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伟,今年35岁,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妻子叫李娜,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有一个8岁的女儿小晴。一家三口过着平凡但幸福的生活。我的母亲张玉珍今年65岁,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个人住在老家。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有时连续几天没有回家,我都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女儿。李娜总是体谅我的工作状况,从不抱怨。可我知道她肩上的负担也很重,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操持家务、陪伴孩子做作业。

我最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她自从丧偶后就一个人在老家,身边只有几个老伙计作伴。虽然她总是说自己没事,可我总觉得她过得太孤单了。我和李娜商量过让她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但她从来不愿意。她总说不想给我们添麻烦,更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我的大姑姐王梅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焦虑。她说她的公司要临时出一个大单,需要她和先生一同前往外地出差一个多月。可她的两个孩子还小,又没有其他亲戚在身边帮忙,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沉默了片刻,心里充满了犹豫。母亲的身体我是最清楚不过的,她年纪大了,哪里受得了照顾两个活泼的孩子?可如果拒绝大姑姐,又实在说不过去。

我还在犹豫的时候,母亲张玉珍已经注意到了我的异常。她循循善诱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在她面前,我什么都遮掩不住。我如实把大姑姐的困难告诉了她。我还没等开口,母亲便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就让她们放心吧。孩子们交给我,我来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照顾两个孩子没问题。你就放心工作吧,有啥事尽管吩咐妈。"母亲说这话时,眼神里充满自信和决心。

我转头看向妻子李娜,她脸上写满了担忧。我知道她是怕母亲累着身体。可现在别无选择,只能这样了。

那天晚上,我们三个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暂时让母亲帮忙照顾两个孩子。李娜千叮咛万嘱咐,让母亲一定要节省体力,有什么需要尽管打电话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母亲笃定的眼神,我只能点点头,暗暗祈祷她一切都好。

母亲搬到大姑姐家后,很快就融入了那里的生活。大姑姐的两个孩子,大的叫小明,8岁;小的叫小华,5岁。一开始,两个孩子对素昧平生的外婆还是有些怯生生的。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快就征服了他们的心。

每天一大早,母亲就起床做好丰盛的早餐,等两个孩子起来。小明和小华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前,看着香喷喷的馒头、小笼包、菜蛋汤,两只小眼睛闪闪发亮。

吃过早饭,母亲就帮助两个孩子收拾书包,准备上学。小华年纪小,母亲总是细心地替他系好鞋带、整理好衣服。小明也渐渐依赖上了母亲,每天都要她给自己把校服熨烫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母亲会亲自下厨,给两个孩子做他们最爱吃的菜。小明最爱吃红烧肉,小华则钟情于家常豆腐。母亲总是把他们的爱好记在心里,每天变着花样,让两个孩子吃得香喷喷、营养均衡。

就这样,母亲用她的耐心和爱心,很快就获得了两个孩子的信任和喜爱。小明小华跟在她身边,就像小尾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看着母亲和两个孩子相处的融洽,我和李娜也就放下心来了。

我工作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公司的大单子接连不断,我作为主管层,不得不加班加点、加足马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段时间,我连续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回家,每天在公司通宵达旦地工作。虽然李娜从来没有怨言,但我知道她内心一定很孤单,也很操劳。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操持家务、打理家里的一切。

有几次凌晨,我忙到精疲力尽,打算在办公室小憩片刻。这时,李娜就会给我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关切:"伟伟,你也太拼命了。身体要紧,别太累着自己了。"

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的身体,可工作实在太忙,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只能硬着头皮说:"没事没事,我好着呢。你也别太操劳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妈。"

就在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之际,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晚上,李娜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焦虑:"伟伟,你快回来看看吧,妈身体有点不舒服。"

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飞也似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见母亲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地躺在沙发上。李娜告诉我,母亲中午就开始频频咳嗽,到了晚上更是连连发烧、头晕目眩。

我连忙上前查看母亲的情况,拉着她的手,心里就像被塞了一块石头般沉甸甸的。母亲的手冰凉冰凉的,身上也在冒冷汗。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只是摇了摇头,说:"没事,可能就是老毛病又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母亲从小就有点肺部疾病,可多年没有发作过,我们都以为她已经好了。没想到这次照顾孩子,似乎让她的身体透支了。

我看着母亲倔强的眼神,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我只能拿出药给她吃,希望她的身体能尽快恢复过来。

可没过几天,母亲的情况就雪上加霜了。她开始食欲不振,连小华做的那些她最爱吃的菜也丝毫没有胃口。有一次,她甚至在洗衣服时突然晕倒在地。

这下,我和李娜可有够担心的了。我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母亲好好检查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一早,我们就带着母亲去看医生。一开始,母亲还强撑着,说自己没什么大事。可等到医生检查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原来母亲的肺部疾病一直没有痊愈,这次因为操劳过度而引发了严重的复发。医生说,如果继续拖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一家人都被吓坏了。母亲一直把身体状况隐瞒着,我们才没有及时发现异常。现在才知道,她为了不让我们操心,竟然隐忍了这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母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李娜泪流满面,一遍遍地向母亲道歉,说如果早点发现就好了。我攥着拳头,觉得自己实在是个罪该万死的儿子。

母亲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很快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我守在病房外,看着母亲被各种仪器包围,我的心在滴血。从小到大,母亲对我们是如此的好,而我们却这样辜负了她。

大姑姐一家得知消息后也赶来了医院。看着母亲那苍白无力的模样,大姑姐泣不成声。小明小华更是吓坏了,直直地瞪着眼睛,浑身哆嗦。他们从来没见过外婆如此虚弱的样子。

医生说,母亲的病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很可能要住院长期治疗。我们只能点头答应下来,却个个面色铁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母亲勉强挤出的笑容,我的眼泪在打转。我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妈,都是我们的错,您就好好养病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母亲被紧急收治住院后,我们就被医生劝回了家里。医生说,接下来母亲需要静养,我们最好给她一个安静的环境。

离开医院的路上,我一家人个个沉默寡言。小明小华更是没精打采的,他们从来没见过外婆如此虚弱的样子。李娜一遍遍地安慰他们,说外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可她自己,眼神里也充满了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像活在梦游一般。白天上班,晚上就赶到医院探视母亲。每次看到她被缠绕在仪器中间,我们的心里就像被千万把刀子凌迟一般。母亲虽然安慰我们说她没事,可她的脸色却一点点地衰败下去。

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的病情一点点恶化,却无能为力。医生说母亲的肺部已经出现了纤维化,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并接受肺部减容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被吓坏了。

与此同时,大姑姐一家的处境也让我们犯了难。他们外出的大单子还在进行中,孩子们的生活无人照应。

起初,大姑姐还让小明小华自己在家勉强度日。可没过几天,这两个孩子就显得狼狈不堪了。小明的校服皱巴巴的,小华更是一天没洗过澡。家里的卫生状况也让人无法直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姑姐见状,只能暂时请了一个阿姨来家里帮忙。可阿姨毕竟是外人,对孩子们的生活无法完全上心。很快,小明小华就开始学习散漫、作息不规律,让大姑姐头疼不已。

我能听出大姑姐话语中的自责和痛苦。看来,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

一进家门,母亲就注意到了家里满目疮痍的景象。衣服堆积如山,碗筷遍地都是,地板上更是满是污渍和残渣。看到这幅光景,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并没有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娜当即领着母亲进了卧室,让她好好休息。而我和小明小华则开始了家里的大扫除。我们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将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

等家里终于恢复了干净整洁的模样时,我们已经是一身疲惫了。可看到母亲满意的神情,我们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我们制定了家里的新作息时间表。李娜负责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我则负责小明小华的生活作息。为了照顾好母亲,李娜甚至请了几个月的长假。

渐渐地,我们全家人也慢慢熟悉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母亲的病情也在家人的细心照料下渐渐好转。看着她日渐恢复的精神,我们的心里终于卸下了一块巨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搬回我们家后,我们全家人就像换了一个人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照顾她的生活中。

李娜负责母亲的饮食起居,每天亲手为她煮熬滋补的汤水。有时候,母亲胃口不佳,她就会变着法子做一些清淡可口的家常菜,希望能让母亲多吃一些。

每天早晚,李娜都会细心地帮母亲量体温、测血压,把一切数据记录在案。只要有一点点异常,她就会立刻报告给医生。有几次,母亲的血压突然升高,李娜二话不说就叫来了医生,避免了病情加重。

我则负责照看小明和小华的生活起居。两个孩子的作息、饮食、学习,我都亲力亲为。有时候,小华难免调皮捣蛋,我就会耐心地教导他,循循善诱。

我连连摆手,说:"妈,您就好好养病就行了,别的我们全都包办。您从小就那么辛苦地拉扯我们,如今轮到我们照顾您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全家人的相处还是有些磕磕绊绊的。毕竟,母亲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而我们又长期未曾与母亲同住一室,双方都难免有些不适应。

母亲有时会对我们的做法颇有微词。比如李娜做的汤水她觉得太咸,我们的起居作息又让她觉得太过随意。

我们也常常被母亲的一些小习惯弄得无可奈何。她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整理得整整齐齐,而我和李娜都是随性散漫的性格,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有几次,她干脆自己动手收拾起来,结果不小心把重要的文件也一并收了起来。

母女俩也常因为一些小事争执不下。李娜做的菜不合母亲的口味,母亲就会直言不讳地指出;而李娜也会因此而生闷气。有一次,两人为了一道家常菜的做法争执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全家人都深有体会,代沟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完全改变自己的习惯。我们只能互相包容,努力去理解对方。

渐渐地,我们都学会用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去对待彼此的不同。母亲开始理解我们的一些小习惯,我们也接受了她的一些老派作风。就这样,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找到了和谐相处的方式。

照顾母亲的这段日子,让我们全家人都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