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根与芽Patagonia联合发起了这次“大熊猫国家森林徒步体验”,我们在这趟旅途中穿过铺着一层煤炭的黑杉林,看到野猪的脚印、野生的毛肚菌还有千年的古羌墓。

在亲近自然的体验之外,我们也学到了了更多关于无痕山林、零废弃午餐、山林保护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回顾|在大熊猫国家森林徒步是一种什么体验?

先来看一个视频回顾一下!

一、我们与自然的距离

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

汇合后,我们通过“资源争夺战”这个热身小游戏来认识彼此,大家分别成为羚牛、金钱豹、绿尾虹雉、雪豹等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动物,选择自己的栖息地(山林、竹林、高山等),在栖息地被破坏的时候再选择第二个栖息地...如果过多过少,则会遭遇危机,这些遇见危机的朋友则需要介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迅速的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构成,也能迅速的认识今天同行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于2021年,同年并建设了自然教育中心,这个雪山下的公园有万亩林场、一千多亩中药药材、各种植物资源(比如西岭万寿竹、川贝母等等)、动物资源(大熊猫、小熊猫、雪豹、羚牛、野猪等等)等,我们一行人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生态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也向参与者们发出表单邀请大家填写自己的感受:

:护林员大哥们为保护山林无私的付出!

:看到了野猪留在森林里的足迹;2.看到了千百面的森林,就像人生路一样,大概是偶尔光影错落,偶尔黯淡无光,不过都是不同面而已,所以一直走下去,只管去体验去经历。3.认识了羊肠菌,虽然没有吃过,但是它真的很可爱。

看到很多平时看不见的植物,锻炼了身体,和伙伴聊了很多有趣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徒步活动。所有部分都印象深刻!

:护林员大哥很淳朴。

: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保护

第一次见这么黑的衫林,被树和黑暗包裹的感觉很奇妙很舒缓。踩在松针的腐殖质上松松软软的感觉特别幸福,见到很多美丽的苔藓和小花,路程平缓交错但不是很难,很轻松有趣的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TA们与自然的距离

巡护员

云华村位于成都西部,距离市区仅 100 公里。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描绘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大美意境就在云华村境内,云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非遗的汉族山歌——云华山歌,是国家大熊猫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与保护区的巡护员的数量、工作意愿等息息相关,云华村也不例外。巡护员的工作职责有徒步巡护野外路线,协助完成护林防火、反盗猎盗伐盗挖盗采、清理垃圾、劝导游客等。这群拥有“草上飞”美称的工作者,在我们徒步的时候为大家介绍各种植物、讲述工作中的奇闻异事,更敏锐地发现地上留下的新鲜野猪脚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一起徒步的朋友们很多都表示巡护员们非常有趣、可爱、热情。这些巡护员大多是云华村的本地村民,从小探索和生活的山林成为了国家公园,TA们经历着这片土地连贯的历史,更是乐于和徒步者分享TA们的故事和对这片土地的喜爱。

三、让我们一起做更多

从微小的行动开始

成都根与芽从今年开始进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垃圾可持续管理项目,本项目落地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旨在应对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聚居及旅游活动频繁的社区垃圾问题,通过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当地社区、自然保护机构合作,从居民、游客环境培训与科普教育、垃圾管理硬件改善、垃圾管理制度完善等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当地社区垃圾减量、分类、资源化,建立形成垃圾可持续管理体系,降低及尽量避免垃圾问题对生态保护区域的影响及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华村外出参访交流工作坊”

而作为个人徒步者,我们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不具备完整垃圾系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我们所生产的垃圾。在这里我们也对参与者产生的垃圾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食物包装纸、卫生纸。

:路餐产生的蛋糕包装袋,矿泉水瓶,纸巾

:三明治包装袋

:面包包装袋

:塑料瓶,三明治包装

‍❄️:面包包装袋,自行带走了

️:巧克力包装纸、饼干包装袋、塑料瓶

我们可以看到产生的垃圾里面包包装纸和塑料瓶是最多的,我们建议对于短途徒步我们可以尽量自备路餐,使用玻璃便当盒、硅胶袋这类可循环使用的打包产品,并自带水壶和垃圾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大熊猫国家公园和云华村的介绍主要来自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云华村共建共管委员会。

特别感谢:大熊猫国家公园云华村共建共管委员会的支持。

视频&图片/Van

撰写&排版/赵叩

成都根与芽致力于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通过社区行动和公众教育,积极推动相关环境政策的完善与执行。

加入我们的月捐人计划,为环境保护行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