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建东

引:

性格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命运也随时在改变着各自的性格。

而越是性情中人,就越难以判断自己老了以后会变成谁

元符元年,半世豪侠的词家贺铸,最终决定买船东下,目的地就在江南的苏州

换一座城市居住,其实是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也告别过去的自己。

而作为当世最传奇的人物之一,贺铸过去的人生,其实本身就是一首词。

祖居东京汴梁的他,事实上不仅身出将门,也是皇亲国戚。

曾经母仪天下的贺太后,是大宋朝的开国皇后。而太后的兄长贺怀浦,也就是贺铸的五世祖,和杨家将的祖上杨业,一起战死在北疆。

而后他的高祖贺令图,随后也在另一次战事中横卧沙场。

而在这样的家世中,贺铸的祖父和父亲,也先后成为了将军。然后,在仁宗皇祐四年相貌奇丑的他,也自带着编制在卫州出生。

究竟贺铸的相貌有多丑,正史上的记载是:身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

如果走在汴梁的大街上,这样的人,很可能被认成梁山泊贼寇。

不过,考虑到这样的家庭,生出这样的长相倒也天经地义,丑一点,站在战场上能增添几分杀气。

而且,如果一切顺风顺水,成年以后,他和可能会开启新一代战马上取富贵的人生,然后去和西夏或者辽国的人打架斗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平乐》中的宋朝文人

很显然,和普通的人们比起来,这一种家族的命运,和王朝的兴衰联系得会更紧密。

也正因为如此,自幼起,贺铸就比宋朝的其他人多了一些想法。

而且,他也有条件去尝试他自己的想法。

七岁的时候,贺铸开始学习读书学诗,然后博闻强记的他,读到后来,竟然就遍览群书。

但与此同时,身出将门的他,又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纯的书生

而刚毅威猛的家传气质,让他从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

在朋友程俱的回忆中,贺铸一直是一个豪爽精悍的人,就像是一名武侠剑客

于是,一方面,他豪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

一方面,他暇时俯首北窗下,作牛毛小楷,雌黄不去手,反如寒苦一书生。

如果用宋朝的知名人物作对比,他一半是晁盖或者鲁智深,一半又像是秦观或者黄庭坚

换一句话说:他既适合于打架,又适合于写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也许,这样的人就是天才。

但天才往往都自负。

自负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毛病”。

比如,他太过直率的性格,就往往让人很难接受。看到谁不顺眼,一定要当面怼出来,丝毫不让对方下台阶。

而且他是文豪,所以,很少有人能怼得过他。

而这一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他成年后进入官场,也丝毫没有改观。

直到某一年,贺铸终于遇上了一个叫做米芾的人,然后,性格相似的他们,就相互成为了抬杠的对手。

根据正史记载,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贺铸侠气雄爽著称,他们之间每一次相见,都能辩论到瞋目抵掌,话题锋起,最后各不能相屈。

后来,这两个认真而又单纯的人,一个成为了词人,一个写了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米芾《贺铸帖》

—04—

贺铸最初进入体制,是从行伍开始。

神宗熙宁初年,刚刚十七八岁的他,离开了卫州去了到东京汴梁。

第一份工作,是右班殿直,相当于九品连副。

那时候,少年意气的他,感受着都城的繁华,写着风花雪月的诗,一边给国家监管着军器库。

打造出来的兵器,坚固锋利,是整个宋朝第一。

一笛清风弄袖,新月梳云缕。澄凉夜色,才过几点黄昏雨。侠少朋游,正喜九陌消尘土。鞭穗袅、紫骝花步。过朱户。

认得宫妆,为谁重扫新眉妩。徘徊片响难问,桃李都无语。十二青楼下,指灯火章台路。不念人、肠断归去。

这是一首《簇水近》,词的内容和他本人一样矛盾,一方面带着晏殊、秦观一样的花间基调,一方面,又透着狂放不羁的侠客气质。

所以,这时候的贺铸,也给他自己起了一个号,叫“北宗狂客”,很像是梁山上“黑旋风”、“镇三山”一样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湖遗老诗集校注》

—05—

很显然,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贺铸都是一个张扬的人。

而他张扬的资本,一方面来自于他的身世,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单纯。

但这都不妨碍他在基层的编制上真抓实干,然后做出成绩。

监管兵器库的时候,他自己亲自记账,这让下面想投机的人无空可钻。

后来在临城县代理县令,贺铸用了三天,就把前任拖下来的几百件积压案件处理完毕。

而在历阳担任巡检时,他日夜巡视所部,一年也只回两次家,让盗贼难以逃遁。

看上去,他十分认真。

但在宋朝的体制里做事,比得也许不是谁多认真,而是谁上面有人!

虽然贺铸是皇亲国戚,但单纯又认真的性格,让他很不受体制欢迎。

比如在太原的时候,他和另一个权贵子弟做同事,贺铸看人家不顺眼,就探访出对方的劣迹,然后,关起门来打板子盘问,吓得人家叩头求饶,然后,他大笑扬长而去。

于是,这样的人,也就注定一直混基层,顶多当个先进工作者……

但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他,倒没有多少伤感,依然没心没肺地写着撩人的词: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軿。春风十里斗婵娟。

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廖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这一首,是他在临城时写的《减字浣溪沙》,只带着淡淡的寂寞,透着安静中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容典雅的宋式豪宅

—06—

致命的重文轻武政策,让宋朝的人们总是不太重视武人的存在。而没有上前线打架斗殴的机会,他们就更没前途。

贺铸的前半生,就在没前途中度过。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诗逐渐扬名宋朝。

某一年的冬天里,贺铸又一次到访了金陵定林寺

他没有遇到前一次的僧人,就写下了一首诗,然后离去:

破冰泉脉漱篱根,
坏衲遥疑挂树猿。

蜡屐旧痕寻不见,

东风先为我开门。

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首《重游定林寺》,竟然就打动了,已经隐退江宁的王安石。然后,这位前宰相极其推崇这首诗。然后,天下就都知道了贺铸。

而在37岁那一年的秋天里,贺铸想明白了一些事,又写下了一首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这一首,叫《六州歌头》,词风苍凉,回忆过去也告别过去。同时,也告别过去的梦!

曾经的少年,终于也成为了中年。他放下了剑吼西风,开始效仿西晋的嵇康,手弹起七弦琴,目送天上的归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07—

一直到元祐六年,贺铸终于遇到了另外两个改变他的人:苏轼李清臣

然后,这两位名满天下的文臣,再也看不下去天下还有这么有文化的人,竟然还在担任着武职!

于是他们联名上奏,于是,贺铸就被改为了文官。

这一年,贺铸已经40岁

事实上,在宋朝,武官改做文官是一种进步。

但离开了武职的贺铸,也并没有更进一步。到元符元年时,47岁的他,依旧之是一名下级官吏。

在这一年里,逐渐厌倦了过去生活的贺铸,决定换一座城市居住。然后,他也像曾经的苏舜钦一样,把落脚点选择在了江南的苏州

开始住在了醋坊桥,也开始写江南的这一座城市。

春天里,自认为笔端可以驱使温庭筠、李商隐的他,路过城南的横塘,写下了一首《青玉案》,就成为了名篇,一时传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最后一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流传遍了当时的宋朝,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

于是,宋朝的人们开始叫他“贺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毅版苏轼剧照

—08—

也许,在苏州的梅雨里,贺铸打算用一种安静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余生。

他远离了过往熟悉的人。他把自己藏在他乡。

他关起门来看带到江南的一万多卷书,把每一个字都认真校订。

而当读书读到缺钱的时候,他就去借贷。然后等到了有钱的时候,再马上把本息偿还。

在苏州有一座东山,站在山顶上可以望见浩淼的太湖,风光格外好。老了以后的贺铸,到过这里,就给他的词集起名叫《东山词》。

看上去,他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另一种幸福。

但余生中总也少不了悲欢离合,而越是到老就越是会失去很多,包括身体,包括记忆,也包括身边的一些人。

于是,在苏州某一年的风雨里,贺铸失去了他的妻子,身出皇族的赵氏。

而在他50岁的那一年秋风里,贺铸路过了城西的阊门,看到了飘落满街的梧桐叶,就想起来赵氏,然后突然变得十分脆弱,写下了他一生中最伤感的词,《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当时他们一起来到苏州,现在却不能一起归去。剩下的他,就成了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

夜来只能独自在南窗下听雨,再也找不见,灯下为他补衣服的人。

也许,在贺铸的一生中,这一个片段,具有着永恒感人的力量。

因此上,这一首词,也成为他最优秀的一首词,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平乐》里的宋词意境

后记:

政和三年,62岁的贺铸升迁为承议郎。

重和元年,67岁的贺铸迁为朝奉郎。

宣和七年,74岁的贺铸,在常州变成了秋风。

秦观故去以后,黄庭坚曾经说过一句话:解道江南肠断句,只今惟有贺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