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
全国劳动模范叶中央
于5月8日早晨7点逝世
享年85岁
叶中央是一名守塔人
与海为伴
坚守灯塔40多年
他敬业尽责
面对12级台风
毫不退缩
亲人被无情的大海吞噬
他虽然悲痛
但仍然选择了坚守
他的事迹被改拍成电影
感动了无数观众
如今,叶中央的孙子也走上了灯塔
至此,叶氏已经一家五代灯塔工
默默守望着灯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
01
他守塔40多年
一生与灯塔相依相伴
浙东海域
1300多个大小岛屿如珍珠般点缀其间
每一个地标岛屿上都有一座灯塔
每一座灯塔都有它的守护者
守塔人以海岛为家
夜以继日地守护着这份光辉
为夜航船指引方向
叶中央说:
“灯塔在风浪天气里尤其重要
渔民出海捕鱼,回来的时候
看到灯塔的灯光
他心就放下了
家的方向就找到了”
叶中央在灯塔值班
然而,当一名守塔人并不容易
岛上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
最初岛上没有淡水
吃的用的全靠雨水
一切物资靠半月一次的补给船送来
每次补给船来
不仅生活物资要自己搬运
发电需要的柴油
也由灯塔工用肩膀挑上岛
最多的时候,叶中央连挑了40多桶柴油
沿着400米陡峭的山路
走了一个下午
肩膀磨出了巨大的血泡
遇到台风天
补给船过不来
断粮断菜就成了常事
叶中央不是没想过办法
——在岛上种菜
但重度盐碱化的泥土
基本不给蔬菜成活的机会
带着鸡苗上岛饲养
结果没过几天
就被海鸟和老鹰全部叼走
一些在平时不起眼的琐事
在岛上也成了“老大难”
比如理发
叶中央每次结束守岛回到岸上,
儿子叶静虎便会指着
蓬头垢面的父亲“咯咯咯”发笑:
“‘长毛爸爸’回来喽!”
后来,叶中央和同事们约好
上岛守塔前大家索性全都理成光头
——既为了工作方便
也能省下一些洗头用的淡水
工作中的叶中央
在孤岛上
守塔人更容易面临险风恶浪
有一天
叶中央和工友围坐在收音机旁
听到了台风即将过境的消息
“台风要来了!12级风力!”
20世纪80年代
灯塔尚未应用电子旋转设备
灯器正常运作
需要依靠守塔人手动“上弦”
突然,电光一闪,雷声滚过
灯塔电器被击坏
灯塔失明,船舶随时有触礁的危险
叶中央在腰间系一根“保险绳”
把一头固定在值班室
转身冲入了黑夜中
风力太大
从值班室到灯塔几十米的距离充满危险
叶中央蹲下身子,爬向灯塔
短短几步路
在风雨中变得格外漫长
“不能让灯塔停止发光!”
叶中央脑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继续向前爬行
故障最终被排除
白节灯塔向22海里内射出交错的红白灯光
为往来避风的船舶照亮航道
而最难熬的
还是孤岛上机械、重复、单调
而且有心无处用、有劲无处使的时光
叶静虎回忆
父亲叶中央曾告诉他
守塔时最多一天
可以抽掉三包烟
“没别的原因,就是寂寞”
叶中央坚守灯塔40多年
落下一身的伤病
肺气肿,腰椎不好
除了受湿气影响
主要是由于长期艰苦的岛上劳作所造成的
但他从未对人说起过
再苦再累的活他都抢着干
从不找借口推避
在这40多年中
他的足迹踏遍了舟山海区所有灯塔
东海上最有名的那几座灯塔的“老皇历”
全装在叶中央的脑子里
外人总说
叶中央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
是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人”
叶中央一讲起灯塔精神头立马上来
02
三名亲人被大海无情吞噬
他却依然选择了坚守
1883年
英国人在白节岛上建成灯塔
叶中央的祖父
叶来荣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
1944年
4岁的叶中央和父亲叶阿岳
一起生活在鱼腥脑岛上
叶阿岳是守塔的灯塔工
已经10月份了
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风
一艘灯塔补给的驻船想要进港躲避
叶阿岳赶去帮忙
狂风暴雨中,小船翻了
当时,叶中央的母亲因为担心
带着叶中央站到半山腰远远看着
眼睁睁看着父亲挣扎、沉没
听着母亲呼天抢地
叶中央仿佛一瞬间长大了
他说,从那一天起
他记住了海岛上所有的事
白节灯塔
叶中央还是“太平轮沉没事件”的见证者
1949年1月27日23时45分
农历除夕前夜
白节岛上年仅9岁的叶中央
在梦中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海上传来刺耳的汽笛长鸣
本能的恐惧让他马上起身望向窗外
然而,什么也看不清楚
第二天早上
海边忽然漂来了数不清的碎片漂浮物
岛上的几户渔民
神色凝重地匆匆划船出海
后来,叶中央听大人们说
那天晚上沉没了一艘大船
名字叫“太平轮”
叶家人已记不得守塔时
亲眼见过多少海难
又亲自救起过多少岛屿附近的落水者
亲手帮忙修补过
多少条临时搁浅的渔船
叶中央20岁那年
祖父叶来荣说:“到灯塔去吧!”
于是,叶中央接过祖父和父亲的班
成为叶家第三代守塔人
然而,茫茫大海
再次无情吞噬了他的亲人
——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
那年的春节
为了岛上其他职工
下岛回家与亲人团聚
叶中央留下守塔
妻女在来岛过年的途中
遇到大浪
小船翻沉,妻子和女儿双双遇难
大海无情,岁月艰苦
灯塔带给他满心悲伤
但他仍然选择了坚持
叶中央坚守“人在,灯亮”的承诺
将自己的半生年华默默奉献
“我是灯塔当家人,把塔守好
哪怕再难再险也绝不回头”
2009年10月,叶中央参加国庆六十周年观礼
1987年
他被评为“全国最佳灯塔工”、荣获“金锚奖”
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先后到北京参加了
1989年、1994年、2009年
国庆四十周年、四十五周年、六十周年
观礼活动
03
他的故事被改拍成电影
坚韧不倒的形象感动无数人
多年来,叶中央的驻守故事
在舟山、宁波的灯塔间流传着
他的先进事迹被改拍成
电影《灯塔世家》和电视剧《灯人》
在全国播映
电影《灯塔世家》 中 四代灯塔工
齐家的原型就是叶家
一时间
海岛守塔人平凡、勇敢、屹立在祖国海疆
坚韧不倒的形象
感动了全国无数观众
尽管故事不同,情节不同,人物名称不同
但叶家人觉得
“生在那个岛上,是你一辈子的荣耀”
说出了守塔人的心声
04
信念在传承
儿子、孙子都成了守塔人
一个岛、一座塔、一盏灯
叶氏一家五代
默默扎根于孤独的海岛上
用各自的青春守望灯塔
叶中央和儿子、孙子在灯塔前合影
1984年镇海航标区招灯塔工
叶中央为他唯一的儿子
叶静虎报了名
那时叶静虎已经在开拖拉机
月收入上百元
而灯塔工的月工资只有24元
但最后
叶静虎还是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路:
灯塔工作我熟悉
这是叶家人的使命
叶静虎取的微信名是:灯人
他始终记得父亲叶中央
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把塔守好,人在灯亮
当叶中央的孙子叶超群长大成人
叶家的守塔传承也延续到了第五代
叶中央和孙子叶超群合影
叶超群求学时专业是人力资源
后来参军又学了轮机
退伍后在舟山的定海岙山油库工作
2012年,宁波航标处招聘合同工
却迟迟招不满人
祖父叶中央和父亲叶静虎开始劝他:
还是去守护灯塔吧!
“爷爷已经退休了很多年
可他还是心系灯塔
也希望我可以把这份事业延续下去”
就这样,叶超群成了叶家第五代守塔人
叶超群在灯塔内向外眺望
“守塔时,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想起爷爷的嘱托
我的心就很安定
能让灯塔常亮,让船只远航
是我的荣耀”
叶超群一度哽咽
这个时候
他似乎也理解了爷爷长达几十年的坚持
05
永远有一束光,为渔民照亮归途
2020年,叶中央的孙子叶超群
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岛上的生活条件
和以前比已经好了太多
装了电视,装了空调
既有手机信号也有网络”
叶超群说
他偶尔还可以和妻子、孩子通通语音电话
聊聊视频。
“要是在我父亲那会儿
一到大年三十
他只能独自望着大海尽头
那隐约可见的点点星光出神”
补给船在浙江宁波七里屿码头靠岸(无人机照片)。补给船每周送一次生活物资。
在电影《灯塔世家》中
齐家第四代守塔人灯儿
在中秋之夜向父亲的同事
憧憬着灯塔工作的未来图景:
“叔叔们,你们就等着吧
电脑有了,卫星有了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回到岸上去
坐在电控室里用电脑导航
而海岛将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景点”
灯塔的未来,向何处去?
灯塔工的未来,向何处去?
宁波航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的守塔人
守护的不仅是“塔”
更是与塔相伴的机器
传统意义上“守塔人”的概念
或许会发生变化
这实际上也是对这个群体提出的更高要求
“但是,在无尽的洋面上
永远要有一束光为渔民照亮‘归来’的路”
叶超群说
“而我们就是那群为海上漂客归来引路的人”
叶家第四代灯塔工叶静虎站在补给船上驶向儿子叶超群工作的七里屿灯塔。
叶家五代人的默默奉献
令人感动!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
只有平平凡凡的付出
今天,送别叶老
一路走好
来源 | 宁波晚报、中国宁波网、新华每日电讯、南方人物周刊等
编辑 | 王丽
校对 | 韩妮
责编 | 贾阳阳
审核 | 鲁开盛
监制丨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