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源:凤凰WEEKLY

其实写这篇文章,多少带有一丝情绪。

这点情绪。有泪点,是对弱者的同情;有愤怒,是对施暴者的谴责;有痛心,是受害者伸张正义为何这么难?有反思,是我们能为老人做点什么事情?

复杂缠绕的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反倒是恢复了理性,多了些许平静。

先简单聊聊这件事情的经过。

根据凤凰WEEKLY的报道,事情发生在长沙,时间在今年的1月份。

事情概况是一位66岁、一字不识、名叫丁红玲(化名)的老人,因为年纪逐渐大了,干不动地里的活,遂进城到长沙与儿女相聚。

可能老人考虑到想为女儿减轻负担,所以在长沙枫雅名苑小区应聘当保安。这位老人是该小区保安队伍中唯一的女性。

丁红玲老人与自己的都在该小区当保安。保安队长是于某延(化名),53岁。

起因是于队长色心四起,有一次借工作的由头,将丁红玲叫到了地下室水泵房,反手将门反锁,强行与丁红玲发生了关系。

老人不识字,年龄较大,不会说普通话,从农村进到城里,本身比较胆怯。对于“性”的观念,更羞于启齿。

所以在她被侵犯了之后,为了保住工作挣钱,也想着自己已经“警告”过了于队长。基于各方面考虑,老人选择了忍气吞声,独自承受着身心伤害。

没想到于队长还变本加厉,威胁起了丁红玲老人,不许老人将事情告发,否则就要掐死她。

此事仅仅过了一周左右,于队长再次利用工作的便利,第二次侵犯了丁红玲。

就当丁红玲以为自己的噩梦就此结束之时,时间大概过了1个月,于队长再次趁着黑夜,侵犯了老人,而且还抓伤了她的胸口和下体。

相关人员从保安口中得知,由于于队长“有关系”,狐假虎威,为虎作伥,经常是个“笑面虎”“两面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被侵犯时的事发水泵房

仗着自己是保安队长,对内压榨员工,吃拿卡要,来者不拒,米、面、油、烟,只要有人送,他就敢收,队员请假、换班的事情就好办;对待业主,则是一副菩萨心肠,救世主的面孔,无论哪家有困难,他会第一时间出现,帮助排忧解难。

而于队长对待丁红玲。除了“侵犯”她,还经常发颜色图片骚扰,令其苦不堪言。

后来保安们联名写信举报队长的种种恶行,丁红玲被侵犯的事情,才被大家知晓。

在多位保安队友的陪同下,丁红玲走进了派出所。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年轻警官,丁红玲比较害羞,一直没有说到关键的信息,只说了被队长按倒在床上,自己被抓伤等信息。可能有关人员觉得没发生什么大的事情,就想调解。

队长被传唤,他开始服软,并请求转账1500元和解。后来丁红玲的手机被人操作,收下了1500元。

调解结束,于队长被释放。

儿女们知道了丁红玲的事情,誓要为母亲讨个说法。孩子们陪着母亲重新报案,于某延被带走,直至4月3日被逮捕。目前正在办理中。

由于事发小区的物业公司,与老人女儿工作的物业公司是同一个上级。老人的女儿也因为此事,惹到了公司的相关领导,被予以辞退,失去了工作。

其中有两句话很耐人寻味,一句是当报案队长第一次经调解释放后,竟然在宿舍内大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在育天没人能拿我怎么样,我后台硬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使用椅子抵住宿舍门

另外一句是当老人的女儿向育天公司领导质问,为何还不将保安队长调走的时候,却被告知“你不要想,所有人都可以动,但是他动不了。”

也许就此间接导致了老人女儿被逼着调岗,接着失业。丁红玲老人的老伴儿,也就此失了业,被物业公司“优化”了。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而这家物业公司也是想封堵众人的嘴,不允许员工再讨论此事。据报道,该物业公司具有国资背景。

事发已经好几个月,也许是丁红玲老人的家人,担心事情很难推动,遂才允许记者采访,将真相公之于众。

这件事情,自己专门还查了相关信息,早在4月份就已经有媒体报道,奈何没有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这才又有了凤凰网对事件真相和细节的进一步报道。

66岁的老人,目不识丁,来到长沙与儿女相聚,找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有何不妥?

老人被侵犯的事情发生之后,第一次去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什么要被“调解”?是有人怕麻烦,为了审结率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说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53岁的保安队于队长,到底是什么背景?让公司的老总都喊出“所有人都可以动,但是他动不了。”的话?难道于队长还有通天的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女儿被终止劳动合同

从目前事件的推动情况来看,显然于队长是吃不了兜着走。他自己干了坏事,不思悔过,还一再对丁老太不断冒犯,是谁给了他胆量和勇气?

不难看出,除了于队长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手遮天外,他口中“自己有人,后台很硬之类的话”,才是他不断侵犯他人的底气。

于队长到底有何“背景”,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与物业公司脱离不了干系。

农村人进城打工找工作、挣钱,本就是弱势群体。在老太太自己被侵犯之后,羞于开口和表达的“性”话题,成为了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拦路虎”。

其实也可以理解,不少人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可能同样需要面对选择,面对他人的“有色眼镜”。

但无论如何,在羞于表达的话题面前,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才是当务之急。

同时,丁老太的遭遇,她的女儿因为要维护母亲的权益,被公司“区别”对待,“被迫”离职。这样的事情又该在今后如何避免?依旧是一个难题。

毕竟聘用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解聘你同样有一万个由头。

走进老人的世界,除了给予物质赡养,亲情的陪伴,一句暖心肺腑的话,一个善解人意的举动,也许就可以照亮和温暖亲人的余生。

无论风雨,希望通过笔者的零散文字,能够引起大家对老人的关注。

今天你给予他人的温暖,也许就是明天别人回赠给你的光明。不断驱逐黑暗,追逐光明,应是我们这代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希望每一次讨论,都能推动一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