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简介为百度副总裁璩静的账号开始发布视频,分享职场经历和思考。以其5天4条视频的惊人涨粉速度,一时成为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霸道女总裁”的神话,来的快去的更快,目前,璩静抖音号已清空。对于这一变故,当然有很多猜测。有人说,谁叫她作为百度公关VP,居然在竞对上面开号吸粉,这不是反讽自家产品不给力么。还有“诛心者”说,她那个号的新增百万粉丝都是花钱买的。此外,被曝光的所谓举报信、神秘的一指禅文档、全员短视频的强制指令,以及与年度考核挂钩的争议决策,都让这位试图乘风破浪的女总裁,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百度公关女总裁所展现的,或许是一个试图驾驭新媒体浪潮的勇敢尝试,却也是一次深刻教训:在价值观主导的网络世界,企业高管的每一个决定,都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公司形象的直接映射。

在互联网这个放大镜下,璩静的每一句话都面临着公众的审视与评判。她在短视频中的内容,包括“公关没有节假日”、“没有义务了解个人情况、没必要考虑员工家庭”,话糙理不糙,但这个道理,是一种职业内卷所逼出来的理,而不是打工人内心认同的理。

当下的互联网,呈现“二律背反效应”。所谓“二律背反”,是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在逻辑上,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但它们却同时成立的现象。

互联网上的职场话题,其“二律背反”尤为明显。在现实的职场中,中国堪称全球最卷的国家之一,“35岁即失业”,“末位淘汰制”等,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环境下,打工人尤其是公关没有节假日就是一种合理。毕竟,如果自己不卷别人卷,最终就是卷铺盖走人。而且很多节假日往往是公关重要节点,比如双11,前两年大厂巨资冠名春晚等,璩静说自己也忙到记不住两个小孩的生日,就是职场内卷的现实写照。

但在互联网上,广大打工人对于此类话题的关注度和抨击力度最为猛烈。毕竟,大多数人只想打份工,不想成为没有家庭、没有亲人、没有自我的“三无人员”。这也是合理的。

同时,打工人是现实的弱者,但在网上则是舆论的强者。企业和高管是现实的强者,但强势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一旦进入网络,则会转化为线上世界的弱者。如果没有认知到虚拟与现实的“二律背反”,抛出一个让打工人不爽的话题,谁碰谁倒霉。

这两年火起来的职场社交软件“脉脉”,就是广大打工人吐槽集中地。任何一个类似于璩静内容和价值观的帖子,下面跟帖都是骂声一片。当年阿里、华为就吃过类似的亏。璩静踩在了同一块石头上。

璩静这次选择了短视频,短视频时代,相比当年百度所得心应手的图文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大。但短视频也有致命问题,就是很难像图文一样字斟酌句,很容易“口误”。同时,短视频要在短短一分钟内抓住公众情绪,必须第一时间输出“爽点”、“爆点”,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估计璩静也是这么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次事件中,哪怕璩静本意是想表达一种职场中人的拼搏、韧性、无奈,但一旦说快了、说嗨了,就可能“口不择言”,其表达的价值观与公众期待一旦不符,很容易引发舆论的反噬。

璩静的翻车,或许在于她错估了时代的精神脉搏。在一个强调工作生活平衡、尊重个体选择的时代,强制性的全员参与、居高临下的高管VS基层打工人姿态,不仅显得生硬,更触碰到了现代职场人对自主权、平等的敏感神经,与打工人所向往的以人为本、灵活包容的工作环境格格不入。

当下的互联网是价值观的博弈场,它考验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公众人物的言行是否能够与“喧嚣的大多数”同频共振。霸道女总裁的形象或许在某些情境下令人向往,但在这个信息透明、观点多元的时代,任何试图以女总裁傲娇驾驭打工人价值观的做法,经过短视频的放大,都容易失焦。

百度霸道女总裁翻车事件,也揭示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双刃剑特性。原本意图借助自媒体平台,以亲民姿态展现企业形象,却因策略失当,反遭自媒体反噬。这表明,在人人皆(自)媒体的当下,信息传播的边界模糊。百度霸道女总裁可以制造热点,获得流量,但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之间的转换,仅在一念之间。这个一念,不仅是璩静的自念,更是无数自媒体和吃瓜者的他念,后者是璩静无法控制的。

自媒体最喜欢的就是跟着热点跑,一个热点起来,几百几千个自媒体第一时间“爆料”,而且负面又往往比正面更博眼球,“流量定律”成就了霸道女总裁,但霸道女总裁也被“流量定律”剥得体无完肤。

高管的个人形象与企业品牌紧密相连。璩静的直播尝试及其后续反应,不仅关乎个人,更直接关联到百度的企业形象。在公众眼中,高管的行为往往被视为企业文化的缩影,其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影响外界对整个企业的认知。毕竟,前些年的百度,虽然负面不少,但在内部环境上,还被称为不那么狼性的企业。璩静这么快撤下视频,会不会是李厂长的意思?毕竟,百度马上要发财报了。

更多荐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关注财经和时事热点时,我愿和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观点