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9日清晨,躺在病床上的贺子珍颤颤巍巍地伸出手、不舍地拉着女儿李敏的衣袖。

此时,她的脸上毫无血色,自知已经时日无多,便有了交代身后事的打算。

“我死后,想安葬在北京,这样就能离润之近一些了。”

听完母亲诉说着执念,李敏忍不住小声啜泣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

贺子珍与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但贺子珍怎么也没有想到,从那之后、竟是永别。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经过去25年,如今的贺子珍已经病入膏肓。

在弥留之际,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得到组织上的允许,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和朝思暮想的毛主席挨得更近一些。

面对母亲的这个最后请求,李敏陷入了沉默。因为她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组织上的应允。

看着女儿为难的样子,贺子珍长叹了一口气。

“你去申请一下吧,要是组织上觉得影响不好,那就算了,我也不想最后再给组织上添麻烦。”

话音刚落,贺子珍便扭过头去,眼泪不自觉地滑落脸颊。

可惜的是,贺子珍最终还是没有等到答复。

当天下午17点左右,贺子珍的病情发生恶化,等到医生准备再次进行抢救的时候,她的心跳早已停止。

母亲去世的噩耗让李敏一阵恍惚,为了完成她老人家最后的心愿,她和舅舅贺敏学向中央提出了请求:希望能将贺子珍的骨灰安葬在北京。

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坎坷曲折的爱情故事?

当中央得知这一请求之后,做出了怎样的决断呢?贺子珍的遗愿究竟能不能得以完成?

要想了解这段历史,还要从贺子珍踏上井冈山开始说起。

1

1909年9月28日,贺子珍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

贺子珍从小生活无忧无虑,除了家境殷实之外,还因为她有一个年长自己5岁的哥哥。

哥哥贺敏学从小就立志要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当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剥削时,便带领永新县的父老乡亲们发起了一场农民武装暴动。

可毕竟永新县农民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反动派的武力镇压下,这场农民武装暴动很快被镇压下来。

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贺敏学便打算前往井冈山投靠袁文才。

早年间,袁文才为了反抗地主劣绅的压迫,加入了宁冈县马刀队,并且担任参谋长一职。1926年的时候,马刀队改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担任起保卫团“团总”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袁文才响应当地地下党的号召,率领数百名保卫团成员发起了宁冈暴动,后来便在井冈山一带修建城寨、盘踞于此。

当贺子珍得知哥哥要到井冈山继续闹革命的时候,刚满18岁的她便哭着闹着要一同前去。

贺敏学只能假装生气地说道:“你可知道去井冈山是做什么?”

谁知贺子珍小嘴一撅:“我就是要跟着哥哥参加革命。”

看着妹妹倔强的样子,贺敏学十分无奈。

他只能继续吓唬道:“参加了革命,很有可能掉脑袋,你难道不怕吗?”

面对这种恐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贺子珍张口回应道:“哥哥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就这样,在贺子珍的一再坚持下,贺敏学只好带着她一起前往井冈山。

当贺敏学、贺子珍兄妹二人来到井冈山几个月之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宁冈县茅坪一带。

袁文才得知这一消息后,便派人与毛泽东接触。

经过双方的一番商讨之后,袁文才决定将自己手下的队伍编入工农革命军。就这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式创建。

贺子珍上学的时候,就曾在杂志报刊上看过许多毛泽东撰写的文章,对他更是仰慕已久,如今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她那颗懵懂的心立刻躁动起来。

于是,贺子珍主动请求到毛泽东身边工作,负责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的宣传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接触,贺子珍被毛泽东深深吸引,两人互生好感,最终在1928年结为伉俪。

2

1934年,因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红军被迫踏上长征之路。

也正是在长征的途中,贺子珍不幸负伤,可是当时的医疗水平十分有限,再加上国民党军队一路穷追不舍,她的伤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直到1937年国共展开第二次合作以后,贺子珍才有机会被送到苏联疗养。

起初,当贺子珍得知自己将要被送到异国他乡时,表现得十分抗拒。

她喃喃地说道:“我知道,安排我去苏联是为了治病养伤,可这样是不是离他太远了。”

对于自己的伤势,贺子珍并没有挂在心上。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离开之后,谁来照顾丈夫的日常起居呢?

好在身边的人耐着性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让贺子珍放下心来。

“你只有把伤养好了,毛主席才能把全部心思放在消灭敌人上,你如果一直这样病怏怏的样子、才会让主席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