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时候,从一则通告里面,我们能看出很多东西。

只要这则通告,提供的信息足够多。

最近,网络流传了一份《茶山镇干部任前公示通告》,其中东莞一位“00后”干部胡素婷,2022年参加工作,2024年4月公示,拟任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都记者采访了茶山镇,得到的回应是:“(公示通告)是真的,(胡素婷)与同事相处好,工作能力强。”

这则通告,让我们想起4月份的另一则通告:

1999年9月出生的黄左梦琪今年3月起任吉安县永阳镇副镇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

2023年,一名1997年11月出生的女干部谭梦妮被拟提名为昆山市巴城镇副镇长候选人。

2021年2月,安徽六安市发布的干部任前公示显示,从善楠,1996年12月出生,拟提名沙河乡副乡长人选。

因此,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干部年轻化这几年就是趋势。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位70后党委书记,配一位90后镇长。

看到这里,大部分人还看不出来什么。

让我们再度回到茶山镇干部任前公示通告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素婷,东莞石龙人。

黄左梦琪,吉安市永新县人。

谭梦妮,江苏徐州人。

从善楠,六安霍邱人。

看他们的履历,基本都是本市人,除了谭梦妮是同省异市。

这种情况,在小城市其实相当普遍,大城市也不少。就是乡镇一级别的主官们,很多都是本市范围内的户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不否认,这些年轻干部有能力有思想,敢担当,因为这是基础条件;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本省的选调生,是干部储备人才。

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地人。

什么是本地人?就是一种潜在的“地方背景”。这种背景,不一定表现在,谁是谁的父亲叔叔大伯,而很有可能是姻亲关系、同学关系等等。

这张隐形的大网,构成了中国底层社会的基本图谱:也就是所谓的地方门阀。

我们要相信老祖宗的智慧,“朝中无人莫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也给我们很多当代大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向:

回家乡,考公务员,是实现自己阶层跃升、权力联系的唯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