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县域成为文旅流量担当,抢走城市客源。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助推者,同样希望厚积薄发的地方,被投资者看到。

安徽淮南毛集,以一个个项目落地,折射出了县域发展新动力。

短短几个月,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4家优质企业,深入洽谈并签约。

截至目前,我们还在紧锣密鼓跟进、对接,面向安徽选址的企业。

在谷川联行推动下,项目入驻毛集快马加鞭,企业完成注册、设备就位到厂,即将进入投产阶段。

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为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延锋国际、弗吉亚等知名企业提供配套。

项目即将投产背后,是毛集对招商的态度,高标准抓好项目谋划,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高质量推进项目投产。

招商引资 精而强

优质项目是有限的、也是缺少的,往往稀缺性与竞争力挂钩。

招商线索难获取,成为各地招商工作最大的瓶颈。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招商”模式,让招商工作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捕捉”。

正是这样,我们获取到一条条有效投资信息,一家家企业拟进行扩产、转移,目前正在面向安徽选址。

第一时间,在谷川大数据中,筛选意向安徽投资的企业。这不仅是招商重要的目标,还是各地方竞相争取的“猎物”。

为了争夺优质且有限的项目,我们争分夺秒对接了4家企业负责人,推荐了安徽淮南毛集实验区。

先说,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2.51亿元,生产汽车座椅靠背、车身焊接件等。

就企业而言,时间相当急迫,预期1个月内定址后,快速准备入场试生产。

项目方是河北老牌企业,成立于2004年,拥有专利43项,科技实力强,长期配套安徽、江苏、浙江整车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多厂区间择优选址,计划短时间内完成。

当我们服务毛集实验区,深入了解到有一栋5000平的钢结构厂房,欢迎企业前来考察。考察期间,政府认可企业生产研发实力,承接意愿度高。

如今,企业正在上第二批设备,即将投产中。

再看,绿色食品项目。企业经营10余年,深耕预制菜领域,全国有代理商,主要考虑蒸汽、燃气及各种配套设施。

可以看到,是非常匹配毛集绿色食品主导产业的。这里有绿色食品产业园,计划招引预制菜、休闲食品等企业入驻。

基于产业方向与招商需求适配性,我们协调毛集领导准入评估,政企尽快确认可承接的载体。毛集实验区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对于上下游的企业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目前,企业步入装修阶段,计划本月进行投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毛集产业发展,“小切口”也会有大收获。

决定一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是规模,而是配套是否齐全、链条是否完善,有没有充足的技术、资源支撑,有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拥有这些,地方产业才有竞争力,方能在区域、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还有,电子信息项目。本次选址主要做家电线束,业务辐射于长三角区域,客户还是以苏南、浙江、上海为主。

项目方是一家电子线束,连接器专业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用电器、扫地机器人、医疗、电动工具、新能源等行业。

企业对于综合成本、普工招聘,交通便利、物流运输方面比较关注。在我们引荐下考察毛集实验区,交通区位、招工条件、用工成本等方面,都占有比较优势,这与项目方关注点相适配。

合作签约中,政府对企业脚踏实地去运营生产表示肯定。从这可看出,毛集招商引资,政府领导靠诚意来吸引企业入驻。

当下,企业处于装修阶段,预计本月进入投产。

最后,智能制造项目。由于现在生产基地面积不足,市场需求量剧增,急需进行扩产。

我们对接中,了解到企业原材料来源于淮南,后端客户在长三角区域。若是考虑缩短运输距离、节约物流成本,落户毛集实验区更为适合。

项目方计划今年中旬试生产,由于设备订购需要6个月,厂房定址上要先做打算。经过研判,企业客户群体稳定,且供应量还不够,技术及市场也相对成熟。

对接毛集实验区,政府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用“毛集速度”让项目快速落地。

现在,企业即将进场装修,正在采购设备,计划今年三季度投产。

从这4家企业落地,我们看到毛集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从来不为眼前的“红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寻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优”的企业落地。

大项目、好项目是各地所需所盼,在优质资源要素向高能级城市集中的趋势下,如何打造价值洼地,毛集正在开辟独特的招商路径。

产业结构 小而美

从近一年的谷川大数据看,面向安徽选址企业,经过分析有几个特点:

按产业划分,机械设备、电子信息、汽车工业、食品饮料、医疗医药等领域企业居多。

选址原因有,跟随整车厂、成本考量、转移部分生产线、关注市场需求。

主要诉求是,合适厂房载体、急需定址进场、降低综合成本、招工条件便利。

可以看出,意向安徽选址的企业,急迫程度较高,对生产成本降低有预期,更重要是关注投资环境。

毛集实验区,地处淮南市西南部,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平台,规划了先进制造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及电子信息产业园等。

这里交通便捷,是襟怀天下的腹地。商杭高铁穿境而过并在毛集设站,济祁高速、滁新高速在此互通并设出口,形成重要的交通枢纽。

千里淮河流经毛集,江淮枢纽港通江达海。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路程,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势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高速口、高铁站都在毛集实验区内,周边1.5小时范围内,覆盖了2000万人口,为企业招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对比各地产业发展形成的新格局,毛集“小而美”的产业布局分外惊艳。

这些年,壮大主导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重点引进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触摸屏生产制造、汽车电子、休闲方便食品、烘焙发酵食品制造等相关企业。

当有的地方,还在产业发展上遍地撒网的时候,这里已经将发展的拳头攥了起来,朝着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稳步前进。

当前,一系列招商动作推动毛集“小而美”的特色产业,正在朝着“特而强”快速前进。而我们也相信,只要持续围绕当地比较优势招商,产业发展终将来到“强而优”的崭新阶段。

作为招商合作伙伴,我们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摸透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针对产业链,在补链、延链、升链、建链中下功夫,成为毛集招商引资的切入点。

正是这样,毛集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招商实效。

以先进制造业企业为重点,有高端LED半导体研发生产、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生产、智能控制系统产品生产等项目已入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绿色食品招引方向上,有白蓝集团(牛肉汤)、悦荷科技(荷叶茶)、忠辉食品(咸鸭蛋)、夏集贡圆(圆子)、天顺食品(鸡蛋干)人良生物科技(聚葡萄糖)等多家企业入驻。

“小而美”的产业结构,展现了毛集招商思路上的“大格局”。合理布局产业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规律,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拍脑袋”。

在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毛集在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不一味追求高精尖,也不盲目铺摊子求规模。

而是在比较优势上精耕细作,发展“小而美”逐步做成“特而强”,进而形成生态、成就集群,无疑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选择。

而做到这些,招商引资工作必须下足“绣花功夫”,以久久为功的态度,不断为产业发展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毛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