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在去年阿克萨洪水行动后,我曾写过一些内容,原本不准备再写了,因为我个人观点和当前国内的主流观点并不符合。但前天晚上看到一个百万粉丝的网红大V关于巴勒斯坦历史问题上的文章,其内容为了引流和迎合多数人的想法而故意歪曲事实,本来你要说写的就是一个爽文也就算了,问题是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要大家通过他的文章来解析国际局势,重新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和本质规律。

简单的按时间顺序来捋下巴以冲突的历史进程里国内媒体很少提及的一些内容,主要参考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内部的资料和论文。内容比较多,计划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先说下如今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国内媒体上都称之为巴以冲突,但实际上多数国际媒体把它称为哈以冲突,因为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武装并没有参战,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是世界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的政府组织,所以叫巴以冲突是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巴勒斯坦的历史,我以前写过几篇,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微信公众号(青花大瓷盘)上看:

巴以冲突的月度总结和加沙的未来

巴以战争的最新进展和美国对巴以冲突的官方立场

从历史角度说下犹太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

从以色列人的观点来看巴以冲突——两国方案并不能解决巴以问题

被以色列封锁的加沙是集中营吗?

以色列在发动地面进攻前的准备工作

以色列被突然袭击的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回看巴以冲突的缘由(下)——现实的困境和无解

回看巴以冲突的缘由(上)——历史不是非黑即白

50年后的安息日这天以色列再次受到攻击

下面根据时间顺序说下国内一些错误的说法。

首先国内的宣传都说英国是搅屎棍,故意在一战后为了控制中东而不让巴勒斯坦地区独立,激化民族矛盾。但实际上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战略位置更重要的埃及、突尼斯、约旦等国家都顺利独立。但巴勒斯坦当时非常特殊,因为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和发源地,民族宗教和历史问题复杂且敏感,也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势力可以控制和掌握该地区,所以英国认为这里不适合建立一个单一的阿拉伯国家,从1923年到1947年一直对其实施委任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英国曾想把这个地区组建成一个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享的议会制国家,但遭到犹太人的强烈反对,因为犹太人认为在人口劣势的情况下,选举制让他们在议会中只能占有少数几个议席,完全无法有效的参与这个地区的政治管理。此后英国人在1937年出台的“皮尔考察团分治方案”试图将巴勒斯坦分为两个分属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国家,但当时双方都嫌分给自己的面积小,并开始爆发了针对英国人的暴力反抗。搞得英国人不堪其扰,二战刚一结束,英国就把这个烂摊子扔给联合国去处理了。

大家都知道联合国在1947年11月通过了一个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这是一个有国际法效力的决议。根据该分治决议,巴勒斯坦并不是一个我们所理解的国家,而是一个政治分立、经济合一的邦联性质的地区,而国内往往介绍成当时的分治协议是个类似当年英国拆分印巴的蒙巴顿方案那样把巴勒斯坦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这个方案和中国人还有关系,因为联合国当时委派负责民族和殖民地事务的联合国秘书长助理中国外交家胡世泽负责方案的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以示中立和客观,胡世泽专门成立了一个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阿拉伯人的以学者为主的调查团前往巴勒斯坦地区处理这一事项,期望能够摆脱宗教和情理纠缠,以法理为基础解决这个问题。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因为情理和法理往往是冲突的。普通民众往往是倾向于情理,而学者是倾向于法理,所以当这个方案提出后,犹太人马上接受了这个决议,但阿拉伯人立刻就不干了。

按阿拉伯人的理解,他们人多但并没按人口比例分配土地,是对阿拉伯人不公平。

而划分的法理依据是:

1) 划分人口时不是按当时巴勒斯坦本地土著或已居住人口计算的,而是参考了预计要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口数量。二战期间因为纳粹屠杀犹太人,大量的犹太人逃亡世界各地居住在难民营里,这些人当时联合国计划是如果不准备返回原住地,就都要送到以色列去。那时仅塞浦路斯岛的难民营就有5万多犹太太难民,连上海还有2万多犹太难民呢。

2) 此外犹太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在巴勒斯坦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去建立定居点,因为这些购买多数是个人行为,所以土地不是成片而是沿着海岸地区点状分布的,所以在绘制和划分土地时就形成了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个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是由中国人主导制定的,但在投票时当时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中华民国投了弃权票。根据协议巴勒斯坦市为联合国管辖,当时联合国曾想任命胡世泽做为耶路撒冷的最高行政长官,但胡世泽坚决不接受此任命。我想当时的中国政府和胡世泽都明白这个分治协议没可能顺利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的媒体上经常表述说以色列的诞生是美国扶植的、是为了搞乱阿拉伯世界。但实际上当时美国的提议是把德国的东普鲁士拿出来给犹太人建国做为德国屠杀犹太人的补偿;不过苏联已经占领了这块地方,于是那时候对巴勒斯坦协议支持力量最大的反而是苏联。根据苏联当时的宣传,那时的阿拉伯世界被认为是封建君主制的反动国家,而一个犹太国家的诞生可能有利于苏联的利益。

1948年5月14日英国根据分治决议撤离巴勒斯坦地区。在英国最后一艘军舰离开后几个小时,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宣告独立,几乎与此同时,数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获胜,联合国分治协议中分给阿拉伯人土地的一半被以色列占领,其余部分则分别被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占领并宣布为本国领土,所以在法理上讲,巴勒斯坦国在当时就已经被瓜分了。

1967年双方又打了一仗,这次以色列不但把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人的土地全都占了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战争结束后安理会通过了242号决议,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以色列军队从最近冲突中占领的土地上撤出”。这说明国际社会的要求是以色列从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土地上撤出而不是从1949年占领的土地撤出。所以包括中国在内国际社会支持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领土是“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的巴勒斯坦国”,而不再是1948年分治协议时候的巴勒斯坦国的边界了。

因为许多阿拉伯人在情理上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再加上阿拉伯国家在同以色列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让许多平民对阿拉伯统治者的无能不满,于是开始逐渐产生了一些非政府的抵抗组织,最出名的就是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和激进的穆斯林兄弟会。

(接下来的文章会讲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和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