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万字长文,深入解析中华五千年唯一由奴隶成为皇帝的石勒(上)

就在石勒在江汉一带大杀特杀之际,西晋太傅司马越统领二十万大军(这是晋书上的数字,《资治通鉴》上数目是“甲士四万”,但又记载此时仅石勒就能统领数万人,还不包括刘聪手下其他将领的势力,所以如果仅四万无疑是羊入虎口),以及王公卿士等大批人员前来讨伐石勒。

有一种说法是司马越带这么多人是怕洛阳守不住,想要跑到自己的封地东海(今山东郯城北)去,但与此同时他的世子司马毗还和晋怀帝留守在洛阳,老猫想问,有跑路不带上自己儿子和皇帝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王之乱中各王的封地

此时的司马越不仅晋怀帝司马炽不支持他,外部还有青州刺史苟晞等人的讨伐,他像一个赌徒打算亲率大军赌出一个有利的局面来。本来这二十万大军,是要给石勒好好上一课的,然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司马越忧惧成疾,竟然一命呜呼了。

二十万大军,如果没有领头的话,在战场上比二十万只羊还不如,因为人有各自的思想,还需要补给才能行动。虽然众人推举太尉王衍为主帅,但这支部队还是被石勒率领骑兵从许昌出发,在永嘉五年(311年)四月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被追上了。晋军接战后很快溃败,石勒用骑射战术包围并猛射晋军,晋军尸体堆积如山,十余万人血流成河,被生擒的如王衍以及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等人,全被处死。

位于郸城县东13公里的宁平镇古战场遗址

宁平之战虽然在历史上不太起眼,但十余万精锐大军及王公大臣的覆灭,标志着拱卫西晋都城洛阳的最后一支生力部队的全军覆没,西晋的灭亡也进入了倒计时。六月,石勒与汉赵将领王弥、刘曜等共同攻下洛阳,俘获晋怀帝司马炽。洛阳被刘曜攻陷后其部下烧毁了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这就是著名的永嘉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曜陷洛阳后,石勒返回了自己的驻地许昌,随后在八月攻破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县)活捉王赞,又击破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并活捉了苟晞,石勒事后任用了此二人。石勒能够生擒苟晞,实属不亚于平城之战的功绩,因为此时的苟晞为晋朝封的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司马越死后西晋朝廷的第一重臣。

而此时汉赵另一位实力派将领王弥和石勒其实是互相猜忌,在石勒生擒苟晞后,他就写了封信祝贺石勒:

公获苟晞而用之,何其神也!使晞为公左,弥为公右,天下不足定也。
《资治通鉴 卷087》

同为大将的王弥愿意做石勒的“右臂”,石勒听出了这封信中的阴阳怪气,张宾也劝石勒早点除掉王弥。于是在当年十月,石勒邀请王弥前来赴宴,在宴会上就把王弥给砍了,吞并了他的部众。后来又以谋反的罪名把苟晞、王赞也给杀了。

应该说,吞并王弥部,是石勒早就计划好的,也是他从汉赵的一位将领,走向独立称王的重要一步。石勒杀了汉赵大将王弥,连皇帝刘聪也只敢口头警告一下,但还是加封他为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以此来安抚他。

此时西晋真正的并州刺史刘琨(成语“枕戈达旦”的主人公),是晋朝还残留在中原的少数几个抵抗势力之一,他出于分化敌人的目的,派部下张儒把留在并州的石勒母亲王氏及侄儿石虎护送到了石勒阵中,并劝说石勒为晋王朝效力。石勒感谢了刘琨的好意,但拒绝被招抚。

刘琨塑像

永嘉六年(312年),就在刘曜攻略北方的同时,石勒也在葛陂(葛陂 ,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七十里,今天已不复存在)整治房屋,督促农业生产,制造船只,准备进攻建邺(南京)。此时掌控江南地区的琅邪王司马睿,派扬威将军纪瞻督率大军屯集寿春,与石勒对峙。石勒的部队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又遇上三个月的降雨,军中疫病流行,只好撤军北还。这是石勒与后来成为东晋开国皇帝的司马睿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皇帝和开公司一样,在创业期短时间内拉起一支队伍还相对容易,但适时的确定战略目标,统一势力上下所有的人的思想,是决定让一支势力从偏安一隅到夺取天下的必由之路,无数历史上的小势力都倒在了这一步。

诸葛亮的《隆中对》帮刘备集团指明了战略方向,而此时石勒的“孔明”张宾也帮助石勒做出了战略抉择:邯郸、襄国(今邢台市襄都区),是赵的故都,依山傍险,是地形险要之地,可挑选这两地作为国都,再命令将领四出攻击,收降可以被吸收的势力,兼并弱小的势力,攻击顽固的势力,如此 “王业可图矣”。石勒采纳并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号称“右侯”。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铁顶墓村,张宾死后葬此地

石勒将战略重心转向了北方,就又遇到了老对手,此时占据幽州、青州一带的王浚。王浚派督护王昌以及辽西鲜卑人段就六眷、段末波、段匹磾等率五万余兵讨伐石勒,石勒击败了他们,活捉了段末波。诸将都规劝石勒杀死段末波以挫败鲜卑的锐气,石勒则以不愿与鲜卑结仇为名,同意段氏提出的以段末波三弟作为人质而换段末波,并与鲜卑段氏达成了结盟关系。对比前期的杀伐无道,可以看出之前的那个奴隶石勒不搞看马,而是真的看起兵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鲜卑的分化及后世各个姓氏的来源(制图:可爱的豆子)

到了汉赵嘉平三年(313年)四月,石勒派石虎攻陷邺城,在降军中竟发现了曾经救济过他的郭敬。能在这里遇到曾经的大恩人,石勒感动得泣不成声,立刻任用郭敬为上将军,将降者拨归他统领。

……将坑其降卒,见郭敬而识之,曰:“汝郭季子乎?”敬叩头曰:“是也。”勒下马执其手,泣曰:“今日相遇,岂非天邪!”赐衣服车马,署敬上将军,悉免降者以配之。
《晋书 卷104 石勒》

王浚的实力虽然一再被削弱,但还不可轻视。石勒于是采纳张宾的建议,故意向王浚请降,并让派去作为使者的王子春一边拍马屁麻痹王浚,一边作为密探,了解王浚的虚实。而此时的王浚,据说也有废晋自立的想法。

到了嘉平四年(314年),石勒计划攻打王浚,但又畏惧并州的刘琨以及鲜卑、乌丸等势力的干涉。张宾就给他出主意说刘琨和王浚虽然名义上都是晋朝的势力,但是他们互相仇视彼此,如果送上厚礼求和,刘琨一定不会帮助王浚的。石勒采纳了张宾的计策,与刘琨交好,刘琨果然如张宾所说没有帮王浚,任由石勒攻破王浚幽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市大兴区)。王浚被活捉后处斩,其头颅被送给刘聪,刘聪因此功任命石勒为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单于等职务。

314年局势(来源:【史图馆】中国历代疆域变化第十五版7-3 )

刘琨坐视王浚被石勒攻灭,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唇亡齿寒,很快报应就来了。汉赵建元二年(316年),石勒率兵在坫城(今山西昔阳西南)围困晋乐平太守韩据,韩据向刘琨求援,刘琨率兵救援结果被反杀,守着治所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刘琨长史李弘也投降了石勒。刘琨一看这下老家都被人抄了,只能纵马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

与此同时,在建兴元年(313年)四月于长安继位的西晋愍帝司马邺,苟延残喘到建兴四年(316年)八月,被刘曜围困在长安。到了十一月,山穷水尽的司马邺出降,被刘聪封为怀安侯,一年后被杀害。西晋,这个由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以骄奢淫逸为社会风气,造成“五胡乱华”局面,给后世的中华造成深重苦难的朝代,在传三世四帝共51年后,正式灭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