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企现如今的竞争,从销量层面是围绕价格展开,而从技术层面则是围绕智能驾驶展开,而高阶智能驾驶又是车企之间展现实力的兵家必争之地。但受制于技术起步阶段硬件的成本问题,拥有高阶智能驾驶的车型前几年基本都很贵。

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驾驶的硬件成本已经降低不少,软件方面技术也有了巨大提升,车企已经开始讨论如何让老百姓也能用上高阶智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车企们提出了“智驾平权”这一概念,什么是智驾平权?就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使得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让高阶智能驾驶下放到更经济型的车型,例如下放到20万元以内的车型,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

例如今年3月3日,一向以智驾为卖点的小鹏汽车官宣小鹏G6全系车型限时立减2万元,优惠后的起售价为18.99万元,标配NOA进入2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不仅如此,近期小鹏G6在不同地区也有优惠,佛山、遵义地区小鹏G6目前优惠价为17.99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4日,智驾硬件和方案供应链厂商地平线举办了2024智驾科技产品发布会,发布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前者将于2024年内交付量产车型,加速推进智驾平权。

为什么现在的车企、智驾硬件供应商都在积极倡导推广“智驾平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是政策明确了不同等级智驾的责任判定。去年11月,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正式对L3/L4自动驾驶的准入规范进行了具体要求,并完善了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判定的相关规定。有了官方的责任划分,L2 级智能汽车进阶到 L3/L4 级自动驾驶就为相关车企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就意味着政策层面对智驾的支持。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NOA成为车企竞争新的焦点。城区道路的复杂程度相比于高速道路而言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车企也纷纷致力于攻克城区NOA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国内乘用车高速 NOA 渗透率为 6.7%,同比增长2.5 个百分点 ;城市 NOA 渗透率为 4.8%,同比增加 2 个百分点。这就说明城区NOA技术更难,更本质的问题是城区道路环境复杂、突发状况太多,所以城区NOA的技术难度更高,很多车企缺乏做好城区NOA的实力。

因此,城区NOA仍旧是高端车企、少数人的游戏,就需要从“成本”和“体验”出发,做好城区NOA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才能实现智驾平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智驾方案供应商先行一步,纷纷亮相自家智驾产品的降本方案,包括使用纯视觉技术路线,去除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省下大笔硬件成本。

2023年9月,百度旗下Apollo自动驾驶项目发布了纯视觉高级别辅助驾驶产品,采用了4D BEV Transformer全新升级的第二代纯视觉感知系统,在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处理来自多个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融合并转换到一个统一的三维空间中,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对动态和静态物体的识别、定位和预测,从而增强车辆的导航和决策能力。这样的方案能够对静态环境做端到端实时重建,获取比激光雷达点云分辨率更高的三维结构信息,实现对激光雷达的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大疆车载推出“7V + 100TOPS”及“10V + 100TOPS”两个配置的高阶智驾方案,摆脱对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的依赖实现城区NOA功能以及其他所有L2+智能驾驶功能,最重要的是该方案有望让城区NOA下放到15万元级别的乘用车,加速高阶智能驾驶的全面标配。

要实现智驾平权并非一日之功,智驾平权比拼的不仅仅是算力,还有成本、体验等问题,国内智驾厂商和车企也刚刚到高速NOA到城区NOA的转折点。因此虽然实现智驾平权需要攻克的问题还不少,但不会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电车

纯电汽车专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