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想写点什么,发现也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曾经叱咤风云参数图片)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们都销声匿迹了,为数不多还活着的也不发声了,就好像有的人死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

我依然相信,二手车行业的主力军仍然是千千万万的二手车商。在新能源车席卷车市的无限内卷行情下,二手车行业也是哀鸿一片,很多二手车商都喊着亏本,吆喝着赔钱,但却依旧在收车卖车,仅仅是对行业抱着情怀,就可以无限制的让自己亏本干买卖吗?

在情怀和金钱之间,多少范围,才是一个临界点呢?是不是现在的亏损面还没到要抛弃情怀的地步?还亏得起?或者,压就没有亏本这件事儿?‍‍‍‍‍‍‍‍‍‍‍‍‍‍‍‍‍‍‍

我不知道,也无法考证。

就在一片不赚钱的氛围中,突然,还有二手车商高调的花了小一千万买了一台老旧二手车。真看不懂了,是不是干二手车的还是很赚钱的?

懂的人看门道,不懂的人看热闹,我肯定就是个看热闹的,可能税务部门看懂了门道,二手车税收还是要收的,而且必须要收,尤其是对能出得起大钱收车的实力车商。‍‍‍‍‍‍‍‍‍‍‍‍‍‍‍‍‍‍‍‍

在流量和品质之间,很多无节操的企业和人,都选择了前者。就像前不久的某车展,关注点都给了一个不会开车的小老头儿。

网上还流传一个段子,买电车就买某斯拉,出了问题全国网友一起帮声讨、帮维权,如果开着国产电车,坏了就坏了,死了可能也就死了。‍‍‍‍‍‍‍‍‍‍‍‍‍‍‍‍‍‍‍‍‍‍‍‍‍‍‍‍‍‍‍‍‍‍‍‍‍‍‍

但是,电动二手车的定价权车企说了还真不算,在口水和牛逼之间,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很多专家、学者、博士、博士生导师,都想用数据来定义电动二手车的价格,尤其是电池的相关数据,比如电池健康度、充放电次数等等,最终似乎好像也没什么卵用。30W买的电动车,变二手的时候可能也就10W+,需要看充放电次数吗?给个售后保障应该就可以了吧?

这么看,换电模式的电动车,似乎有些优势,还真不用看电池了。‍‍‍‍‍

在电动二手车的定价权上,二手车商的贡献度最大,多少钱收不亏本儿,还能有点赚头,车商说了算。所以,建议这些车企多跟二手车商合作。‍‍

最后,说点啥呢?二手车行业还能做点啥?

是不是想说干二手车出口了?好像早期干二手车出口的人不少都改做培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