(汉名苏永和)、麦桑土官华尔功成烈。

其中索观瀛属于长期与汉族相邻生活的藏族一支,比较好沟通,对共产党态度也很友好。抗战时期曾庇护过在成都搞地下工作的党员彭玉鸣,解放军进军西南时,他也表示拥护人民政府。

但为了维持自己的特权,他又提出不希望“汉人部队”进入自己的地盘。并且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暗中收容庇护国民党土匪武装。总体上看属于中间派,两边都想讨好,但两边的命令都不愿听。

华尔功成烈非常支持解放军,是四川第一个宣布接受解放军任命和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由于他辖区的群众经常与相邻的苏永和辖区的群众发生械斗,多次调解无效,在国民党土匪到来后,两地群众关系更加紧张。华尔功成烈希望解放军派兵来调解,并愿意配合剿匪工作。

最麻烦的是黑水头人苏永和。该地区地形极为复杂,原始森林茂密,大山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是兵家难入之地,历来土匪活动十分猖獗。

1931年,川军想统一四川,派兵威胁苏永和,不料苏永和不愿就范。随后川军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结果在攻势衰减时被苏永和分割,主力部队被击溃。从此苏永和在藏区名声大噪。后来红军长征时路过黑水,也遭到苏永和伏击。

尾随追击红军的胡宗南为了拉拢苏永和,委以职务。有了靠山后,苏永和也不用再害怕川军,从此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干。在老蒋发动内战初期,苏永和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表示坚决效忠。

国民党溃败前夕,为了在大陆保存力量,胡宗南与苏永和密商,委任“茂理松反共军司令”职务,让他假装投降,暗中发展武装。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再在黑水起义。事情成功后,将委任四川省主席职务。

苏永和野心很大,被胡宗南开出的空头支票诱惑,假装向解放军投降,但暗地里不断收容土匪武装,与傅秉勋等人往来密切。解放军派了一个21人的工作组到黑水,作为与苏永和的联系人,但一到黑水就被其监视、控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一傅秉勋、中苏永和

“陆上台湾”破灭

傅秉勋、周迅予、何本初三人因为在懋功的失败产生了分歧,周何两人认为现在力量太小,应该长期潜伏,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而傅秉勋却认为苏永和态度很积极,应该继续搞叛乱,建立“陆上台湾”,配合老蒋反攻。三人争了一天没有结果,傅秉勋一气之下绑了周迅予的电台台长,带着电台连夜跑到松岗,准备与苏永和一起发动叛乱。

掌握了电台就掌握了大陆与台湾方面的联络权,所有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郭秉勋当即与台湾方面联系,表示准备发动叛乱,要求空投物资。

老蒋闻讯喜出望外,当时中美双方的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正想在战场上向中国施压,也批准了空投。不久,一架由美军驾驶的C-54运输机,在木疏投下6名特务、一批电台,还有武器、弹药、黄金、委任状等物品。

原本犹豫不决的苏永和看到国民党的飞机竟然还能飞到藏区来,认为国民党还有一定实力,态度更加坚决,便逮捕了解放军的工作组,决心参加叛乱。一时间,附近的土匪纷纷来投靠,黑水地区发展成反动势力聚集地。境外媒体也大肆吹嘘,傅秉勋在中共后方黑水拉起十万大军。

黑水的种种举动惊动了毛主席,他亲自叮嘱贺龙,务必要剿灭这伙土匪,以免影响朝鲜战场上的谈判。贺龙回四川后亲自进行部署,并接见了连以上干部,进行动员。

贺龙决定由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郭林祥担任剿匪部队司令员兼政委,抽调7个步兵团又5个营、2个炮兵营,共2.1万余人参与剿匪作战。

大军向黑水地区开进,索观瀛率先投诚,并表示愿意给苏永和等头人写信,劝他们放下武器。随后解放军解放了芦花寨,索观瀛也跟着解放军前来安抚群众。

芦花寨解放,黑水失去了屏障。苏永和知道黑水肯定守不住,于是逃到雅都山躲藏,让自己的手下跟解放军打。打赢了他就出来指挥,打输了便出面与解放军谈判,争取获得宽大处理。之后解放军顺势解放了麻窝寨,苏永和知道大势已去,在索观瀛的劝说下愿意出来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秉勋最为顽固,直到解放军已经占领黑水大部分区域后,才化装逃出黑水。

贺龙得知傅秉勋逃跑后非常生气地说:“擒贼先擒王,跑了傅匪,只能算战役胜了一半,必须抓住傅匪。”郭林祥当即派出以排为单位的小分队进山搜捕,同时熟悉地形的藏族武装也进入草地,专门到傅秉勋有可能躲藏的地方搜索。

穷途末路的傅秉勋身边只带了一个警卫连长陈万林,但他仍想找去去唐昆部落刘华初处建立第二基地、第三基地。两人向村民购买了20多斤糌粑和两块猪肉,逃出大山中。

两人经常能遇到解放军的搜捕队,白天根本不敢乱动,即使动也只敢爬着走。原本两天的路程,他们走了20天才到达草原边上,所带的干粮也吃光了。

这时傅秉勋看到两位牧民骑马走过,便想上去买他们的粮食,还用手势比划,想用手中的卡宾枪换他们的马。不料牧民接过卡宾枪后扬长而去,两人害怕引来解放军也不敢开枪。

没走出多远,又有四五个藏民朝他们走来,傅秉勋还想上去换马。牧民领着他们回到牧民点,让他们饱餐了一顿。这个牧区是支持解放军的,头人早已经下令让牧民们搜捕土匪。

傅秉勋吃饱喝足,正在呼呼大睡时,七八个牧民冲进帐篷,将他们捆了起来,准备送到查理寺。晚上睡觉前,傅秉勋又拿身上的黄金和手表贿赂看守的士兵,但丝毫没有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

万念俱灭的傅秉勋,在押解途中,趁士兵不注意,跳进一条河水自溺身亡。自此,黑水地区土匪头目都被捉拿归案或毙亡,老蒋妄图建立“陆上台湾”的幻想被粉碎。

这些土匪之所以顽抗到底,说白了还是误判了形势。不切实际地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爆发,事实上在二战中欧洲人民都遭受了很大伤害,他们强烈渴望和平。

土匪们试图以游击的方式与解放军周旋,岂不知游击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获得老百姓支持,土匪武装自然很难做到这点。解放军是靠游击起家的,在他们面前玩游击战术简直就是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