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方 本报通讯员 陈霖

今年以来,常熟公安持续推进“虞城无诈”专项行动,始终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赶在骗子之前,苦口婆心让受害者逐渐醒悟,停止按下转账的按钮。截至目前,常熟全市各部门开展短信劝阻120000次、电话劝阻120000次、上门劝阻千余次;共劝阻群众12万余人次、止损金额达1600余万元。

5小时深度唤醒“梦中人”

“我确认了不是诈骗,我没有被诈骗,我只是还钱给我朋友。”面对突然找上门的民警,常熟市民张先生斩钉截铁地辩驳说。

在民警指出张先生正在遭遇诈骗后,张先生仍然坚信自己没有被骗。民警通过以案说教等方式,试图“唤醒”张先生。但张先生仍旧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最后经过5个小时“深度唤醒”,张先生逐渐认清了自己被诈骗的事实,并表示本来自己当晚准备给对方转账20000元的,还好公安机关及时唤醒帮自己挽回了损失。经了解,不久前,张先生在网络上看到刷单赚取佣金的广告,抱着尝试的心态,投入少额资金后,也成功获取了“佣金”,但没过多久,事情开始“不顺利”。对方告诉张先生由于他操作失误,需支付20000元保证金重新获取通道。张先生深信不疑,打算继续转账,因民警及时介入,张先生没有上当。

无独有偶,家住常熟尚湖派出所辖区的王女士在完成小额任务刷单尝到甜头后放松警惕,准备将贷款的7万多元转给对方。民警将国家反诈中心App中相似的事例播放给她看,王女士才如梦方醒。

真警察还是假警察

近日,常熟市公安局大义派出所接到李先生110报警,称自己正在被公安机关通缉,很害怕。当民警到达现场时,得知该李先生尚未转钱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李先生接到了自称是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李先生涉嫌犯罪要被逮捕,并把警察证、通缉令之类的图片发给了李先生。

“我当时心里就觉得不对劲,但对方一直紧逼着我按照他的提示操作,我都没法认真思考,差点就掉入陷阱!还好你们来得及时。”

民警保住老太养老金

“警察同志,有一个视频工作人员发来信息说,我开通保险三年了,每个月都要交800元会员费,想关闭要补交28800元,我有点吃不准,麻烦你们帮我看看。”日前,家住常熟市公安局沙家浜派出所辖区的吴老太,匆匆来到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助。

看到紧张的吴老太,民警一边安抚一边告知这是典型的诈骗,并给她讲了些相似的案例介绍,同时也赞扬了她能第一时间想到警方、信任警方。最后民警帮吴老太关闭了境外电话,并将刷脸付款取消,将手机微信的钱全部转到吴老太银行账户,吴老太对民警连声道谢。

就在同一天,家住琴湖派出所辖区的王老太,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王老太之前开通的“百万保障”到期,如不续约将收取高额的服务费,而且会影响个人征信,非常严重。沟通过程中,“客服”向王老太索要了银行卡卡号,并向其索要验证码。看到了关键词“验证码”后,王老太警觉性顿起,于是向派出所向民警寻求帮助,避免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