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造福了许许多多的冠心病患者。我国第一台支架手术于1984年完成,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患者无需担心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不菲的手术费用却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仅一个支架的费用就要成千上万元,进口支架的费用更是达到了单价几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心脏支架大降价!

9月14日,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材质为钴铬合金和铂铬合金,载药种类为雷帕霉素或衍生物,药物载体涂层性质为非聚四氟乙烯的冠状支架成为首批带量采购品种。有关部门表示,会从价格低、降价幅度大、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中选择。

江苏省和山西省率先开展心脏支架的带量采购,中选企业的心脏支架大降价,价格从7000~15000元降到3000~9000元。

可能大家并不清楚带量采购的意思。带量采购就是公开招标,公示所需要的采购量,企业拿自己的产品来竞标,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谈判。带量采购的优势在于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让患者获益,也减少了药品或医用耗材在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就公开表示,国内滥用支架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患者一次性被放入3个以上的支架,有的患者甚至放了十几个支架,从临床上看,约有12%的患者被过度治疗了。不可否认的是,滥用支架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灰色空间。实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能挤出更多的“水分”,让采购费用逐渐阳光化、透明化。

心脏支架不是“定时炸弹”,该放则放!

关于心脏支架,很多患者担心的不只是昂贵的价格,还有手术后的风险。有不少人认为,心脏支架是体内的“定时炸弹”,会减短寿命,而且术后要长期吃药,是药三分毒,怕把身体吃坏了。

首先,心脏支架并不是什么“定时炸弹”,而是救命的有力武器。既然到了需要放支架的地步,说明血管堵塞已经很严重了,随时可能发生心梗,或者是已经发生了心梗,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的打通血管,否则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可以这么说,放入支架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已经“走投无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支架手术的确需要长期吃药,但是大家要清楚,即使不放支架,冠心病患者也需要长期服药。我们来说说支架术后为什么还是要服用药物。其实,心脏支架治标不治本,它仅仅是把血管通开了,但是导致血管堵塞的病因还在,为了控制这些病因,依然需要长期吃药。很多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可以说,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担心归担心,药还是得吃,而且,只要遵医嘱合理用药,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比较小,定期复查可以即使发现身体异常,即使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严重副作用的发生。

总之,对于具有心脏支架手术适应症的患者,一定不要拒绝手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心脏支架,不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