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有这样一种传言“我国向沙特出口东风-3型导弹时,一些出口弹药装载了核战斗部”

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1987年的中国虽然还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但无论从道义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来讲,都不可能向沙特提供中国原产的核武器

然而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沙特完全没有核攻击能力,实际上,有另一个更加合理的传言

沙特在从中国获得了东风导弹之后,很有可能从他的盟友那里获得了核弹头,而这个盟友,就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逊尼派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迪尔·汗

虽然核武器的威力极其惊人,但实际上,核武器的技术门槛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低,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灵魂人物,便能领导一个国家的核武器项目的进行

在美国,这个人叫做奥本海默,而在巴基斯坦,这个人则叫做卡迪尔·汗

从出身上讲,卡迪尔·汗其实不是一个巴基斯坦人,此人在1936年出生于英属印度的博帕尔地区,按照印巴分治计划,卡迪尔·汗应该成为一个印度人

然而他名字里的“汗”字告诉我们,他不仅是一个同印度格格不入的穆斯林,还属于南亚穆斯林中的高种姓群体

在印巴分治开始执行之后,卡迪尔·汗毫不意外地搬迁到了由逊尼派穆斯林执政的巴基斯坦

作为高种姓家庭的男性,卡迪尔·汗顺利考进了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在毕业之后,他又前往西欧继续深造

1972年,36岁的卡迪尔·汗在辗转多国求学之后,在一家名为“尤伦科公司”的财团扎根

卡迪尔·汗的这个选择并非只是入职跳槽这么简单,扎根“尤伦科公司”,让他获得了成为一个核武领军人所需要的,几乎全部技术

技术秘密

卡迪尔·汗的小故事非常简单,但“尤伦科公司”的故事却相当复杂

“尤伦科”(Urenco)是一家荷兰公司,但其背景却同一项全欧战略脱不开关系

“尤伦科”公司虽然落户荷兰,不过出资方却是英国荷兰与德国的三家公司,这家跨国公司之所以能成立,则完全是英德荷三国签署的《阿尔梅罗条约》的结果

实际上,卡迪尔·汗的成功与巴基斯坦的核弹,是欧洲核技术扩散的结果之一,在讲述《阿尔梅罗条约》之前,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个人——格诺特·齐佩(Gernot Zipp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日后许多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一样,齐佩也是一个曾经服务于纳粹德国的科学家,此人的研究方向,为专供核工业使用的铀浓缩技术

二战结束之后,由他领衔的一个60人技术小组,被苏联捕获,用于帮助苏联完成其核武计划

虽然服务对象是苏联,但格诺特·齐佩并没有降低其专业水平,在苏联期间,他的团队所设计出的Z型离心机,成为了苏联快速扩张核武库的重要工具

齐佩的兢兢业业赢得了苏联人的尊重,在获得苏联的允许之后,1956年齐佩回到了德国,在他的技术支持下,多个西欧国家开始了对于铀浓缩的尝试

在当时,西欧已经开始了核电站的建设,但核电站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浓缩铀,却多半需要从美国获得

为了打破美国的垄断,英德荷三国于1970年签署《阿尔梅罗条约》,共同开发用于铀浓缩的离心分离机,而齐佩的技术催生的多个公司,就成了这项条约的执行者

《阿尔梅罗条约》签订次年,英德荷各拿出他们手下的一家核能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核工业集团,这个新集团,便是本节的主角“尤伦科公司”

从结论上来说,“尤伦科公司”的技术同苏联核工业同出一脉,然而在建立之初,这个公司在表面上只是核电站的供货商

非军事身份让这家公司的保密程度相当低,在招募人手方面,他们也十分“宽容”,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人卡迪尔·汗不仅能轻易成为“尤伦科公司”的工程师

还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欧洲人此前二十年积累的铀浓缩技术,在为尤伦科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卡迪尔·汗实际上已经有资格成为核武器项目的领军人物

然而欧洲人之所以如此松懈,就是因为技术不是核武器民用转军用的门槛,政治才是

卡迪尔·汗最终能回到巴基斯坦,其实才是巴基斯坦,踏上核武之路的最重要一步

美国支持

1976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邀请卡迪尔·汗回到巴基斯坦,领导巴基斯坦展开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同年,卡迪尔·汗就响应了国家号召,成为了巴基斯坦核武计划的领军人物

上面几句话虽然非常简单,但是背后有一个细节却很耐人寻味,在为“尤伦科公司”工作了四年之后

所有西方同行都清楚卡迪尔·汗回国会导致什么结果,并且早在二十年前,西方就曾在一个类似的场景中,花了数年时间阻挠钱学森回国

为何当巴基斯坦核技术专家归国的时候,西方却集体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