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功德林是改造国民党战犯的理想场所,经过十多年的改造,1959年,终于迎来了第1批特赦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狱里的所有人都翘首以盼,但特赦的数量十分有限,虽然有33人,但是属于国民党战犯的仅有30人,而关押于功德林的战犯也仅仅有10人而已。

从第1批战犯被特赦之后,功德林里没有被选上的战犯更是蠢蠢欲动,表现积极,想着在接下来的特赦当中能够有自己的名字。

终于,在1960年11月,开始了第2批特赦。

功德林里,属于第2批特赦的人员只有两名。

其中,最特别的一名当属李仙洲,因为他的名字是周总理亲自添加而上的,并且,是周总理以书面批示的形式要求特赦的两人之一。

这份殊荣,李仙洲独占一份,在与周总理见面时,这位比周总理还要大4岁的战犯,主动向周总理低头认错,开口就是“学生不争气”。

出生1894年的李仙洲,少年时期曾经在武校待过一段时间,在30岁的时候加入了国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自己30岁这一年,他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第1期学员当中的佼佼者。

凭借这个特殊的身份,李仙洲在革命生涯当中,从连长、营长、团长,一直成为了少将旅长。

多年的革命生涯以及军事履历,没有让李仙洲明白革命的真正意义,而是紧随蒋介石的剿共策略,在对我党的攻击上李仙洲身先士卒。

当然,同其他国民党将领一样,在内战上,李仙洲不遗余力,在抗日战场同样积极作为。

先后参加大型会战12次,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凭借着抗日战场上的军功,获得蒋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等功勋,并出任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

1946年,李仙洲搬到山东办公之后,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军的攻势也被提上了日程。

1947年2月,一次性出动了30多万兵力,准备在鲁西南地区歼灭我军,王耀武任主官,李仙洲带领着3个军的兵力向泰安方向发起了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的包饺子战术没有成功,反而被陈毅和粟裕先敌一步,把李仙洲部吃掉了。

1947年2月23日,李仙洲明白已经无力回天,逃跑是他唯一的选择。于是,他脱去将校服,穿上了普通士兵的服装,开始了逃亡之路。

但此时,他的周边除了逃兵就是解放军,没跑多远就被抓住了。

仅此一战,国民党7个师的兵力全部报销,除了46师韩练成下落不明以外,其余的国民党师长没有一个逃脱的。

此时,解放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为了集中统一管理战犯,1947年10月,李仙洲和其他60多名战犯登上了北去的轮船。

他们被统一安排到了佳木斯,在那里待了8年多的时间。

李仙洲虽然被关押,但依然保持军人的作风,洗澡往往都是用冷水冲洗,北国风光也让李仙洲放下了对国民党的执念,心甘情愿接受我党的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1月,改造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从佳木斯被转移到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功德林。

在功德林,不仅有李仙洲,更是有他的朋友、同学,昔日的国民党将领齐聚一堂,迎接新的生活。

身份、地位上的转变,李仙洲看得特别开,每次吃饭他都会吃掉七八个馒头,还要附带五六个窝窝头。

在改造上,功德林更加的人性化,没有对这些昔日的战犯表现出不耐与鄙视,反而在国家困难的时期依然保证他们的正常饮食,即使没有牛羊肉,也会用猪肉代替,而且不会减量。

1959年12月4日,对于在功德林里改造的战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国家开始了对功德林战犯的特赦。

能够登上第1批特赦人员名单的,都是功德林里表现积极,认真接受改造的战犯,当然由于种种原因,第1批特赦的人员当中,功德林只有10人而已。

可就算只有10人,也给其他人带来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希望,很快在第2年迎来了,只不过,第2批特赦人员只有两人。

李仙洲本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可是,任谁都没有想到,他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了两人名单当中。

兴奋、开心与满足,充斥着李仙洲的内心,但当他走出功德林,得知自己被特赦的原因之后,内心的愧疚与感动成为他唯一的想法。

因为,将他特赦出功德林的正式周恩来总理,而且,是周总理以书面形式要求必须加上李仙洲,这样的特赦,周总理也只为两人做出过。

这份殊荣李仙洲独享一份,66岁的李仙洲终于在特赦后的某天,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恩师周总理。

毕竟在黄埔时,周总理是政治部主任,虽然比李仙洲小4岁,但老师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见面后的第1句话,李仙洲主动认错,哭泣着说道“学生不争气,给老师丢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周总理叮嘱他不要揪着过去不放,要多看未来,希望他在新中国能有新的作为。

就这样,李仙洲回到了山东,按照周总理给他的指示,再次发光发热。

直到1988年10月,在济南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