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乌克兰的话题再次冲上网络热搜,作为一个从原苏联中分离出来的第二大强国,因其位于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带”而使其每次举动都备受关注。本文从历史上挑选出了三个同样是在对峙政权中分离出来的案例,尝试着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一种解读,通过认识历史来梳理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和看清乌克兰未来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地缘位置

一、三者简介

1、汉(南北朝时侯景所建)

公元524年,北魏爆发“六镇起义”。公元528年,指挥北魏权臣尔朱荣麾下契胡骑兵的侯景在滏口之战中俘虏怀朔镇(“六镇”之一)起义军领袖葛荣,登上历史舞台。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设计除掉后,侯景顺势投靠高欢。公元534年,高欢拥立孝敬帝元善见建立东魏。公元547年,高欢逝世后,时任河南大将军的侯景发动叛乱,带领河南十三州投降南梁。东魏将领慕容绍宗领兵讨伐,一举击败前来接应侯景并计划进攻东魏的梁军,俘虏统帅萧渊明(梁武帝萧衍之侄)。后侯景得知东魏将以萧渊明换取身处南梁的侯景时,率军叛变南梁,不到三个月攻破南梁国都建康外城,立萧衍侄萧正德为帝。公元549年,侯景攻破建康台城,梁武帝萧衍被关押饿死。不久侯景因与萧正德渐生间隙而将其处死,改立太子萧纲为帝,强取溧阳公主并逼梁简文帝萧纲封其为“宇宙大将军”,还纵兵在江南劫掠。公元551年,侯景废杀梁简文帝萧纲,拥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不久再命萧栋禅让,自立为帝,国号“汉”。公元552年,侯景被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击败,逃亡途中被杀,“侯景之乱”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帕尔米拉王国

公元260年,罗马皇帝瓦勒良被萨珊波斯俘虏。看出了罗马因“三世纪危机”而虚弱的罗马藩属帕尔米拉王国女王芝诺比娅于公元267年背叛罗马。帕尔米拉王国先染指了罗马帝国卡帕多西亚行省东部,接着吞并了叙利亚行省,而后拿下了罗马帝国的粮仓埃及。公元270年,罗马皇帝奥勒良上台后,于次年率军东征帕尔米拉王国。公元272年,罗马军团在安条克附近的伊姆玛亚战役中重创帕尔米拉将领扎布达斯率领的重装骑兵部队。不久又在艾梅沙城外消灭了残余的帕尔米拉重装骑兵,还干掉了芝诺比娅之子。奥勒良旋即率兵围困帕尔米拉王国首都帕尔米拉城,城破前芝诺比娅视图逃往波斯但被罗马士兵捕获。公元273年,帕尔米拉王国重新被纳入罗马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西夏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北宋。公元977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率军协助北宋消灭北汉。公元982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李继筠弟,公元980年李继筠逝世后接任)率部归降北宋。但李继捧族弟李继迁不满归宋,与族弟李继冲等叛宋割据。公元989年,李继捧向辽朝表示归附并得到支持,被封为定难节度使。公元1038年,李继捧孙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公元1040~1042年,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中击败北宋。公元1044年,西夏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十万辽朝精兵。宋、辽、西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为何同属脱离原主的三者处境相差如此大?

既然汉、帕尔米拉、西夏三者都是在两强对立(东魏与西魏、罗马与萨珊波斯、宋与辽)时脱离自己的原宗主(东魏、罗马、宋)独立建国,为何最后的结局相差如此之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治原因

政治上,西夏建立时,其所脱离的宋朝在宋太祖时期因“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全国精兵编为禁军,一半驻守京师,一半分散至全国各地及边疆,从而造成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局面。再加上公元1005年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已形成了较稳定的相持之势,客观上为西夏的崛起和生存提供了可乘之机。反观罗马,罗马军团一直部署在边疆地区以对付可能出现的入侵行动,“五贤帝时代”东部就部署了六个军团,到塞维鲁时期更是增加到十个。而东魏军制也沿袭北魏,军队分为中兵、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相比于北宋,罗马与东魏的制度都确保了边境在出现变故后能第一时间组织起防御力量,为消灭边患和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经济原因

经济上,西夏所处的公元11世纪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城市由里坊制向街巷制转变、市民阶层的兴起、草市夜市的出现、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火药在军事上的运用都提高了西夏的综合国力。相比较而言,侯景所处的南北朝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提升炼钢技术的灌钢法和提高农业精耕细作技术《齐民要术》才刚出现。而公元三世纪的西亚,还处于奴隶制时代,铁器牛耕都尚未普及。跟西夏相比就更不在一个水平上了。汉和帕尔米拉王国被消灭也就在情理之中。

3、文化原因

文化上,军功制是东魏晋升的重要途径,不仅支撑其与西魏的连年征战,还使东魏保有一定的尚武风气(东魏丞相高欢便是胡化的汉人)。与东魏相比,北宋从国家层面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连其他三大汉人王朝(汉、唐、明)都能拿下的安南都无法拿下,战力之弱可见一斑。而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很多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被推举上台也说明罗马的制度有不小的军事底蕴,在长达数世纪的面对危机时都能做出应对。相比北宋而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在遇到危机时得益于战功和经验的丰富很多时候更能做出有力的决策。

4、地理原因

从地形上看,侯景不论是前期所处的河南(属于华北平原范畴)还是后期所处的江南(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范畴),都处于平原内,易攻难守(“侯景之乱”后期北齐正是趁着南梁内乱把疆域一直扩展到长江北岸,足可见平原地区对于防守来说有多难)。而帕尔米拉城在科技水平不高的公元三世纪,能阻碍敌人的是周边一望无际的沙漠以及沙尘暴,但当罗马帝国集东方行省之力提供起强大的后勤补给线后,沙漠及沙尘暴就不再挡得住罗马军团的脚步了(到了科技进步的现代这些自然条件就更阻挡不了交战双方的脚步了,公元2015~2017年叙利亚内战期间,帕尔米拉古城曾在叙利亚政府军与ISIS交战中四次易手,最终于2017年3月被叙利亚政府军夺回)。与汉、帕尔米拉相比,西夏有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其疆域本身就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东有贺兰山脉做依托,西有祁连山脉做倚靠。北宋元丰年间五路伐西夏最终就是在贺兰山脉中被阻挡,导致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乌克兰前景分析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既然文章开头讲到乌克兰了,经过了这么多对历史的解读。就不妨以目前的形势和历史来对乌克兰的未来进行一次预测。

作为一个从原苏联中分离出来的国家,乌克兰不太可能向侯景建立汉那样通过边界的延伸或者势力范围的转移实现发展,因为当代国家的边界多已确立,擅自变更国界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例如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迄今都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乌克兰面对俄罗斯,其边界向东和向南延伸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乌克兰北面的白俄罗斯,是俄罗斯设想的“俄白联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重建联盟的一大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克兰如敢染指必将遭到俄罗斯强势回击。如乌克兰边界向西延伸,必将引起西边乌克兰渴望加入的欧盟内心的恐惧,对乌克兰只会自讨没趣。

与西夏相比,乌克兰显然没有太多可供依托的地形来抗击。乌克兰平原因拥有肥沃的黑土地而成为苏联的粮仓,其占地面积(190万平方千米)比中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加起来还大。二战时的纳粹德军仅用了三个月就杀到基辅城下,足以证明乌克兰的战略纵深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乌克兰又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像帕尔米拉王国重回罗马帝国那样被俄罗斯纳入。虽然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曾在《大棋局》一书中指出:“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只是一个大国。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德国历史学家迪特里希·盖耶也曾分析过:“在俄罗斯,对外扩张通常是因为经济虚弱,而不是因为经济强劲。”但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2.8%,一改去年的经济衰退趋势。不仅乌克兰背后的美欧希望乌克兰继续充当欧俄之间的“缓冲带”,俄罗斯也希望与欧盟实现更多经济上的合作。因此,乌克兰很大程度上将会继续作为“缓冲带”而存在。只是随着内战的延续,东部与西部的撕裂将进一步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总结

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曾在《历史哲学概论》中说到:“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乌克兰作为一个“冷战”后从原苏联中分离出来的国家,在历史上有同样是从两强对峙中分离出来的汉、帕尔米拉和西夏的经验可供对比来预测它的未来,而这些历史让人明白,只有像西夏这样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再加上天时地利的配合,才能在历史中由自己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不是像汉和帕尔米拉这样成为过眼云烟。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Mengqi Ren

参考资料:《魏书》、《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宋史》、《辽史》、《全球通史》、《罗马帝国衰亡史》、《大棋局》、《历史哲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