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2024年4月30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召开线上编纂工作推进会。《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主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何努,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国家文物局考古年代学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吴小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西云,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主任袁广阔,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卫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继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崔剑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宇,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约30位专家,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祚臣、副总编辑蒋丽君、科技分社社长余会、责编刘敬微参加会议。会议由蒋丽君副总编辑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祚臣社长感谢王巍主编和与会专家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支持,专题性百科全书《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由王巍主编和文明探源工程中坚力量共同编纂,意义重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 2002 年启动至今,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编纂出版《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宣传、推广、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重要讲话精神,又回应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时代关切,兼具学术传播和大众普及的功能。百科社将全力保障这一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社重大选题的编纂出版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丽君副总编辑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的出版背景和前期工作;阐述了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即对文明探源工程学术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对百科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与专家团队深度合作的出版实践,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跨文化交流价值;重点说明了《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在定位、类型、读者对象、框架体系、分支设置、选条原则、编写提纲、条目篇幅、配图方案、版式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介绍了项目的工作流程,供专家们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巍主编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的设计思路和编委会组建的出发点,肯定了其出版意义和学术价值,指出本书作为权威、全面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创新型百科全书,意义深远,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宣传的重要途径。他强调了本书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址,设置异于传统百科的整体架构和内容呈现,突出便于阅读是本书编纂的第一出发点,旨在使公众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会议讨论阶段何努、吴小红、蒋乐平、吴卫红、刘斌、赵宾福等专家对本书的框架体系设计、分支体量、条目设置、框架条目表编制、撰写要求、配图要求、大事记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并达成了共识。

王巍主编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工作进度,要求各分支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表坚持不断推进编纂工作,确保《中华文明探源百科全书》按计划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