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一个多么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而这个名字的主人,他的一生也正如这个名字一般,始终走在前列,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不妨走进他的一生,去看看曾经那些波澜壮阔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眷顾

1946年,李建国出生在山东鄄城。生于齐鲁大地,李建国从小就对学文化课有着特别的热爱,可李家只是穷苦农民,如何有钱供得起他上学呢?这就得感谢党,感谢国家了。

李建国上学的时候,新中国已然成立,散去的硝烟为生产建设创造了好的环境,整个国家都在稳步发展,那时义务教育制度虽然还不成熟,但国家在乡镇公社已经开办了大量学校,李建国就这样幸运地获得了念书的机会。

李建国没有荒废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在学校里发奋用功,每天早到迟退,成绩次次在全校名列前茅。

1964年,李建国参加了高考。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中蟾宫折桂,一举考中了全山东名头最响亮的山东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在1964年进入大学,李建国无疑是被幸运女神眷顾了,因为仅两年后,一场剧烈的政治运动就从北京酝酿而起,将惠泽数万考生的高考制度取消了。李建国可以说是赶在高考大桥垮塌之前,冲上了岸。

仕途风云

1969年大学毕业后,李建国预想中的工作分配没有到来,他被迫留校等了一年,可一年后,却传来了下放公社劳动锻炼的消息。

无奈之下,李建国只得坐着拖拉机来到天津的东棘坨公社劳动。但金子无论在哪里都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李建国朴实憨厚的样子和勤劳吃苦的态度让乡亲们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很是满意。

而在那个高学历稀缺的年代,身为大学生的李建国自然是人中龙凤一般的存在,县领导先是被他的高学历吸引,而后又看中了李建国的才干,于是将他调入了县委宣传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建国跨入了仕途,而他这一入,堪称是鸟上青天、鱼入大海!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有着高超的文字功底,同时他又勤恳能干,很快就收获了同事和领导们的一致赞赏。

1976年,尚且处于动荡时期,他就升入了天津市农委宣传处工作。而动荡结束,进入八十年代后,小平同志的“干部年轻化”政策又让李建国的仕途如插上翅膀一般,不断向上飞升。

执政一方

1997年,五十一岁的李建国从天津调任陕西,成为陕西省委书记,正式执政一方大省。陕西人口多达几千万,土地辽阔,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省,与从前在天津状况有很大差别。

陕南的汉中、陕北的延安,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很大不同,李建国看着面前巨大的陕西省地图,不由得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十分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李建国没有惧怕困难,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第一代,李建国对党和国家充满了热爱,他选择了接受重担、迎难而上。

面对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他因地制宜地给各个地区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他也积极推动陕西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将陕西省经济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发展经济之余,李建国还十分重视生态工作。他十分清楚治理黄河对于陕西的重要性,因此对治黄一事很上心,多次组织调研,实地考察。

六十二岁时,李建国因为在地方的优异表现,升入中央,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了一名副国级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位升高了,权力变大了,但李建国那颗为民的初心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工作,把为人民服务放在自己的心头,时常念叨。

如今,李建国77岁了。老人家已经退休,赋闲在家,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生活,但他曾经做过的伟大贡献,不只是陕西人民会铭记,全国人民都会铭记在心,由衷地感谢、祝福这位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